钟敬文笔下人物的生活
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文艺学者、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家。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名誉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诗词学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
钟敬文先生,汉族,原名谭总,又名文婧、金粟。1903于200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恭平镇。他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年轻人,喜欢诗歌。1922毕业于海丰县六安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我开始学习写白话诗。毕业后在家乡教小学,20年代中期在广州岭南大学中文系勤工俭学。
1920年,王先生才17岁。他就读于安师范学校。因为感受到了五四的春风,他和同学一起做了宣传演讲,抵制日货。正是这种人生实践,让王先生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922从六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在了家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在此期间,他对民间文学产生了兴趣,并开始收集和整理民间歌谣。先后出版《粤东札记》、《南洋歌谣》、《海丰人在北大歌谣中展演》。同时开始写白话新诗,和两个好朋友在1923出版了新诗集《三朵花》。
1926年夏,受彭湃、聂绀弩等人的影响,王先生来到当时国民革命的中心广州,寻求更为丰富的思想养料,这是王先生走上学术生涯、追求真理的关键一步。王先生在岭南大学工作学习后,利用图书馆开始了对民间文化的研究,整理了广式等民间文献。并结识了刘谦初级进步人士冼星海,开始阅读革命书刊,包括《生产者党的宣言》,并为少先队员写作。今年,他的第一本故事集《民间趣事》由北京北新书店出版。
1927年春天,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来到广州。钟先生兴冲冲地邀请了一批青年朋友与鲁迅先生见面,并广泛搜集了他在羊城的行踪,编著了《广东鲁迅》一书,由上海北新书店出版。同年秋,经顾颉刚介绍,王老师调到中山大学任中文系助教,教授预科汉语。此时,顾颉刚、荣兆祖、董作斌等一批原北大民歌研究会、民俗调查会的骨干齐聚,他们继续在北方开展新的学术事业,钟先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他帮助顾颉刚等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研究机构——民俗学学会,成立了民俗学研究会,编撰印刷了民间文艺、民俗周刊、民俗丛书,并积极宣传推广这一民俗学新知识。在此期间,钟先生出版了《荔枝小品》、《民间文学从化》等文学和学术文集,在文艺界崭露头角。
1928年夏天,正当钟先生在思想学术上奋发图强的时候,他却遭到了乳臭未干以来的第一次打击。学校里的保守势力借口钟先生经手过《吴集》的印刷本,把他开除了教职。钱塘江涨潮的时候,钟敬文应朋友刘大白的邀请来到杭州。
在杭州,钟先生热衷于杂文和小品的写作,发表了《漫游西湖》(1929)、《湖上笔记》(1930)等散文作品,在散文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郁达夫对钟先生的散文评价很高:“清绝,可继周作人、冰心于武功”(1935)。认为钟先生散文的许多篇章是《现代十六篇》(1935)中“新文艺散文中的精品”。钟先生散文创作的成就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钟敬文先生热衷于文学创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研究草根文化的使命。在杭州,他团结了一批同志,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出版了《民俗》(月刊)、《民俗文集》、《民俗丛书》。在此期间,钟敬文先生的奖学金迅速增长。他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收集和研究,撰写了许多关于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如《山海经等人的神话研究探讨》(1930)、《中国民间故事》(1931)、《中国植物起源神话》等。并注意吸收国外理论研究成果,与国外同行建立学术联系。杭州一度成为继北大、CUHK之后的民俗学研究重镇。从1928到1933,钟敬文先生先后在杭城高级商学院、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民教育实验学校任教。此时他强调民俗学和民间文艺的社会教育功能,认为这是民众教育的重要内容。钟敬文先生还创办了《公共教育季刊》(后改为月刊),并在季刊上发表了一期民间文学专刊。1933年夏天,应江西省教育厅邀请,前往千里之外的南昌进行民歌公开演讲。
1934年春,钟先生辞去浙大专职讲师职务,携夫人陈秋帆赴日本深造。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研究生院,钟先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者。他每天蜷缩在九层楼的图书馆里,阅读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著作。每天,我们午餐吃一碗荞麦面,为了省一些买书的钱。生活贫穷,但精神快乐。钟先生在师从著名神话学家西村先生研究神话的同时,在《民族学研究》、《民俗月刊》等地方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有关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著作。在日本,钟先生结识了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柴田圭介教授和增田、竹内等各路先生,并参加了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活动。在日本期间,他与国内民俗学界保持联系,在《艺术风格》杂志上主编《民间花园》,向中国介绍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理论,有力地促进了中日两国民俗学和民俗学的学术交流。他主编了《艺术风格》几期学术刊物,特别是撰写发表了《民间文艺学建设》重要学术文章,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独立的民间文艺学的问题。为中国自己的民间文艺学科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夏天,钟先生从日本回到杭州,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除了是浙江省人民教育实验学校的专职讲师,还是杭州艺术学院的文学导师。编辑《大众教育》月刊“民间艺术专刊”“民间文化专刊”。他与普及教育实验学校的同事一起举办了“民间图片展”,展出了从浙江等地收集的约3000件民间绘画和木刻艺术作品,受到舆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1937年期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钟敬文先生参军后,在广州第四战区政治部任巡视员,从事鼓励群众和宣传抗日工作。跟随部队到粤北,亲自到战场采访、收集军民对敌事迹,与陈垣主编《新军》杂志,与同志们一起创办中华全国文艺抗战协会曲江分会,并当选为常务理事;钟敬文先生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写了许多报告文学,如《抗日民族老英雄》、《指挥刀与诗笔》、《牛的背影》等。他的这些战地篇章激励着中国南方的军民去抗日。钟先生本人对罗曼·罗兰这位有着同样爱国热情的“欧罗巴良心”十分敬重。他在一篇纪念罗曼·罗兰先生的文章中说:“他是我灵魂深处的牵挂。读他的作品,我完全被带入了一个远比现实严肃深刻的世界。”
1941年,钟敬文先生回到当时位于石平的中山大学,先后任文学院副教授、教授、指导教授,讲授民间文学、文学概论、诗歌概论。1945中山大学迁回广州石排,钟敬文先生继续在CUHK任教。从65438年到0947年,钟敬文先生因其“左倾”思想再次被CUHK革职。7月份考研试卷复习完后,他悄悄离开广州,去了香港,在进步人士聚集的大德学院文学系任教。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应党的邀请,钟敬文先生回京出席中国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给钟敬文先生写了“努力建设人民的文艺”的亲笔留言。8月,应著名语言学家、北师大校务委员会主席黎锦熙先生的邀请,钟敬文先生成为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教授。1952教育部任命钟敬文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务长,1954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部主任。
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由钟、郭沫若、老舍等热心组织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老舍、钟敬文为副主席,钟敬文先生主持协会日常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终于有了一个研究民间文艺的国家级专门机构,钟先生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他正在愉快地工作着。他主持创办了《民间文艺集》、《民间文学》等刊物,为民间文艺研究提供了园地,在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讲授民间文学(后更名为《人民口头创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1953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率先开设民间文学研究生班,为新中国培养这方面的高级人才。
65438年至0954年,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参加CPPCC全国委员会组织的宪法草案座谈会。钟敬文先生对参与和讨论政治充满热情。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使他陷入了困境。在1957中,钟敬文先生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他的研究室主任、校务委员和学报编委的职务也被撤销。此后,钟敬文先生在一段时间内失去了政治权利和学术研究自由。1962年,“右派”脱帽,他悄然开始学术研究,写出了《晚清民间文艺史探源》、《晚清革命作家民间文艺》等至今为人称道的学术论文。随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钟先生的学术生活被无情地中断了十年。
几年过去了,钟敬文先生保持忠诚的野心。改革开放后,先生收获了第二个学术青年。1979年,年近80岁的他呼吁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亲自邀请顾颉刚、荣昭祖、杨坚、杨承志、白寿彝、罗志平等七位著名学者,联名提出恢复民俗学的学术地位,建立中国的民俗学学术机构。1983中国民俗学会成立,钟先生当选为理事长。为了推动和协助各省市这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他先后到北方的丹东,西部的兰州、成都、贵阳,南方的广州、桂林,东部的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参加成立大会,参加学术讨论,进行学术演讲。
1979,钟先生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常委,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审组中国语言文学评审组成员,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钟先生十分重视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推动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学学科建设,钟敬文先生先后两次组织全国高校教师编写《民间文学概论》(1981年出版,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88)、《民俗学概论》(65438+)。先后在北京举办了6期民间文学、民俗学研修班和高级研修班,为全国培养了数百名民俗学急需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钟先生还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民间文学部分的主编。在钟先生等老一辈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民俗学于1988被列入国家二级学科目录。钟敬文先生为之奋斗了近80年的民俗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和文科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导师,为了培养学科建设所需的人才,钟敬文先生一直站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
钟先生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学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王先生一生热爱祖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近百年来,他坚定不移地坚持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文化建设而奋斗的最高理想,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和才华,经历了风风雨雨也无怨无悔。他创立和发展了《中国民俗学》和《中国民间文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民俗学和民间文艺的高级专门人才。他是中国民间教育的大师。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声音在国内外广为流传。他忠厚善良,公而无私,刚正不阿,为世人所称道。他率先垂范,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学为人师,做为人师表。
上世纪70年代,钟敬文教授主持了16高校民间文学教师编写的《民间文学概论》,从1979到1980,历时近一年。据参加过这项工作的同志回忆,在此期间,经过学习、讨论、试写(稿)、试讲、重写(稿)、集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完成了这部可以暂印的手稿。尽管如此,钟敬文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这本教科书,从一开始,就计划编写,我们明确了它的内容和性质。这是一本介绍大学生的书。其主要任务是提出本课程的一些重要问题,并讲解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是专门的研究工作,也不是发表个人观点的专业论文。所以在这本教材中,只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阐述的是相对稳定的知识。”这里可见严谨之风。
钟敬文先生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学识渊博,品行高尚。在8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方针,始终重视公共教育。他把教育视为人格和知识的提升过程,非常重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人才培养上,他是独一无二的。人品是第一重要标准,其次是学习,所以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严格。因材施教是他培养学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他根据民俗学学生来自不同学科、学位不同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不同的培养要求,努力使学生按照阶段性目标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的成长。为了又快又好地培养人才,钟敬文先生无私奉献自己一生积累的教研资料和研究经验,让学生完成硕士和博士论文。当他看到学生的论文受到学术界的好评,有些甚至获得了国家学术著作奖时,他感到由衷的高兴。钟敬文先生一直重视少数民族民俗人才的培养。在招收博士生时,他注重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关注他们的成长,鼓励他们学成后回去从事本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蒙古、西藏、彝、维吾尔、壮、朝鲜、纳西族、满族、鄂伦春族、白族、土家族等十几名高级研究人才,大部分已成为自己的民族。钟敬文先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1982)荣誉称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