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隆是什么?

维吾尔族人演奏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的喀什、和田、哈密等地。主要用于木卡姆演唱的伴奏和合奏。卡隆音箱为扁梯形,框架为桑木或胡桃木,前后为松木,面板中间为花孔,右侧为调音按钮,左侧为弦钉。琴面有两排码,每排码上放两根弦为一组,* * *放十六、十八组。演奏时右手持竹或木拨片演奏,左手持铁制弦捏子上下压弦,或在弦上左右移动,产生滑动的装饰。

据史料记载,卡隆是元代由中亚传入中国的一种弦乐器。13世纪中叶,蒙古徐烈武西征,占领巴格达(中国被称为报国),灭亡阿拔斯王朝,带回72弦琵琶。元朝时,郭宝玉的孙子郭侃随同徐烈武西征。这一史实在元代刘玉的《西游记》中有记载:“丁思老(公元1257年)报国。.....36弦琵琶。.....一个人做一个72弦的新琵琶。”元代《郭宝玉传》(卷三十六)中也有记载:“忽滩落。.....七十二弦琵琶。”这种72弦琵琶可能是卡隆传入中国后的名字。在清代,卡隆被称为卡尔乃,被纳入宫廷音乐(即维吾尔音乐)。清代《大清御书》(卷四十一)载:“喀尔乃,十八钢弦,状如世俗扬琴,木中空,直曲左右,前阔后切,...用手拨弄或者用木头拨弄。”这里的左直右弯是以书中附图的位置为准的。当时有十八根钢弦,其中十七根是双弦,最长的第一低音弦是单弦。清代皇家礼器的图案和清代续文书的通考也有对形制的描述和对图像的绘制。根据民间艺人的传说,卡隆最早是在新疆买买提使用的。第一个制片人是马卡蒂的毛拉曼。他用空胡杨的树干做了一个琴架,上面盖着薄木板,串着羊肠。那时候他的名字还不为人知,只叫“有声音的木箱”。大约在20世纪初,一些金属弦被民间卡隆使用。演出中使用的弦乐揉弦器,据说是马卡蒂·毛拉曼的侄子乌玛伊姆·波万(Umayim Powan)受鸟儿歌唱的启发而创作发明的。最初是用羊的腿骨做的,后来用金属做的。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乐社大同音乐社曾经制作了一套中国古今民乐乐器,143件,其中有一件是卡尔奈的,但只是照原样复制,没有任何改进。1985年,中国著名音乐史学家殷法如先生在《中国音乐学》杂志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外古代音乐文化交流的论文,认为卡隆与中国古代曾经流传的卧姿关系密切。他写道:“新疆至今仍普遍使用的卡隆,是一种乐器。”

在南疆和东疆的维吾尔族中,每逢节日、婚礼、仲夏夜或收获后,人们往往会聚在一起,举行载歌载舞的“麦Xi若普”来表达内心的喜悦,而青年男女则传递他们的爱情。卡隆是演奏麦西若普《十二木卡姆》不可缺少的乐器,也是演唱《多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尤其是演奏《多浪木卡姆》的散板部分,更能发挥其丰富的风格。卡隆一直在维吾尔民族乐队中使用。它经常和萨塔尔、比比、逸仙(主弦)多兰·艾捷克、多兰·雷瓦普一起演奏,偶尔也单独演奏,有时演奏者自己演奏、演唱。卡隆演奏的音乐多选自《多浪木卡姆》和《十二木卡姆》。比较著名的有多兰舞、滑溜、快乐乐、恰嘎木卡姆间断性和木下乌杰克木卡姆间断性。著名的表演者包括苏莱曼·阿洪和伊斯梅尔·艾哈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