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跨流域调水满足城市需求?

古代水利建设中一直采用跨流域调水工程,但受技术条件限制,主要是在一些平原河流或中小河流之间调水,发展航运或灌溉。建于公元前486年的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创举。在国外,最早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前的古埃及,从尼罗河引水到埃塞俄比亚南部高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修建了许多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如美国的中央山谷工程和加州调水工程、苏联的中亚调水工程和澳大利亚的雪山工程等。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建、改建或规划的大型工程超过160个,主要分布在24个国家。这些项目已成为当地农业、工业、城市和人民生活的命脉。

美国西部被称为干旱的“沙漠”。由于中央谷、加州调水工程、科罗拉多水道、洛杉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的建设,加州干旱河谷地区灌溉面积13340平方公里,使加州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州,洛杉矶成为美国第三大城市。

前苏联大型调水工程多达15座,年调水能力480多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中国有超过65,438,000个调水工程研究机构。

为了解决内陆干旱缺水,澳大利亚修建了第一个调水工程——雪山工程1949至1975。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山体隧道网,从雪山山脉的东坡修建水库蓄水,将东坡的雪水部分多余的水引到西坡的需水地区。沿途,gap(总缺口为7.6亿)用于为首都堪培拉、墨尔本、悉尼和其他城市发电。

巴基斯坦的西气东输工程从西三河向东三河调水,灌溉农田15341平方公里。巴基斯坦从原来的粮食进口国变成了每年出口654.38+0.5万吨小麦和654.38+0.2万吨大米的国家。

我国已建成或在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有:天津、河北省引滦至天津、唐山,辽宁省引碧流至大连,山东省引黄河至青岛,广东省引东江至深圳,甘肃省引大通河至秦王川。将长江水抽至江苏省淮河下游的工程将进一步发展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西线工程,以及将松花江水引入辽河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在规划和研究之中。

调水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使开发贫水区成为可能,而且增加了受水区广阔的水域、水带和大气。含水层间垂直水汽交换加强,河湖水量得到补偿和调节;调水有助于形成食物链基础,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提供廉价无污染的水电,促进航运业发展;将营养物质带入调水系统,有利于鱼类的生产和繁殖;调水可以增强水本身的净化能力,改善水质;各国的引水大坝和运河也成了风景旅游区。

然而,调水对生态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土地淹没、居民迁移、污染和疾病,也是最令人不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水工程距离越长、规模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复杂、越全面。比如北美水电联盟计划淹没几千公里的河谷,其中一些是北美最好的野生资源和景点,还涉及国际关系问题。一些调水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流向,产生了“反向河流”,这将导致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