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位于头、胸、上肢之间,是脊柱体积最小、活动度最高、负荷最重的一段。因为不承受各种载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容易退化。30岁左右,颈椎间盘开始逐渐退变,含水量减少,随年龄增长更明显,并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说,第5-6和第6-7颈椎受力最大,所以颈椎病的发生在这几个节段比较常见。统计显示,50岁左右的人群中,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在患此病,60岁时为50%,70岁时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症状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主要有颈背痛、上肢无力、手指麻木、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关。
1.颈型: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压痛点。表现为落枕、不适、疼痛、动作不灵活,也是最常见的类型。
2.神经根型:患者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减弱。有时候他甚至拿着杯子都觉得无力。病情严重时,整夜疼得难以入睡。
3.椎动脉型:患者症状为偏头痛、头晕或胸闷胸痛。每次眩晕发作都与颈部旋转有关。
4.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双手麻木、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款待
现代针灸用于治疗颈椎病,五六十年代的文章很少。到70年代末,随着老年学的发展,此病开始受到国内外针灸界的重视。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医学和其他医学杂志上,用针灸治疗了数千例病例。多种穴位刺激方法,如电针、温针、隔饼灸、竹罐、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均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在国外,如罗马尼亚、日本、美国、荷兰、爱尔兰等国家也开展这项工作。国外针灸工作者常用毫针或电针进行治疗,日本学者也曾使用隔姜灸。以颈肩穴为主,但也用原道、阿是穴。
据国内外统计,针灸对该病的有效率约为90%。为了验证疗效,有人用肌电图观察了温针灸对颈椎病的作用。发现随着阳性体征的消失,肌电图静息时的纤颤波和正相波消失,受损神经的肌力恢复正常,运动电位电压也趋于正常,证明效果确切。
▲体针疗法
(1)取穴
要点:分为2组。1,4 ~ 7夹紧脊柱颈;2,哑1 ~ 4,凤池,天竺,大椎。
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肩胛缝、曲流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夹百会、四神聪、太阳、头位、三阴交穴、太溪、间行;交感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
哑1 ~ 4的位置:哑1、哑2、哑4位于督脉上,哑1在第2、3颈椎棘突之间(哑门下1寸),哑2在第3、4颈椎棘突之间,哑4在第6、7颈椎棘突之间(大椎上65438)。哑3在哑2旁边0.5英寸(两边)。
肩胛骨缝合点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
(2)治疗
要点一次选1组,可以依次选。在1组中,一般选取脊柱和颈部的5 ~ 6个穴位,如果颈肩对手腕和手指麻木,可以全部选取;第二组,一次只选取哑(1 ~ 4)点中的1,其余点选取在1 ~ 2点。根据不同证型,选择2 ~ 4个穴位。
夹脊穴操作:取28 ~ 30 # 1.5 ~ 2寸毫针,以75度角向脊柱方向或以45度角开夹脊穴方向刺入,然后回针5个点,直到针尖有抵抗性为止。采用提插结合小幅度扭转,促进针感传导。如果疼的厉害,就紧紧的慢慢的抬,如果四肢麻木发冷,就紧紧的慢慢的抬。一般用补泻法。哑点1,2,4都是直点1 ~ 2寸,反复插,不扭。哑3针法同夹脊穴。需要选穴准确。上火后轻轻提插3 ~ 5分钟或夯针2 ~ 3分钟。要求哑3针的感觉是上肢电击,其余穴位要达到四肢电击。针刺感应由弱到强逐渐获得,不允许猛刺。如果针感不满意,可以调整方向。如果还是没有上面的针感,那就不用勉强了。慢慢把针拿出来,然后按一会穴位。大椎穴,快速进针,慢速进针至1.5寸深度。进针时针尖略向上,充气时针尖略向下。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作快速小幅度扭转,使患者感到酸麻,沿督脉下行,再由上而下有节奏地扭转针身(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运针半分钟。将针回缩至皮下,然后将针尖指向患侧,捻转1分钟,使酸麻不离针到达肩臂。风池穴,针向鼻尖约1.5寸,使针感向头颈部辐射,天柱穴略向脊柱倾斜,向颈部释放针感为宜。所有的方法都是用来补泻的。配穴,针刺取气后也用补泻法。其中,肩胛骨穴位注射3 ~ 5穴,有局部酸痛为宜;老年人取穴时,手掌面向胸部,针尖向内刺入,针感辐射到肩、肘、腕。以上各点,除无针者外,均保持2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10 ~ 12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 ~ 5天。
(三)疗效评估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活动度正常,但颈部X线片未见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疲劳后颈部略感不适,其余同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可做轻活,其余同上;无效: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
* * * 1991例得到治疗。其中1741例。根据上述标准,临床治愈778例(44.7%),显效566例(29.6%),有效401例(23.1%),无效46例(2.6%)。
其余250例颈肩疼痛改善率为965438±0.6%,手指麻醉和颈肩运动障碍的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4.2%[8]。从整体治疗情况来看,神经根针效果最好,脊髓针效果最差。
▲电针
(1)取穴
要点:颈椎的2 ~ 7。
配穴:养老、天竺、大椎、肾俞、大肠俞、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然基安。
(2)治疗
主穴,根据增生部位,选择相应的夹脊穴。配分,一次拿4 ~ 5分。主穴以2寸毫针45度角刺入脊柱,运针时传导针感,配合穴位得气。泻下1分钟,然后打开电针仪,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连续波,频率120 ~ 250次/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宜,一般为1 ~ 1.5mA..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4 ~ 5天。
(三)疗效评估
* * * 168例治疗,部分中西药并用,总有效率93.3 ~ 96.4%。
▲拔罐
(1)取穴
要点:分为2组。1,阿是穴或大椎;2、大椽、风门。
配穴:天宗、守经、守贞。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2)治疗
第一组要领是刺络拔罐,第二组是竹罐。一次一组,可以交替选择。若仅用主穴疗效不明显,可用1 ~ 2附加穴代替。
刺络拔罐操作:先将铍直刺骨膜内外,出针后会有少量血液流出(一般小于5 ml),或用皮针局部刺皮肤,直至皮肤微出血。针刺后加拔罐,保持拔罐15分钟。拔罐后进行局部按摩和头部旋转,3 ~ 5天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间隔为65438±0周。
竹锅法:将大小不一的竹锅放入沸水锅中煮2 ~ 3分钟,取出后将药全部扔掉,然后迅速放在穴位上吸皮,7 ~ 10分钟后取下,以瘀斑或淤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间隔为3 ~ 5天。
药液由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花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65,438+00克,乳香、没药各5克,用布包裹而成
(三)疗效评估
* * *治疗300例。结果,临床治愈54例,显效215例,无效310例,总有效率为86。7%[15,16,18]。
▲穴位注射
(1)取穴
要点:心社、阿是穴、大椎、天宗。
配穴:神经根型加天顶、椎动脉型、交感型加风池。
新穴位置:风池穴正下方,发际线下1.5寸。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2)治疗
药液:混合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ml+5 ~ 65,438+00%葡萄糖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
每次选择1点作为主穴,根据症状选择1点。阿是穴多在颈椎周围,需要仔细探查。最好能找到索状或结节状的痛点。在注射药液之前,要稍微插入,使气感明显。天定穴要让针在患臂和手指上感觉好些,再慢慢注射。以上药液每穴任选一种,注射1毫升(阿是穴可注射药液2毫升)。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估
* * *治疗489例,临床治愈184例(显效247例,有效4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7.3%。如果将颈椎病分为三个阶段,1阶段为颈椎不稳阶段,第二阶段为骨赘刺激阶段,第三阶段为骨赘压迫阶段,1和2阶段穴位注射效果最好。
▲挑治
(1)取穴
主要穴位:阿是穴。
阿是穴的位置:即反应点。多出现在颈背部,是党参纹的皮损变化。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有较大的豆粒或花生粒,边缘整齐,颜色比正常皮肤略深,反光弱。多见于椎骨和颈椎增生部位。
(2)治疗
每次选择3 ~ 4个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先用细三棱针破表皮,再破浅层皮肤纤维。挑纤维丝时,针尖要贴着皮肤直刺平,先平行向前滑动,再轻轻向上提针,将纤维丝挑掉,挑干净。下次采摘时,将上次采摘后裸露在皮肤外的纤维头剪掉。1每5天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注意,每次选择治疗点,必须有一个在颈椎上。
(三)疗效评估
用* * * *治疗560例,结果临床治愈504例,显效3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100%[17]。
▲拔罐加穴位注射
(1)取穴
主要穴位:颈部夹脊穴。
配穴:风池、天宗、守经、守义、合谷、外关、中柱。
(2)治疗
先取要穴,再针刺取气,再用持火法或吸法拔罐。一般一次取1 ~ 2对夹脊穴。另选2 ~ 3对穴位,上火后应用平补谢平手法。离罐时间由局部皮肤发红发紫决定。留针15分钟。次日可交替取两对夹脊穴,分别注射维生素B12250 g/1ml(每穴0.5ml)和当归寄生注射液2ml(每穴1ml)。每日一次,交替进行,两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间隔时间为65438±0个月。
(三)疗效评估
用上述方法治疗312例。结果临床治愈62例,显效235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5438±0%。60例随访6个月至4年,仅1例复发。
▲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
主要穴位:阿是穴。
配穴:风池、首义、合谷、曲池、手疗。
阿是穴的位置:病灶区的夹脊穴。
(2)治疗
要点一定要拿,要点要酌情补充。以下两种方法可用于辐照。
1.氦氖激光照射:采用输出功率为25 MW,照射距离为100 cm,光斑直径为2 cm的氦氖激光照射器直接照射阿是穴,用光纤末端照射贴近皮肤的穴位。阿是穴也可以用光纤连接的专用针灸针垂直刺入3 ~ 5 cm,有强烈的肿胀感后照射。阿是穴照射,每次10 ~ 15分钟;穴位照射5分钟。
2.CO2激光照射:用CO2治疗机在距离穴位区25-30 cm处照射,光斑直径4 cm,离焦垂直照射各穴位15-20分钟,视温热感而定。
以上方法均为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5-7天为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估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282例,结果显示治愈111例,显效112例,有效4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4.7% [20 ~ 23]。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医学专家主张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只有少数病例需要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方法同时实施。现将它们介绍如下:
▲手法按摩疗法
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对颈椎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其治疗作用是解除颈肩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恢复颈椎的活动,解除神经根和软组织的粘连,缓解症状。
▲颈椎牵引疗法
这是一种更有效、应用更广泛的颈椎病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有效。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由于离子穿透、超声波、紫外线或间歇电流是可行的;疼痛缓解后,采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
▲温热敷
这种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肿胀,缓解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稳定患椎。这个方法可以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敷,最好用中药熏洗。温热热敷不适用于疼痛症状严重的急性患者。
▲药物治疗
药物在本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对症治疗的作用。可采用止痛药、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中草药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此外,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同时,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常见类型及经验方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证:寒湿阻络
(此型常见于颈椎病和神经根型):头痛或枕部疼痛,颈部僵硬,不利于侧旋,肩、臂、手指一个或两个有酸、胀、痛、麻木;或者头痛涉及上腰痛,皮肤湿冷,怕冷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治疗以温经活血、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主。
处方: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鳖甲、制神曲、赤芍。
处方中使用羌活、威灵仙、天麻、秦艽散寒、除湿止痛;川芎和天麻治疗头痛。桂枝、川芎、当归、赤芍、龟板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胃,甘草调和诸药。
(2)中医辨证:气血两虚兼血瘀。
(此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或痛、无力、厌食、颈痛、或肩痛。舌淡红或圆胖,边缘有齿痕。苔藓又薄又白又潮湿。脉搏沉重而微弱。治疗就是益气养血,醒脑安神,活血通络。
处方:天麻、炙黄芪、炙甘草、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处方中炙黄芪、炙甘草、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黄、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具有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解郁的作用。
(3)中医辨证:气阴两虚兼血瘀。
(此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至一天数十次,即使卧床也会视物旋转,伴有恶心、呕吐、乏力、行走不稳,或心悸、气短、烦躁、咽干、口苦、睡眠差、多梦。舌质红,苔薄白或淡黄干燥,或舌面无苔,舌下络脉肿胀。脉细而数,或弦数。治疗就是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处方:天麻、川芎、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酸枣仁、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处方中的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能益气养阴;醒脑益智、养心安神的天麻、菊花、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四)中医辨证:脾肾阳虚夹血瘀。
(此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或长期治疗后);四肢不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恶寒恶暖,饮食正常或食欲不佳。舌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或沉细。治疗是补肾健脾,温经助阳,强筋壮骨。
处方:熟地黄、枣皮、炮姜、龟板胶、鹿角胶、玳瑁、白芥子、杜仲、牛膝、山药、制神曲、白芍、桂枝、炙甘草。
熟地黄、炒杜仲、牛膝用于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用于补精益髓、强筋壮骨;枣皮补肝肾,止涩;桂枝和肉桂温经和调阳;干姜、山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胃、温阳益气;白芥子化痰散结;炮甲珠软坚,活络经络。
预防
一、颈椎病的预防
(1)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籍,掌握科学手段防治疾病。
(2)保持乐观,树立与疾病抗争的思想,配合医生减少复发。
(3)加强颈肩肌肉的锻炼。在工作中或工作后,做头部和上肢的屈伸旋转运动,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发展肌肉,增强韧性,从而有助于颈椎的稳定,增强颈肩对颈部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
(4)避免睡高枕的坏习惯。高枕使头部向前弯曲,增加了下颈椎的应力,可能会加速颈椎的退变。
(5)注意颈部和肩部保暖,头颈部避免重物,避免过度疲劳,骑行时不要打瞌睡。
(6)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七)工作或行走时防止闪光和挫伤。
(八)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员,应定期改变头部位置,按时做颈肩肌肉锻炼。
(9)注意头、颈、肩、背的正确姿势,读书时不要耸肩、说话、正面看。保持脊柱直立。
(10)中医认为,核桃、山茱萸、生地黄、黑芝麻有补肾生髓的作用,合理少量食用,可强健筋骨,延缓肾脏、关节的退化。
二、颈椎病患者的床
各种床各有利弊,与个人居住地、气候、生活习惯、经济情况有关。但从预防颈椎病的角度来说,还是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和脊柱平衡的床为好。所以最好选择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放在床板上。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进行调整。
3.颈椎病患者用枕头
枕头是维持头颈部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保持头颈部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重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的外部肌肉平衡,又维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理想的枕头应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要求,质地柔软,透气性好,以中低端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以利用中间的凹陷部分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还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的制动和固定作用,可以减少睡眠时头颈部的异常活动。
其次,枕芯内容物的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有:
荞麦皮:便宜,透气,可以随时调节枕头的高度。②蒲绒: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③绿豆壳:不仅透气,而且清凉解暑。如果加适量的茶叶或者薄荷就更好了,不过主要是夏天用。其他的比如鸭毛也不错,但是价格较高。
枕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最好是靠后放松。一般来说,枕头高度应为8 ~ 15 cm,或按公式计算:
(肩宽-头宽)÷2。
颈椎枕还可以起到预防或治疗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等.用肌电图检测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上海针灸杂志1983;(2):34。
[2]王国雄。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16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88;8(6):9。
周志杰等1 ~ 4深刺治疗颈椎病1337例。陕西中医1988;9(5):204。
[4]魏一针灸治疗颈椎病36例疗效观察。陕西中医1988;9(5):204。
[5]张仁,等.张同庆得气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85;(3):28。
[6]赵桂兰。针灸治疗颈椎病52例疗效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3):34。
[7]吴·。针刺为主治疗颈椎病136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88;8(3):19。
[8]周云鹏。针刺治疗颈椎病25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86;6(2):14。
[9]林迎春。针刺加捏脊和养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8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22(2):69。
[10]张文明等。电针治疗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85;(1):9。
[11]许,等穴位注射木瓜治疗颈椎病202例及其对穴位温度和痛阈的影响。针灸论文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7: 116,北京。
[12]周继普。水针大椎穴治疗颈椎病60例。浙江中医杂志1986;21(7):310。
心胸宽广。穴位注射维生素E结合按摩治疗颈椎病。四川中药1986;21(2):24。
[14]徐明英。曲安奈德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70例临床观察:7(2):37。
铍针穿刺拔罐治疗颈椎病100例。中医杂志1984;5(3):34。
张耀威等。竹筒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初步观察。天津中医1985;2(3):22。
[17]曹舒润。挑刺疗法治疗颈椎病560例。中国针灸1991;11(2):5
[18]大雨。梅花针拔罐加温灸治疗早期宫颈增生150例。针灸杂志1990;6(2):22。
孙立军。穴位注射加拔罐治疗颈椎病312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88;8(1):12。
[20]王铁兵,等.氦氖激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中国物理治疗杂志1989;12(2):89。
迟,等。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颈椎病。中国物理治疗杂志1990;13(1):25。
[22]马世功。CO2激光治疗颈椎病100例。中国物理治疗杂志1988;11(2):67。
[23]单秋华。激光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102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3;13(3):15。
[24]罗。中国针灸1997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87例;17(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