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地理论文,题目是“谈中国淡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水法
1,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国家为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维护水资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科学手段,合理安排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水资源经济和生态属性的干预活动。
从广义上讲,水资源保护包括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即通过行政、法律、技术和经济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堵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社会需求。在水量方面,要全面规划,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提高效率,发挥水资源的各种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和过度开采。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的要求和生态改善的需要。在水质方面,要防治水污染,保持良好的水质,喂养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监管。
2.中国水资源概况及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2.1,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但按人口和耕地平均占用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虽然中国的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均和人均亩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4。根据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保有量已退居世界第110。因此,正确处理水与人、人与水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艰巨复杂。
2.2、我国水资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
我国水量和径流深总的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与耕地随人口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占全国耕地的64%,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2%,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9%。导致南方水多,耕地少,水多余,北方耕地多水少,水资源紧缺。因此,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益,被提上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就是一个很好的特例。
2.3.我国降水和河流年内分布集中,年际变化大,持续丰水年和持续干旱年较为突出。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受季风影响,每年变化很大。汛期四个月的降水和径流占全年的60%-80%,浓度超过欧美。
我国主要河流近年来出现了丰枯现象。比如过去几十年,黄河经历了连续九年的汛期(1943—1951);近几十年还出现了长达28年的缺水期(1972-1999),其中停水21年,从191到1997年每年停水一次,总停水时间为7197年。这种降水和径流在时间历史上的剧烈变化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困难。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需要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来调节自然来水。
中国水资源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了长期维持国民经济的生产和人畜的生活用水,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蓄,以改变区域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的状况,根据各自的用水需求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调配和利用水资源,尽量做到按需分配和使用。
3地理研究的兴起及其面临的问题
3.1对地理应用价值的理解
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关注,而社会关注又取决于科学本身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地理学的需求日益迫切。“内政、外交、民生、国防,一切举措都以地理研究为基础”[2]。这种迫切的需求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
社会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地理学的社会价值。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处于新旧交替之中。“在这种从旧到新的转变中,尽管有许多科学(如历史、工程等。)能适应新的有实际帮助的,地理是最重要的一个。地理是新旧适应转换中的向导,他不仅能解释这种适应,而且知道新旧适应转换的方向”[3]。地理可以“告诉人类警惕、预防、适应、利用以及为了过上舒适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各种方式;为了在斯里兰卡穿衣,在斯里兰卡吃饭,在斯里兰卡老死,被埋葬,这里将成为一个和谐繁荣的生活空间”[4]。甚至有学者认为,“地理的作用是使未来的公民能够准确地构想人类活动大舞台的世界,从而使对发生在身边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日益准确,使判断趋于健全”[5]。地理的社会价值使其成为新时代人们的必备知识。
地理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它是新国家建设的驱动力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大学里成立了地理系和地理学会。这些教育研究实体的出现,是为了国计民生,是为了解决内忧外患[6],是为了促进经济建设,是为了了解国际关系,“为了弘扬民族观念”[7],是为了沟通日益分裂的科学[8],是为了普及地理知识。当学者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一个专业领域时,没有可以遵循的研究方法,甚至研究范围也很模糊。社会的需求推动学科的建立,学科的建设有赖于理论研究的深入。
对地理各种应用价值的认可,可以让人感受到地理的重要性,但也给人一种错觉,地理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知识。用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代替科学价值,必然导致学科研究方向多变,难以正常发展,甚至造成学科危机。因此,一门学科的真正发展在于该学科的深入理论研究。
3.2问题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学者的认识
对地理学科学性的不同解释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早在17世纪,德国学者伯恩哈德·瓦勒纽斯(1622~1650)在其著作《普通地理学》中研究了地理学的内容和范畴,将地理学分为普通地理学和专门地理学。瓦伦尼乌斯的地理概念远远领先于那个时代。可惜他英年早逝,未能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19世纪,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扩大和研究方法的深入,一个学者已经无法掌握整个地理环境的全部知识。学科分化已成为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地理学是在学科的不断分化中发展的。结果,地理学从一门科学变成了一个科学体系。当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的时候,就产生了地理学是否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而不与其他学科重叠的问题。
“19世纪末,全世界都在通过学术界问:什么是地理?”[9]不同国家的地理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2]。这场关于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对当时世界地理学研究方向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以德、美、法、英、前苏联为中心的不同学术流派。
由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一些学者错误地把地理学当作各学科的背景知识[10],或者把地理学当作认识世界的“观测点[11],而地理学发展之初学科本身并不完善,所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深刻的危机。
“任何一种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和自己的特殊流派。地理学不像地质学、气象学、人类学、社会学……那样明确,有自己的研究中心和专门的资料,所有的内容又分为新发展起来的地质学、气象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因此,地理学能否成为一门有组织的、完整的、独立的科学,成为十九世纪末以来科学界争论的一个大问题。”[12]大多数从事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学者认为,“地理学的地位确实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13]。
作为世界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类似的问题。然而,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入是多方面的,既受到欧洲思想的影响,也受到美国学术观点的影响。所以地理学的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在国内比较活跃,没有统一的认识。
参考
[[1]]左大康。现代地理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
[[2]]学会发起旨书。地理学报,1934,(1),附录。
[[3]]顾谷一。地理的范围。地理学报,193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