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中古诗词的音乐描写技巧(18)

音乐的魅力在于旋律,但旋律是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比其他东西更难描述。在唐宋时期的作品中,一些描写音乐的诗歌脍炙人口,文笔独特,各有千秋。作品从音、形、效多个角度进行描述,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美。

用隐喻来描述和渲染声音的特性,可以把不熟悉的旋律变成熟悉的声音,把抽象的声音具体化、形象化。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和《一触弦来,千谷松之气》。这句话正面描述了蜀僧弹琴。“挥手”是弹钢琴的动作。琴声与千山的阵阵松涛相比较,清晰、雄壮、有力。

另一个例子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如雨吟,小弦如密语。哼唱着,低语着——然后混合在一起,就像把大大小小的珍珠倒进一盘玉里。关英言语间,花底滑,你难咽春光,流于冰下。冰泉又冷又涩,琴弦凝结,凝结永不停息。悲伤的深度和悲伤的隐藏,在沉默中比声音告诉更多。一个银花瓶突然破裂,涌出一股水,跳出装甲马匹和武器的冲突和打击。当这首歌结束时,要小心,所有四根弦发出一个声音,就像撕裂丝绸一样。”从“大弦鸣如雨”到“四弦皆一声,如撕丝”* * *十四句,用骤雨之声、呢喃之声、珠落之声、莺声之声、呛泉之声、刀枪相击之声、泪声来比喻琵琶之声。从快写到慢,写到细腻,写到无声,写到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再写到最后一笔,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使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生动起来。它使听者感到悲伤、宽慰、放松和兴奋。恰当运用比喻,用声音比喻,其声跃然纸上,使人闻其声而正视之。

通感是沟通不同感官的感受,通过联想引起感情的转移,“以情写情”“通感”会把看不见的声音变成看得见的东西,让读者生动地“看见”自己的声音。在通感中,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

比如李贺的《李平语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哭,蓝翔笑。”这两句虽然前面写着音乐,但是各有特色。《昆山玉碎凤鸣》,用声写。很别扭,有时候所有的弦都在尖叫,吵吵闹闹,像山崩一样,难以分辨;有时一根弦独自响起,就像凤凰鸣叫,震动树木,非常铿锵。“玉碎”声清脆悦耳;“凤鸣”,指其声音温柔悠扬。“芙蓉垂芳兰笑”,利用通感,以形写音。带着露珠的芙蓉花似乎在含泪哭泣,盛开的兰花看起来像张着嘴在笑。诗人用“莲花垂露”来形容琴声的悲凉,而“蓝翔微笑”则表现了琴声的优雅和欢乐。这些描述,把听觉变成视觉,不仅能听到,还能亲眼目睹。形神兼备真是太好了。

再比如:韩愈的《听聪明老师弹琴》,“我和孩子亲密,我觉得对不起你。”像风一样天马行空,旗帜是谁在歌唱,一个战士喜欢挥舞着他的剑和国王战斗。浮云柳絮无根,天涯若比邻。“琴声袅袅,柔中带细,仿佛年幼的孩子在亲昵时窃窃私语,互诉心声。突然,琴声突然变得昂扬起来,就像勇敢的战士飞奔进敌阵,显得不同凡响。然后琴声由刚转柔,起伏回荡。就像一场血战之后,敌人的气息完全被一扫而空。此时天空晴朗,风和日丽,远处飘着几朵白云,近处飘着几朵柳絮。它们漂浮不定,难以捉摸,但却引人入胜。全诗跌宕起伏,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变幻无穷。或以儿童亲情表现,或以英雄主义模仿,或以超凡思想体现,或以跌宕起伏的悲欢离合,一柔一刚,一喜一悲,构成了一种悬殊的局面,让人感慨无穷。在这里,诉诸听觉的音乐转化为动人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对比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渲染来衬托主要对象,使表现更加生动突出。在音乐的描写中,常常用景物来烘托气氛,表现音乐的感人效果。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船无声,我们看到了白色的秋月进入了江心。”演出结束了,听者还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一片寂静,只有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

又比如李白的“听蜀僧弹琴”和“山虽黑,秋云堆天,我不感变化。”清脆流畅的钢琴曲渐渐远去,黄昏的钟声响起,才发现天色已晚。听了舒和尚弹琴,诗人环顾四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披上了薄暮,阴沉沉的秋云重叠,遮天蔽日。我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再如苏轼的《采桑子,润州多景楼遇孙菊园》“停杯听琵琶,轻捻。醉面融春色,斜照江天一。”这首词的结尾句“斜照江面一抹红”是一种风景语言,既可视为当时“晚霞”的写实,也可视为对胡琴小姐“醉脸”的描写,其妙处在于“称之为模模糊糊”,令人难以捉摸,耐人寻味。演出结束后,观众仍沉浸在音乐的余味中。这一刻,有片刻的寂静,只看见夕阳斜斜的照在河面上,水面反射出一抹夕阳的红光。从侧面说明了琵琶的美妙音色引人入胜,曲不绝而韵无穷,词不绝,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简介描述就像“回音壁”,映射出被描述的“声音”,让读者从“回望”中品味它的声音。这种效果不是直接描述就能达到的。

诗人借助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深邃、神奇、瑰丽的境界,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与否,营造出一种含蓄空灵的艺术境界。

比如李贺的《李平咏吟》“女娲炼石补天,使秋雨石破天惊。梦入圣山教天神,老鱼舞细浪团子。武氏睡桂树,赤足斜飞湿寒兔。”“女娲炼石补天,石破苍穹逗秋雨。”乐声传向天空,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迷,忘了本分。于是,大地崩裂,秋雨倾盆而下。这种想象是多么大胆,多么出人意料,多么感人。“逗”字将音乐的强大魅力与上述奇异瑰丽的场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石破天惊秋雨的场景也可以看作是音乐形象的一种表现。

“梦入圣山教天神,老鱼舞细浪。”美妙的音乐传入圣山,众神为之动容;音乐深刻到“老鱼舞瘦瘦”。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字装饰鱼龙,看似平淡干瘪,却有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饺子原本柔弱无力,动作艰难,却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这种意想不到的形象描述,让无形而美妙的声音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吴睡桂树,赤着脚,斜飞湿冷兔."再进一步对比:砍了一天桂树,筋疲力尽的吴刚,靠在桂树上,久久伫立,忘了睡觉;玉兔蹲在一旁,让半夜的露珠不停地落在身上,浸湿了她的毛衣,不肯离去。

这些充满思想感情的美好意象,就像投射在水面上的明月一样,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悠远、逗乐、回味。

用典作曲,就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等来表达愿望或感情。它优雅、有趣、含蓄,能使语言更加简练、凝练、深远。

如李白《听蜀僧弹琴》中的“我听他在清溪中”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听了蜀僧的琴声后,一个人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样,无忧无虑,快乐无比。但它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含了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中的“高山流水”的典故,以音乐为媒介来表达蜀僧与自己建立的知音之情。“我听见他在净化的小溪中”这个词是微妙而自然的。虽然用了典故,但并不难,可见李白高超的语言技巧。

《我在冰冷的钟声中听到他》也是经典之作。“霜钟”出自《山海经》和《中山经》:“凤山...有九铃,是知霜降。”郭璞注:“初霜响,所以知其言。”“霜铃”二字点出时节,与下面的“和阴秋堆天”相呼应。“我在冰冷的钟声中听见他”是指音乐结束后,余音将与黄昏的庙堂钟声交融。这首诗是用琴声和钟声写成的,也有知音的意思。

写出听众对钢琴的主观感受和反应,从侧面衬托出钢琴的美妙声音。

比如韩愈的《听聪明老师弹琴》有两只耳朵,我就不用听屌丝了。听你音乐的钢琴声突然升高,震得人坐下来都低了。慌乱中,我伸手去挡下巴,眼泪早已经奔涌到眼眶里流啊。乖巧真诚,没有冰炭放我肠子!“鱼雨”这句话是一句自嘲的话,说明你不懂音乐,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尽管如此,我还是被时颖的钢琴声深深打动了。一开始我很不自在的坐起来,后来眼泪顺着裙子往下流,犹自不停的滴。这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实在是难以忍受,我就用手去推阻止,不忍心听下去。最后两句话进一步渲染了时颖高超的钢琴技巧。冰与炭不能同炉,但灵动老师的琴声一会儿把人带入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人扔进苦难的地狱,就像把冰和炭同时扔进听者的胸膛,让人无法承受这样的情绪波动。

音乐的境界,第一,音乐的境界,由音乐的声音和节奏组成的音乐世界;一种是歌外境界,即音乐对听众自身感受的反应。两者相得益彰,使诗歌意境深远持久。诗人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幻化出天籁之音,创造了人间绝唱,为我们创造了动人的音乐世界。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中的音乐,感受它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