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心雕龙》的思考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勾勒了一个以“道、圣、人”为核心的和谐圆,同时从“道、圣、人”动态自然地过渡到“宇宙、想象、语言”。在从外因到内涵的发展过程中,在这个和谐循环的中心,我尝到了两个字——体验,文学的根本在于理性、感性、灵性的融合。就这样,顺着这个思路的发展,我一路走着,在山清水秀、芳草鲜美、场面惊艳的美景中,从情感上滋养着自己文学的灵性,在文化的芬芳和缤纷中,再次感受到一种高贵的文学“萌生”。范仲淹的眼泪模糊了他的脸和白发;“总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云帆》点缀着汹涌的波涛;“金戈去,死而无憾”陆游的梦里回荡着铁骑的铮铮铁骨;“安得有几千座宽敞的楼房,大大地保护了天下穷人满面春风,风雨不动如山!”杜甫挣脱并超越了自身的苦难,流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用柔情揭开了文学神秘的面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对中国的变迁发出了历史性的洪钟声响。当我站在《文心雕龙》的高度重新欣赏和品味文学时,我发现文学的真实足以穿透时空和灵魂。
诚然,《文心雕龙》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古典的智慧和韵律,赏心悦目;它对写作的具体建议在今天仍然具有可以理解的价值;它对文学批评的精辟见解,比曹丕的《典论·文》、陆机的《文彬》和智羽的《离骚》更深刻、更广阔。不过,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文心雕龙》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表达了一种文学世界观。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但早在1000年前,刘勰就在他的作品中渗透得如此清晰。刘勰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本,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本。他巧妙地将人生观、世界观和文学观结合起来,从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考察了三者的因果循环。这种观点为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精神,具体地说,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活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的需求。刘勰通过追溯文学的外因,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学的地位,进而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
宇文索安曾在《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之言》中写道:“模仿、表现乃至表现的观念,永远不会改变文学的从属地位,也就是说,文学永远是晚于、仅次于原作的”(就表现而言,原作是心境)。刘勰的文学观摆脱了这一缺陷,因为刘勰将文学视为宇宙呈现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用刘勰的话来说,就是“道随圣人垂文,圣人因文而明道”。我是这样理解的:文学既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纽带,又是它们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相应地它们也是文学的根。我们不必漂洋过海,但在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体验庐山瀑布,泰山之巅,黄河九曲入洋,一去不复返,长江两岸猿猴啼哭不止的三峡,秦时断月,汉时胜火的古朴塞北。你可以陶醉在《梅雨池》中朱自清描写的绿色里,也可以聆听西湖中柳浪与黄鹂的对话。可以“小桥流水”或者“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一个人手持长剑站在大漠里,感受“风萧萧,水凉”的悲壮。也可以手握毛笔写韵,享受“斜风细雨不必回”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美丽的风景为文学增添了耀眼的亮色。
《文心雕龙》应该算是整个文学史和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我觉得刘勰是通过《文心雕龙》和我们一起唱的,带给我们最直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