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电子邮件地址写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江苏徐州艺海金蝉2011-11-12

摘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将用一个实际的多媒体课堂来说明它。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本文将分析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来反思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多媒体技术,必要性,作用和问题

文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学在我市各类学校基本普及,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逐步进入学校,CAI课件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思想品德课总体目标的实现搭建了技术平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大的学习工具。“显然,将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2.这是思想品德课本身的要求。

传统思政课内容抽象,教学中存在“满堂灌”、“集中授课”等现象。长期以来,思政课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容器”,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对思政课越来越没有兴趣和热情。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就是将多媒体教育技术融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突破“课本、粉笔、张口”的单一模式,拓宽教与学的思路,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提高育人的有效性。

3.这是由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让思想品德课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逐步走向生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那么,如何激活这些材料,发挥其教育功能呢?多媒体教育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声音、画面、文字、动态和技巧,生动、直观、及时、准确地传达了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活实践,从而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其次,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情绪,搞好整堂课的前提。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让老师很累,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这是不争的事实。利用多媒体独特的音频、视频和图形效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比如,我在《环境保护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一课中,做了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多媒体课件,设置了以下几种情况引入新课:上课开始播放视频文件《地球》,屏幕上出现缓慢旋转的地球,并配以文字说明:“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摇篮,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请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多美好啊!”然后,给学生呈现几幅老师精心挑选的优美自然风光图,并伴有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清澈见底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森林、碧蓝的大海、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这些场景将学生带入一种奇妙的意境,唤起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就在学生们被大自然的美景迷住的时候,背景音乐和画面变成了另一种情况,学生们听到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但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球正在遭受一场灾难!””然后,一组“地球在灾难中”的画面缓缓播放。大量的森林砍伐,污染的河水,以及我市新钢等企业排放的废气严重威胁着市民的健康...这时,老师停止了演示,启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人类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种情境设置,学生的情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维得到了启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顺利导入新课。

2.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能否成功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完成学习目标,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标志。传统教学中,老师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费劲地讲,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老师面对的是同级别的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是有一半解决不了的。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的教学难点,更难让学生从本质上揭示环境问题。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让学生观看了从录像带《一方净土》中截取的三段视频《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现象》。这部视频电影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其生动的画面、抑扬顿挫的讲解、声音和情感深深吸引着学生;同时也刺激了他们的思考,让他们看到了全球环境恶化的表现,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演示结束后,老师启发提问:除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环境恶化还有哪些表现?通过提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了大量生动的材料,丰富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环境问题的本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许多土地被开垦,许多森林被砍伐,许多矿物被开采...这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类要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所以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通过几个视频文件的演示,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了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则和学科特点。

思想品德课必须做到“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更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的这些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收集最新、最适用的资料,如截取光盘、下载网页、制作动画等。,并可以联系当地环保局、文化局等部门,用典型事例和学生身边的乡土材料来说明课本中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更有效,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具有图、文、声、像的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中国正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首先要从总体上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其次,论证从网上下载的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资料;最后,演示展示了当地最重要的河流元河的污染图片,以及我校“小记者团”的学生拍摄的当地环境问题(部分化工厂、钢铁厂造成的污染)的真实照片。这些内容很有说服力,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时事政治的特点。利用这些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4.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三年级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和中国基本国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生动的场景和逼真的视频效果,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中教育了学生,达到了“动之以情,明之以理”的效果。这是传统教学中口头语言描述所无法比拟的。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进而明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采用了以下方法:通过配音,播放一个真实小村庄的故事,根据故事设计场景动画。故事的最后,因为人们乱砍滥伐,村子被洪水卷走了。这个故事对学生有强烈的震撼。结合我国1998特大洪水造成巨大损失的信息,让学生分析洪水的成因。最后,老师通过提问总结:同学们,如果我们的环境继续恶化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我们将失去生存的权利,我们的国家也不会有光明的未来。同学们,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5.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让学生积极发展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标志,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以此为指导思想。比如在课件《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我设计了演示和互动两种播放模式。示范是给老师在课堂上用的。互动模式不仅提供演示内容,还提供教学大纲、教学难点、信息查询、漫画欣赏、练习与实践,适合学生自学和复习。互动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灵活、有效。在互动模式中,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题目。在“漫画欣赏”的过程中,收集了一些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素质。

三,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尝试,我发现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品德教学,充分利用其直观、生动、形象、灵活的特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高效的使用这种方法?现在和大家探讨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一些不成文的建议,以达到引玉的目的。

1.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初始阶段,师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不熟悉,往往导致整个课堂教学缺乏主体性。彩色幻灯片、学生喋喋不休、学生提问、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一系列现象。,把整个班级搞得太大,学生消化不了。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模糊,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明确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谁,是多媒体还是教师;或者理解了,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不好,这是多媒体使用初期最常见的问题。对此,我们不仅要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下功夫,还要在多媒体教学的训练上下功夫。教师不仅要认真反思每节课的教学过程,还要向同事、领导、专家、学者等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在多媒体教学后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同时作用,尽快克服这一弊端。

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节奏问题。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准备了大量的知识和课外信息,必须辅以教师的课堂讲解,由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消化,导致很多教师对节奏把握不好,忽快忽慢,左右摇摆,顾此失彼,幻灯片已显示但内容未看完,或者内容已显示但幻灯片尚未显示。或者幻灯片放了一张又一张,但是老师讲解慢,或者老师讲解快幻灯片显示快等等。这些现象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如果速度太快,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来不及消化。如果速度太慢,学生就会交头接耳,一片混乱;节奏紊乱的学生会无所适从,一无所获。那么,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节奏呢?这将因班级而异。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教师教学风格等因素确定。但学生的认知状态、学生的认知环境等因素也不容忽视。我们要明确的是,课堂节奏要协调,甚至更协调,而不是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而混乱。

3.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多媒体教学必然会涉及到课件制作,所以对于同一个课件制作应该有一个好坏的问题。什么样的课件好?很简单,最好的就是最好的。然而现实中课件的制作普遍陷入华丽的陈词滥调,结果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制作和使用课件呢?首先,多媒体课件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多媒体课件的风格要与全班的课堂风格相适应;再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认知水平、状态和环境。最后,多媒体的使用要与整个学期的课程计划、本阶段的课程计划、上课计划、整节课的节奏相适应。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一:先进的教育手段导致先进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但也有老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就会先进。因此,在现代教育的外衣下,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仍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

误区二:公开课的评价课程必须使用多媒体。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一些地区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了“没有多媒体就没有公共课”的局面。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完全可以用幻灯片来实现,大材小用,浪费了大量资源。

误区三:多媒体是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工具。

多媒体的本质是什么?很多老师会回答:多媒体是老师讲解和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错了!在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发现、探索、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帮手。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尽力找到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它的现代化特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总之,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笔者作为教学新手,不断反思以达到教学效果。当然,由于作者资历较浅,反思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但作者有信心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即Xi,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资料:

①王淑贞主编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②侯,《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作者

③孟艳玲《宁夏教育科研》第90期作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2007年2月。

(4)黄扬辉论多媒体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

⑤俞碧松,《论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