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不仅制造了泡沫经济,扰乱了经济秩序,而且打破了投资者的信任,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在市场经济中的真正体现。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亟待解决。一、与会计信息失真相关的几个概念:会计信息:在权衡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的不同要求以及相关会计政策的要求后,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操作方法,为管理者提供改善经营管理、考核经济指标的相关数据,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为政府掌握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进行宏观调控、配置社会资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客观、可比、一致、相关、及时、清晰。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按照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从而向使用者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决策者做出相关决策产生不利影响。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真实面貌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百分之百的原始表现。绝对真理只是理论真理。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基础是不扭曲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对真实也可以称为法律真实。对于投资者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会计信息满足了合法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就达到了可接受的真实程度。会计信息失真的判断标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本身不能是一个绝对数,而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的上限是绝对真理,下限是可接受真理。当会计信息质量低于可接受的真实水平时,会计信息就是失真的。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1,从会计信息主体分析,一般情况下,会计信息主体主观上不会故意歪曲会计信息,但由于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会计信息主体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造成会计信息失真。(1)从会计信息主体的人性分析:会计信息主体是普通人,他有自利的一面。然后他会在处理会计信息之前,权衡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政府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自己私利的影响,以及如何执行相关会计政策对自己最有利,然后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采取最有利的措施处理会计信息。一般情况下,会计人员主观上不会故意歪曲会计信息。(2)从会计信息主体受到管理当局压力的角度分析,由于经济的发展,产权制度的变化,两权分离。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会在真实的会计信息达不到其预期目标后,迫使会计规则的执行者使失真的会计信息符合其预期目的。比如,为了获得更多与利润挂钩的奖金,或者为了实现自己市值的最大化,他会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或者隐瞒费用,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3)从股东对会计信息主体的压力分析,股东为了财富最大化,会迫使管理当局从外部筹集更多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并向国家缴纳更少的税收,从而间接迫使会计规则执行者扭曲经济事项。比如,股东为了从外部获取更多的资金,会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隐瞒企业的负债,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或者虚增企业利润以增强盈利能力。(4)从会计信息主体受到政府压力的角度分析,由于管理当局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工业总产值等指标,为政府争光,与政府关系良好,会迫使会计规则执行者对经济事项进行扭曲,从而满足政府的要求。比如虚增销售收入,虚增销售成本,这不会增加企业的利润,但是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简而言之,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经常相互冲突。会计规则的执行者会在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相互博弈中,权衡各方面对自己利益的影响后,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对各方面相对满意,使会计信息尽可能真实。如果一方的要求不现实,会计信息就会失真。2.从会计信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来看,会计信息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估计和职业判断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比如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就是一个需要估算的事项。另一种是计提会计准备金,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这种准备金的计提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规定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更强,更难以反映真实的实际情况。第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比如一套设备原来购买的历史成本是400万元,当时估计可以使用10年。使用两年后,由于科技进步出现了效率更好的设备,使得该设备目前的重置成本为200万元,预计可以使用3年,因此该设备目前的价值仅为1.2万元。这样,同一套设备基于历史成本的账面价值为320万元,基于现值的账面价值为654.38+20万元,相差200万元。可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较现值计量属性高估资产200万元,虚增利润200万元,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第三,会计方法的选择性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比如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可供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反映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第四,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滞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个制度原因。在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时期,会计主体要么对这些经济业务或现象不作任何核算和披露,要么核算和披露不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3.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分析首先,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分析: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随着错误和虚假会计信息的混杂而增大;经济业务的类型和性质也不断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财务会计内容,如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合并会计报表等新内容不断出现。这些业务的处理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具挑战性和争议性,也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4.从环境方面分析首先,从经济环境方面来说,由于当今世界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拥有真实会计信息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资源,导致不公平,所以很多想要有所作为的企业都可能不同程度的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如果企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就会产生不公平感,也可能失去盈利的机会。其次,从法律环境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惩罚力度不够,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远小于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收益,这也促进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扩大。5.从监管会计信息的制度来看,目前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管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其存在的来源是监管的对象,这就迫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某些情况下屈从于监管的对象,这就大大降低了其结论的可信度,大大削弱了其监管功能。第三,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1,加强内部监督。第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营造诚信的道德环境。会计人员必须能够诚实并坚持原则。否则,可能会导致准则的滥用,使投资者的利益遭受更大的损失。要解决会计规则执行者依赖于管理层或股东等关系人的现状,应由管理层、股东、主要债权人和政府指定会计规则执行者,或实行由各方代表组成的会计机构,从源头上形成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 * *监督,从而抑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二是完善公司治理,制定科学完善的经理人评价指标体系,减少经理人操纵会计信息的源动力。2.理顺私人监管与被监管者的关系,建立多元化的外部监管体系,提高虚假会计信息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联动。外部监管既包括私人监管,也包括政府监管。一是解决私人监督者依赖被监督者的现状,限制被监督者对监督者的自由选择,限制服务费的自由浮动权。二是利用银行、税务等机构实现多元化、多角度的监管体系,规定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中,现金流量必须经过主银行认证,主要收入必须经过主税务机构认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3.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立法部门要细化相关规定,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和相关人员的惩罚力度,让企业和相关人员在权衡有关各方利益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失真会计信息的损失。4.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人们的正义感。诚实守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不仅需要道德约束,也需要法律约束。首先要建设诚信政府,因为政府是经济社会环境秩序的维护者和创造者;其次,从小做起,有助于每个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人们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5.建立合理的经济考核指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这里主要指各级政府给企业下达的经济指标。考核指标是各单位考核的主要依据。目前政府对企业的考核指标大多是收入、利税、安全等指标。制定考核指标时,要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自身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一个企业的业绩,提高人们完成指标的积极性,最终减轻政府对企业的压力,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只要解决会计信息生产者依赖委托人生存的经济关系,解决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的自由选择,完善和细化法律法规,提高失真成本,实现多元化的监管体系,提出科学的经济考核指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