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差别教学的思考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有人说,“孔子是诸子之首,《论语》是诸子之首”。《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内容广泛。每次读起来都觉得《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现在的素质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第一,传承“有教无类”的理念,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孔子从教40年。据说弟子三千,圣贤七十。陆埮、颜元等。都是穷人,而自贡是富人;仲宫、伯牛、张子是母狗;孟和南宫都是贵族子弟。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而不是高贵或卑微。今天,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教育均衡与公平”。
孔子是私立教育的真正先驱。他创办的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栅栏,没有警卫,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甚至没有固定的报告厅。对全社会完全开放,对外界没有壁垒。正因为孔子讲学没有固定的场所,所以整个世界都不可能是一个地方。孔子游春就是真实写照。你既可以“游魏紫林,歇杏坛,弟子读书,孔子弹琴鼓”,也可以抒发山水之间的情怀,指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水,仁者长寿”,感叹“逝者如斯夫”;既可以告诫学生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要“道听途说,抛弃道德”,也可以在蔡晨缺粮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告诉学生“以君子济贫”的志向和生命的庄严。虽然孔子没有固定的学校,但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孔子的学校。在山顶,在水边,在森林里,在院子里,在路上...总之,对于孔子来说,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揭示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的问题。孔子教人的不是如何赚大钱,发大财,做大官,而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完整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做人比发财更根本,更基础,更有根。做人,一定要修身。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很多不优雅,不守纪律,不合法的事情,也有很多贪婪,偏执,矫情的事情。这些东西不符合人性、人情,偏离了正常的生活状态。难道它们不需要被“修理”吗?不需要“理由”吗?修身就是自我修复,自我管理,把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从不当变成正确。没有什么比这里的正常生活更深刻的了。修身养性不是分阶级、分贫富、分男女、分老少,而是每个人都应该会做、知道的事情。孔子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把礼乐教育向所有人开放,不分种族、年龄、年龄,实行“有教无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地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快慢班”、“择校风”屡禁不止,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一时难以实现。因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有明确规定。毫无疑问,中国要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当务之急是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义务教育法》。只有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教育均衡公平的美好理想。
第二,传承“仁礼相长”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子曰:“君子之事,立于其基。”(《学习》)这里的“商科书”是学习做人。孔子不仅强调“学会做人”是一个基本或首要的地位,而且非常重视教师以身作则的作用。子曰:“其正而不令;他的身体不对,虽然他不服从。”(鲁兹)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孔子为官行政性格的概括,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对教师的要求。从这个角度可以知道,孔子信奉的是“身教”,而不是“言传身教”。孔子多次表达了他对能说会道者的厌恶。我还当着鲁兹的面说:“我是个恶人。”在信奉“身教”这一点上,孔子特别强调道德修养。所谓正直与不正直,是指行为是否正确。可以说,如果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学生就会效仿。如果老师品行不正,即使你让学生做什么,他们也不会听。这里可以看到榜样的力量和德育的渗透。
孔子“仁礼互补”的教育思想及其人生价值主要包括:一、为人正直。子曰:“人生而直,游手好闲者,幸能幸免。”(《永业》)按照孔子的说法,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生活中不诚实的人可以生存,但那只是侥幸避免灾难。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侥幸避祸的人迟早会倒下。
第二,生活中要讲究“仁”。这是孔子在做人上最强调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是做人的根本,居于首位。子曰:“弟子进则孝,弟出则弟。他们真诚相信,他们无时无刻不爱着人,但他们是善良的。有余力就学文学。”这说明只有在仁的基础上学习才有意义。孔子也认为,只有仁者才能无私地对待他人,得到人们的赞美。子曰:“仁者,可善可恶。”(《立人》)“齐景公有几千匹马。死的那一天,说人民不道德。伯夷、舒淇饿死在寿阳下,百姓今称之。”(吉时)这充分说明了仁的价值和力量。那么,如何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仁者。”(《颜渊》)换句话说,只有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才是仁。一旦你说到做到,全世界的人都会夸你是个善良的人。可见,“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和“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也提出了仁的外在标准,即“刚、韧、木、懒、善。”(鲁兹)也就是说,语言坚强、果断、朴实、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同时,他还提出了实践仁的五个标准,即“礼、容、信、敏、利”(阳货)。即谦逊、慷慨、忠信、勤奋、善良。他说,对别人尊重不会导致侮辱,对别人慷慨会赢得所有人的支持,对别人诚实会信任他们,勤奋做事会成功,与人为善会很好地指挥人民。孔子说,能实践这五德者,可视为仁。当然,在孔子看来,完全做到仁是极其困难的。所以他教导人们追求仁义之道,即“博学于文,约以礼,亦可为夫!”(《颜渊》)即要广泛学习文化典籍,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不至于偏离正道。同时,也要重视向仁人学习,用仁人帮助培养仁。仁者,应该是一个能为自己站起来也能让别人站起来的人,帮助别人实现自己想要的,推动别人做好一切的人。那就是:“我要站起来站起来,我要接触到人,我可以近距离的看。可以说仁的一面已经有了。”(《永业》)
第三,要注重自身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说:“我一日三救:你对别人不忠吗?”交朋友不相信?学不会吗?"(《学习》)也就是我每天都要反复反省自己:我有没有尽力去帮助别人?在对待朋友时,你说话算数吗?你复习老师教的课了吗?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孔子说“以道为旨,以德为靠,以仁为靠,以艺为游”(《疏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人。孔子强调做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他对人的社会性的理解和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子曰:“诗中持之,则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能振奋人的精神,礼仪能加强人的情操,音乐能促进人的事业成功。在孔子看来,全面发展对个人修养极其重要。
第三,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孔子在培养人才时强调“文、行、忠、信”。(《蜀二》)把“文”放在第一位。孔子开设了六门课程:礼仪、音乐、射击、科举、书法和数学。礼与乐都是人文教育。子曰:“盛世以诗,立于礼,成功以乐。”(泰伯)诗是指文化教育,礼是指礼仪道德教育。他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子曰:“早上听道,晚上死也无妨。”说明孔子非常重视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子曰:“不学诗,无话可说。不学礼仪,受不了。”(《嵇氏》)“背《诗》三百首,教之为政。”(《鲁兹》)“诗三百首。一句话,就是‘天真地思考’。”(《为政》)并说:“李霞,我可以说,不足以征;李因,我所能说的,在宋朝是不够的。文献不足。够了,那我们就可以征收了。”(《巴蜀》)“殷得而失,因,故能知;周因的得失也是众所周知的。“(政治)孔子把“诗”分离出来,是“乐”的内容之一,“诗”在这里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诗还是感性的,礼还是理性的。在人格的建构中,诗歌的作用主要是“兴”,即启动人的情感兴,为接受仪式的教化做准备,或者说提供一个心理基础。这是因为诗歌以语言为交流手段,主要是承担文字的表达功能,但因为文字毕竟是概念的形式,也必然有理性的内容。正是这种理性意义,使得诗歌直接到达仪式。礼主要讲的是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家庭中与长辈、同辈、下一代的关系等。在观念和行动统一的意义上。所以对性格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它是人的脊梁,是人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原则。所以说“礼尚往来”。“音乐”的形式是音乐,不同于语言。纯粹是情感的象征,很难表达它的意思。虽然音乐是抒情的,但是这种感觉已经被理性过滤了,溶解了理性的内容,这就是上面说的仁。因为理智的内容完全溶于情感,把人格深深地陶冶到心理的深处,所以效果更持久,作用是全方位的。这样,幸福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结构。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是高于礼的。这些思想表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教育,而且重视对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和研究,为丰富和完善我国古代教育内容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特殊兴趣颇有启发。
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的差异性概念,并以“性之相似也远”(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你要是中上,也可以说说;在中国人下面,不能口头说话。“也就是说,对于智力高于平均水平的人,你可以和他谈深刻的道理;对于智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你无法和他谈深刻的道理。为了贯彻这一思想,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如“游郭烨”、“给也达”、“求叶仪”等。在此基础上,他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冉求的胆怯,所以要鼓励他;鲁兹胆大妄为,自以为是,我们要刻意约束他。即:“求退,所以进;因为也是人,所以退休了。”(高级)
因材施教,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关键在于对学生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把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非常注意观察和研究学生。他的方法有“听其言观其行”(公冶长)和“看是什么,看是什么,看是为了什么安全,人怎么会浪费,人怎么会瘦?”(《为政》)就是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交谈,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比如他说:“柴也是傻子,他也是老师。”(《进阶》)也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愚钝,颛顼石偏激,钟繇鲁莽。正是因为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的教育教学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行。孔子对仁、孝、政治等问题的回答,往往在难度、深度、细节、复杂程度上各有不同。比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颜回回答“克己为仁”。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我们当前依法实施素质教育颇有启发。众所周知,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各种能力,比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合群能力等等。在高考指挥棒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学生所谓的“主课”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育的评价方式。高分优秀,胜者为王。学生的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性格、特长都被忽略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借鉴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达到以人为本,学好学,和谐发展的目的。
在《论语》中,有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是有道理的。如取长补短,学思结合,文道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等等。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了阶级属性,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都有其符合人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