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选》(白居易)的原文与翻译
白居易(772 ~ 846),本名乐天,后名香山居士。因为白是太子的下级官员,所以被称为“白父”,后来又因为死后谥号“文”而被称为“白文公”。白居易祖籍太原(今山西),所以经常以“太原白居易”为名写诗。白居易的曾祖父在陕西渭南时,他的家搬到了渭南。白居易的祖父“年少好学,善写,尤精于五言诗,有十卷”(白居易语)。他曾经在河南工作过,颜家住在白居易出生的河南新郑。白居易的父亲白,先后担任彭城、徐州、襄州县令。41岁时,他娶了善良、贤惠、博学的陈。白居易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白居易很有天赋。六七个月的时候,他还不会说话,但是他已经把奶妈给他指的“知”和“武”这两个字背下来了。之后别人让他指认,他却能正确分辨。三岁时,白居易跟随母亲陈学习写字。五六岁的时候,我开始学写诗;当我九岁的时候,我能流利地运用音韵学。白居易在《相州别驾伏君事件》中写道:“且别驾伏君(即白)为天下,诸子尚幼,未师而学;我老婆亲自捧着“诗”和“书”,没日没夜地教,而且有说服力,从来没加过箅子和杖子。十几年来,诸子皆以文升官,其官近清,亦是夫人之恩所致。”我一直感激母亲,她对哥哥们的学习要求严格,疼爱有加。白居易少年时,恰逢藩镇动乱。其父白屡易其职,白居易也辗转于江南各地。十五六岁时,白居易为了考中进士而“苦读”;二十岁左右,更是“白天上课,晚上看书,偶尔上课,不想睡觉。”以致舌头发酸,手肘发酸。”幸好好事多磨和他终于在宣州通过了乡试。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来到唐朝的首都长安。第二年正月,他给唐朝的陈静写了一封信,里面有20篇散文,100首诗,希望陈静能够欣赏他这个“不靠朝廷帮助”的青年(白居易在信中这样形容自己)。这一年,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绩通过进士。他是一起考第一名的十七个人中年纪最小的,却是唐代著名文人中考的晚生。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被任命为省校对员秘书,负责书籍典籍的校勘整理。同年,白居易结识了“当日赐名,心中皆知”和“我与石头、爱情为友”的挚友元稹。此后,两者“停而堵之,而不同;说石胶漆不够是不够的。他们去世30年了,900个篇章都是和着歌声和诗歌的人写的。* * *创造了一个诗风古朴流畅的诗歌流派,以他们命名的“白元诗派”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当时除了选拔人才的考试,如中了乡试、中书奖之后,还有一种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特殊考试——制度考试。相比其他考试,制考的影响更大,毕业后马上就能被朝廷任用,而且任用的职位大多都很美很重要,更容易升职。于是,白居易于元和元年(806年)辞去校书商一职,随元稹隐居华阳寺,闭门数月,揣摩时事,以备考试。其间,白居易写了七十五篇《策林》,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社会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同年的体育考试,白居易和元稹都拿了奖,元稹是第三名(考试没有第一名和第二名,所以第三名其实是第一名),而白居易因为对策直白,排名第四。此后,白居易被任命为昆(今陕西周至)尉;元和二年秋,调为进士考官,考完后补考集贤书院理科。不久,白居易被正式任命为翰林学士,这是他事业的转折点。次年,白居易先后被任命为政策审查官,左士毅仍为翰林学士;元和五年,被任命为京兆府户部曹,参军为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令,参与筹划国家机密事务。这一时期,白居易“有瑕必守,有违必谏”(《收遗献书》),发挥了招人租税、释放朝臣、拒绝祭祀、禁止劫掠贩卖好人的作用,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与此同时,白居易也进入了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等十首著名的讽谕诗。何、元稹、三人也形成了以新乐府诗为轴心的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在内容、风格、思想倾向等方面大同小异,展开了后人所称的“新乐府运动”。然而,随着元和五年白居易辞去左拾遗之职,元稹被贬江陵,新乐府运动很快趋于沉寂。元和五年后,虽然元稹的《古诗与乐府》等著作仍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精神,但从理论上对新乐府运动进行系统总结,还得等到白居易的《元和九书》(815)问世。此时,白元诗派的主要创作方向已经开始转向“元和体”。元和六年至十年,白居易回乡为母守孝。后来被任命为太子左赞善博士,负责陪太子读书,讽刺太子的错误。这一时期,尤其是元和七年前后,他刚过不惑之年写的诗充分显示了他心态的变化。其中有两首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做了十年的游客,常常饥寒交迫。".当了三年的劝谏者,我为自己的众多尸体感到羞耻。酒喝多了就不能游山了。你不是有终身志向吗?拘留不是免费的。一旦上了渭河,它就像一只小船。照顾世界无伤大雅,无忧无虑。一天一菜,一年四季一布。感冒来了,我就懒,连续几天梳头。从睡个好觉开始,晚上喝醉。人心不舒服,还能要求什么?”“我从小就旅游,对风土人情相当熟悉。中年阶层,准备看法庭。做客很难,尤其是部长。情况方便,搬家累。我直的时候特别快,但是遇到就不是我的志向了。十年之内,你会精疲力尽。自从重返赛场,我感到无忧无虑,羞愧难当。平木难用,浮云易用。你又长又死,从此抛弃他们!”元和十年夏,藩镇谋反,据理反对藩镇的宰相吴被暗杀。白居易恼羞成怒。他第一个要求限期彻查,缉拿凶手,却被宰相魏冠中等人诬告“越权说事”。一直和白居易有嫌隙的人也趁机诋毁白居易,说白居易的母亲在赏花时掉进了井里,但白居易写了《赏花》和《新井》两首诗,实在是违背名教,使得白居易在当年秋天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后来又被追封为江州司马。这一沉重打击,不仅是白居易政治生涯的又一次重要转折,也使他的理想迅速而彻底地从“兼而有之”转变为“独善其身”。在他的休闲岗位上,他建造了庐山草堂,结交了僧侣和道士。“从此仕途长期化,天下从此不说”(《再题》),“表面上消除了烦恼和快乐,胸中消除了是非”(《咏怀》)。他的诗歌作品中很少有现实感很强的讽喻诗,大多是闲适诗和抒发个人感情的感伤诗。元和十三年(818)冬,白居易任中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他上任后,带领人民种下柳树种子,改善民生,受到人民的称赞,但他仍然保持着无忧无虑的的态度。元和十五年,白居易被召回都城长安,被任命为尚书司门的袁外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被任命为史上客医,学圣旨,入中书,后调任朱郭。然而,尽管仕途出现转机,白居易却不再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再加上此时朝廷亲信纷争,国事不在日本,使他无心顾及,只想逃离政治斗争的漩涡。长庆二年,白居易请求分流获准,出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他主持了修复和疏浚城市水井和修筑堤坝蓄水灌溉农田的工程。任曼调离岗位时,还把治水的经验写进了钱塘湖的石头故事,刻石以示后继,并把工资留在国库以备不时之需。后来,他在苏州工作,深受人民爱戴。离任的时候,苏州的长辈居然含泪送他十里之外。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白居易被任命为秘书监(秘书省行政长官),再次回到长安;次年,被任命为司法部部长助理(司法司副司长)。大和三年春,58岁的白居易深受年事已高和仕途诸多风险的影响。他决定隐退,作为太子的座上宾,在东都洛阳(今河南)半隐居半仕。之后,他酗酒、弹琴、写诗、旅游,过着“隐居”的生活,富可敌国,远离危险。大和五年,元稹去世。从此,“大诗人”刘禹锡成了白居易的新诗友。他们两人“晚唱”并为他们的诗买单,被世人称为“白柳”。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白居易终于正式卸任刑部尚书。会昌四年(844年),时年73岁的白居易四处游说,为开凿龙门八险滩、解除船民往来的危险筹集资金,并写下“死七十三人,誓为天津开险路。”夜无翻船,胫从此无患。沙滩十里化为河人,寒阴八狱化为春。虽心常在,暗暗怜后人”(开龙门八段石滩二首之一)。会昌六年(846),白居易猝死,一位才华横溢的诗坛巨星陨落。白居易家人根据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洛阳龙门香山寺北侧琵琶峰下,著名诗人李商隐为他写了墓志铭。白居易是唐代文坛上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取材广泛,文笔勤奋,这使得他的作品数量在唐代首屈一指。在他去世前一年写的《白集》后记中,他自称自己的诗是“全诗三千八百四十首”。今天,他的2830多首诗已经流传下来。《白居易文集》收录的作品涵盖了当时全部15种文学体裁(诗、赋、策、论、谏、判、赞、颂、碑、铭、书、序、文、表、录)。宋初编纂的《文远华英》将文体分为38类,其中白居易作品25类。白居易能在各种文体上有所建树,与他身为文人官僚,有大量的机会撰写官方案件文书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唐批评家张炜在诗人的主客图中称他为“广大的教育家”,可见其仰慕之情。他对当时及后世文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树立了人格典范。诗歌以个人性格为基础。纵观白居易的一生,无论是他前期作为平民知识分子代表所倡导的“为人生”的文学观,还是后期乐天知命对儒家“济世济贫”思想的实践与改造,都给未来的知识分子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次,诗歌领域得到了开拓和拓展。正如明代蒋在《小书》中所说,白居易“前不遵古人之例,后不遵来者之言;意随笔,景随意;世间万物都包含在我的诗里。诗的境界,不知道要扩展到百工多少。与秦煌和吴晗相比,他们开放边境以获得领土,而且他们用不同的东西做同样的事情。他们被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他们是自己来的。第三,简约的诗风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白居易的诗以风格朴实著称,这使其不仅在宫廷中,而且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远至朝鲜、日本、越南、暹罗(今泰国)。在时间跨度上,白诗的影响也是相当长远的。从晚唐的皮日休、聂、陆龟蒙、罗隐、杜沟河,宋代的王禹偁、梅、苏轼、、陆游,到清代的吴、黄遵宪,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白话文的影响。此外,元明清时期也有不少剧作家以白诗中的故事来写戏曲。白朴和洪升根据《长恨歌》分别创作了《吴彤雨》和《长生殿》,马致远和江石泉根据《琵琶行》分别创作了《衫泪》和《四弦之秋》。宋、元、明三代的剧本采用白诗的词句的例子就更多了。第四,促进了诗歌风格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元稹在为白的《长青集》作序时总结说:“凡夫之作,各有所长。乐天的长度可太多了。夫讽诗长于激越,闲适诗长于寄,感伤诗长于切,五言诗长于托,五言七言诗长于情...“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是唐代第一个自己编作品的诗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诗歌分为寓言、感伤、闲适、杂法四类,其中感伤和闲适是两个范畴,在题材和主题上有重叠,在表达的情感上没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分类是基于不同的阅读对象——闲适诗是展现给世人的场景,而感伤诗是向至亲好友倾诉的私人话语。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白居易诗歌涉及的题材之广。可以说,没有白诗不能包含的题材,没有白诗不能表达的内容。仕途沉浮,人事更替,生老病死,各种题材都能在白居易的诗中找到。整理这些浩如烟海的诗词,就像是在读一本详细的回忆录,回顾和总结他的一生。白居易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一展现,打破了诗歌创作的固有审美观,将人们对诗歌表现力和叙事能力的认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新局面。如果说开元、天宝时代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主要以感悟为主,那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则以记录生活为主。这就是“唐人视李白为天才,视为才子”的道理(宋《海录破事》)。白居易的创作风格无疑给后世诗歌创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