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德育概述

又到了紧张的考试阶段。大家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我特意收集整理了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德育,希望能帮助你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温馨提醒大家注意复习强度,劳逸结合!

道德教育概述

一,道德教育的概念

德育又称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将一定的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道德的教育过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积极理解和体验道德活动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品德的含义和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行为标准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人格倾向。品德在我国也被称为品行、美德或品行。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遵循学生守则的要求,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帮助他人等。,我们认为该生品德良好。

(二)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

道德的心理结构,即道德的基本成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从心理构成的层面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成熟地把握品德的本质,而且可以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中学生品德的发展及特点

(一)中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知识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思维水平;二是表现在道德观念的程度上。

1.中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

道德知识首先表现为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这实际上是道德思维水平的反映。同时,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往往影响着道德认识的水平。

中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道德思维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就大多数中学生而言,任刚中学处于不理解或停留在表面的阶段,处于初三下学期初步暴露本质的阶段,处于高中以后能够理解行为规范的实质性阶段。

(2)道德思维发展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随着个体整体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发展而趋于基本定型。这是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的表现。

(3)道德思维的发展反映了个体道德的发展有一个由无知到有知,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为教育者提供了塑造和改造学生道德的可能性。

2.中学生道德观的发展

中学时期是道德信仰和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萌芽和初步形成的时期,是用道德信仰和理想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

中学生的道德信仰和理想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下,中学生自身的实践、交往和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学生道德知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学生道德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中学生的道德信念和理想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般情况下,在初三后半段趋于稳定。

(2)在真正形成良好班风的先进集体中,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使班集体的道德要求成为大多数集体成员的行动指南,使思想错误的学生逐渐减少,校内外的不良行为逐渐得到改造。可见,先进集体的形成对中学生道德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3)在没有正确舆论的阶级群体中,群体成员中正确的思想和理想往往得不到支持,甚至错误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道德情感的形式出现;二是道德情感的社会性。

1.中学生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

本文从道德产生的原因和道德与认知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被调查中学生的道德感表现形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观的情感体验,是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产生的,道德规范的意识往往不明显;第二层次是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第三个层次是伦理的情感体验,以道德理解为主导,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理论。

2.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以集体情感程度为指标,分析了被调查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利己兴趣;第二层次强调情感和忠诚,但没有意识到情感的社会意义;第三层次是自觉热爱班级集体,集体荣誉感、社会义务感、责任感强。

在正常教育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加强,到初三以后逐渐成熟。然而,由于道德情感的复杂性,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先进的班集体是发展社会道德感因素的重要条件。如果教育无效,中学生很可能处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情绪状态,需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三)中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发展表现在意志和行动的层面上,表现在言行的关系上。

1.中学生道德意志行为的发展

一般情况下,中学生道德意志行动的目的性和自控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三年级以后道德意志行动越来越成熟。但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关键在于教育,在于自己的班级是否健全,是否形成体系。教育不力,高中也会出现“乱班”。“乱班”往往影响学生的自律和自控能力。所以,从初一开始,就要加强“常规”教育,这在中学阶段仍然意义重大。

2.中学生言行的发展。

中学生言行一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对言行不一致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言行一致在年龄特征上也很复杂。在一个好的班级群体中,中学生的道德言行在初三后可以保持一致,动机和效果在当时也可以统一;但在教育不良的情况下,中学生说谎或作弊的习惯也容易在初三左右形成。因此,改革中学说谎和作弊的行为更为重要。

(四)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道德行为是衡量个体是否具有健康的道德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同时,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重要基础,道德是由许多道德行为组成的。

研究表明,60%的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初三或初三之前形成的,20%的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在高中形成的,近20%的中学生直到高中毕业还没有形成好的或坏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靠实践。一个好的班级群体,因为加强了行为习惯的练习,对每个群体成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品德不好的学生可以在好的班级群体中改造;养成不良习惯,狠抓教育,适当改变环境的学生,不一定走上犯罪道路;但如果养成了坏习惯,一旦失去了严格的环境和集体性,往往会养成坏习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第四,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内容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学生道德发展的时代特征、当前形势和任务、学生德育的实际。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国最深切的感情或热爱的态度。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它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新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生产力党的领导下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深深热爱的情感,是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和富强贡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同时,也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紧密结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凝聚力,是全国人民和青年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品德。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教育学生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

(3)使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教育学生关心国际形势,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平等互利地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

2.理想教育

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2)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3)使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与个人的学习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3.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生产力道德的核心,是它区别于一切非无产阶级道德的根本标志。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建立后,集体主义是处理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制约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其他规范和范畴。

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教育学生关心和热爱集体。

(3)培养学生群体生活和工作的习惯。

4.劳动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劳动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应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用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正当的劳动收入,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和发展。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理解劳动的重大意义。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树立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氛围。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

5.自觉的纪律教育

不同的社会和阶层有不同的学科。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自觉的纪律。自觉遵守纪律是基于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基本一致,以及人们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遵守纪律的充分意识。它是由人的内在信念维系的独立、主动、自愿的纪律,是团结互助的同志式纪律,是真正严格的铁的纪律。是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学校的纪律不仅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新一代的重要条件和方面。

自觉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提高学生对自由和纪律的理解。

(2)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6.民主与法律教育

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民主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会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民主和法治是不可分割的。法治通常被理解为法律和制度。社会主义法制是一个包括立法、司法和守法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惩罚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民主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

(2)要求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对待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无产阶级人生观是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各种进步人生观的合理成分,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崇高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

(2)教育学生认识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意义。

8.人道主义和社会道德教育

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中,人类逐渐形成了公共的道德风尚,主要包括文明行为和人道主义。这些道德是人类的基本美德,是人类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尤其是人文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公共道德。它主张尊重和信任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平等和互助,重视人的价值和地位,强调人性的发展。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3)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品质。

上述德育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必要的,不可偏废。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类道德发展的生物学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们道德心理的发展过程和阶段;

(3)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制约着人的道德发展的个体差异。

2.环境对人的道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广义的环境是指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切外在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教育也存在于其中。狭义的环境是指对人的道德发展有自发影响的外部世界,尤其是对人的道德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环境对道德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物质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上。

3.道德教育对人的道德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道德教育有三种形式: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本文主要论述了学校德育在人的道德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德育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2)学校德育有计划、有系统;

(3)学校德育高度组织化、专业化;

(4)道德教育可以控制和利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道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不是被动地受遗传、外部环境和道德教育的影响,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六,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途径

1.丰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意识

在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观念,同时促进学生接受道德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教师要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但是,学生的外部教育影响并不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的。就一个班级而言,老师向全班提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套路,有的同学能遵守,有的同学不能。这一现象表明,外部教育影响着学生的教育,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换句话说,外部教育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内部心理活动带入主观反映,形成维持和实现道德要求的愿望或意向,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需要。当道德需要指向一个具体的行为目标时,它可以诱发道德动机,成为推动人们按照行为准则行事的内在动力。可见,教育不能代替学生内心的心理活动,但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和诱导受教育者,加速内化的过程。

2.培养道德评价能力

有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道德评价水平与参与道德话题讨论和评价等实践活动的次数呈正相关。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教师要经常对集体中的是非、美丑、善恶作出正确简明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示范,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就道德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或选举,如专题讨论、小组活动、命题写作、评选三好学生、选举班干部、报纸、电影、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报道和榜样等。

3.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人们对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示钦佩和赞美,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示厌恶和憎恨,属于道德情感。

激发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要激发他们的情绪。其次,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 * *。中学生正处于积极探索人生道路,寻找自己崇拜的榜样的时期,英雄的道德形象是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因此,教师应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英雄的活动,这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激发和维护学生健康的情绪,预防和消除不健康的情绪。

4.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抵御诱惑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为中学生锻炼道德意志提供榜样,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欲望;在各种活动中,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意志努力;组织与意志锻炼相关的交流、讨论、参观等活动,提高学生意志锻炼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锻炼意志过程中成败的经验教训,激发锻炼的信心和热情;要根据学生意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影响。

5.培养道德行为和习惯

道德认知向相应行为的转化体现了道德内在意识活动向外在实践活动的转化,构成了道德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单靠道德实现的道德行为的转变并不能代表道德的形成,那些临时性、不规则性、偶然性、情境性的道德行为只是道德的雏形。道德行为只有转化为有规律的、自动的道德行为习惯,才是道德形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