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中风的中药配方

中芬是中医的一种病,可以用中药治疗。下面,我就来整理一下关于中药方剂预防中风的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种预防中风的中药配方

独活散(肺中风)

处方独活(去芦,一块钱)阿莎丽(去苗,一块钱)附子(炮制,剥脐带,一块钱)菊花(一块钱)麻黄(去节,一块钱)白芷(一块钱)五味子(一块钱)紫荣源(一块钱)茯苓(去皮,一块钱)肉桂(一块钱)白术(一块钱)

功能主治肺中风,头痛腰酸,鼻干心闷,不能言语,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疼痛,宜服。

用法用量:取一剂,水两分钟,煎一分钟,不分时间。

摘录?方显写了“妙方”

中峰回春片

处方当归(酒制)30g川芎(酒制)30g红花10g桃仁30g丹参100g鸡血藤100g金银花100g络石60g地龙(炒)90g土鳖虫(炒)30g泽兰60g川牛膝100g蜈蚣5g

性状为糖衣片,去糖衣后呈褐色;它尝起来很苦。

将当归、川芎、地龙、土鳖虫、蜈蚣、白花蛇、全蝎、僵蚕、丹参等19味药炮制,粉碎成细粉,过筛,将其余10味药与红花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65438±0.5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滤液静置24小时,倒出。

功能主要用于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用于痰瘀阻络,中风偏瘫,半身不遂,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 ~ 6片,一日3次;还是遵医嘱。

重视脑出血急性期。

存储密封。

摘自中国药典

治疗中风失音

处方以僵蚕七片为末。

功能主治中风失音及一切风病。

用法用量:用酒蘸取方寸匕首,立竿见影。

摘录?方显写了“妙方”

中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这种病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多是内因引起的。中风的发生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逆气)、血瘀。

1.情绪低落和愤怒

野心过大,心火过旺,会引发内风,导致中风。临床上,暴怒伤肝。因为盛怒,肝阳骤升,气火俱浮,必然发生强行上涌。至于担心、悲伤和恐惧、情绪紧张都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

2.糟糕的饮食

脂肪醇摄入过多,脾失健运,湿痰积聚,痰瘀热盛,肝风、痰扰,均可致病,尤其是酒精中毒。

3.过度工作

“苏文?怒上天堂”说:?炀帝,麻烦的是张?,也就是指人的阳,如果扰动太多,兴奋就不收敛。此病也可因运动过度,形神俱失,导致阴血暗耗,阳风不足之扰。更何况纵欲伤精,也是造成下半身缺水,上半身火旺的原因。

4.气候变化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节气变化有关。冬天突然变冷,寒邪的侵袭会影响血管的循环。就像“苏文?调经说?寒气独留,则血液凝固,凝固则脉塞。。其次,初春天气突然转暖时,是厥阴和穆峰主令,要施于肝,风阳偷偷动,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5.血瘀

血瘀的形成,多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无力,或盛怒而积血于体内,或因寒而滞,或因热阴伤液而耗血淤血。本病的病机多为怒而积血或气虚血瘀。

中风的临床表现

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位的深浅,中风可以按照《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分为经络或脏腑。一般没有意识的变化,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口眼无意识。歪歪斜斜、语言不好、半身不遂等症状,都属于中风中的经络。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风火上扰,依据卫生部1993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经络的辨证方法。风痰瘀阻、痹阻脉络证;腑痰热、风痰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见《辨证治疗不同证型》中的证候。

中风的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与风火失调。

症状:半身不遂,口歪舌燥,舌质强,麻木,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舌苔薄黄,脉强。治疗原则:平肝熄风,滋阴潜阳。主方:加减镇肝熄风汤。药方:牛膝、赭石、龙骨、牡蛎、白芍、玄参、龟板、天冬、茵陈、川楝子、麦芽、甘草。

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增强平肝熄风之力;心烦意乱者加栀子、黄芩清热。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风阳;痰热较重者,宜加丹星、朱莉、川贝母,以清痰热。

2.风痰血瘀,痹阻脉络

症状:半身不遂,舌歪,舌强,麻木,头晕,舌暗,舌苔薄白或腻,脉滑。治疗: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主方:大秦艽汤。处方:秦艽、羌活、独活、防风、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白术、茯苓、黄芩、石膏、生地。

如果老人身体虚弱,加黄芪益气扶正。呕吐痰多,苔腻脉滑者,去地黄,加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祛风化痰,通经络。无内热者可去除石膏、黄芩。

3.痰热腑实,风痰扰。

症状:半身不遂,舌歪,舌强,麻木,腹胀,便秘,头晕,咳痰或痰多,舌暗红或暗沉,苔黄或腻,脉滑或滑大半身不遂。治疗原则:化痰通腑。主方:杏蒌承气汤加减。药方:胆南星、瓜蒌、大黄、芒硝。

如果服药后大便通畅,则腑气充盈,痰热减少,病情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方中硝酸钠的用量要视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控制在65,438+00 ~ 65,438+05g左右,以泻大便、除痰热积聚为目的,不宜过量,以免损伤。宜用胆南星、瓜蒌、丹参、赤芍、鸡血藤等药物,清痰清热,活血通络。若头晕严重,可加入钩藤、菊花、珍珠母。如果舌红不安,彻夜不眠,属于阴虚痰热。可加入鲜生地、沙参、麦冬、玄参、茯苓、夜交藤,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碍痰热的消除。

4.气虚血瘀

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畅或无声,一侧麻木,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脚浮肿,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弦缓或细。治疗:益气活血。主方: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偏瘫较重者,加桑枝、穿山甲、水蛭等药物,会加重活血通络、化瘀生新的作用;言语不利者加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手脚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薏苡仁、季芳。大便严重者,去桃仁,加炒白术、山药健脾。

5.阴虚生风

症状:半身不遂,舌歪,舌强,麻木,烦躁,失眠,头晕,耳鸣,手足发热,舌红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疗:滋阴熄风。主方:大定风珠加减。药方:乌鸡、阿胶、生地、麦冬、白芍、龟板、鳖甲、五味子、炙甘草。

对于严重偏瘫患者,牛膝、木瓜、地龙、蜈蚣、桑枝等。可以添加。如有舌红暗、脉涩等血瘀证,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土鳖虫活血化瘀;语言不通者加菖蒲、郁金、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