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汉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我们做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考、多阅读、多写作,还要求我们陶冶文化思想、培养道德情感。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要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和优化,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各种环境和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到真正的提高。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该是广泛的、多样的、丰富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和自然。如果仅限于课堂学习,那只是井底之蛙,见识有限。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等环境相结合。比如,在教风景写作文章时,可以灵活扩展文章的内容:可以用图片来引起学生对旅游的兴趣,注意旅游广告词;可以畅所欲言,说说你和父母去过哪些旅游景点;在亲近自然的形式下,学生还可以走进自然,与自然对话,自由地对自然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与景点交换一些收集的广告。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自然而然地与家庭、社会、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汉语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这是对语文课程本质的最新理解。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毋庸讳言,过去的语文教学更注重体现语文的工具,更注重词语短语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本身的人文特质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这种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纵观目前语文教学的现实,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所谓的人文主义,使得语文课没有了“中国味”。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使之有机统一,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改是在弱化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注重对中国人文精神的挖掘,但词汇、表达等基础知识几乎不提。有些老师甚至认为从事这些教学是落后的,过时的,平时教学也不重视。课堂教学生动多样,却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你在语言和文字上的品味。对优美精彩的段落不能欣赏必要的原创分析意见,缺乏必要的训练,缺乏必要的积累。学生阅读短文时口吃。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非常常用的字都不会读和写,写作文就是一个错别字和一连串的病句,那么即使他有很强的文学感知力,也很难表达出来。比如有的老师在教西湖的绿色的时候,然后沟通西湖在哪里,有没有去过,玩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画西湖的画,唱关于西湖的歌等等。一节课可以说是高度“全面”的,但语文学习是边缘性的。这一点在大规模公开课上更为突出,比如一节课既要有自主探究式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既要有理解性、吸收性的阅读,也要有批判性、创造性的阅读;既要引导学生用课文对话,又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上述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安排在合适的时间,但如果刻意追求“全新”的课堂,就会忽视语文本体教学任务的落实,影响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采纳和发展。

我觉得,相比文学鉴赏,语文素养是主要的。语文这个工具掌握不好,就很难达到人性的理想目标,人性在工具性上起着导向作用。如果说工具性是雪中送炭,那么人性就是锦上添花。就读写听说能力而言,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有很多机会学习口语。所以,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要着重帮助他们学习书面语和文学语言,增强语感,多学一点古汉语。在一定的人文氛围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优势,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人文精神就在其中了,自然就提高了。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内部的挖掘和创新,而不是听说读写之外的花哨翻新。”比如在研究长城的时候,我了解到“你看那无数的石头,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还没有火车、汽车和起重机,所以我们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双手一步一步爬上了这座陡峭的山。”老师感慨地说:“多么感人的场景,多么感人的画面,多么令人敬佩的古代劳动人民啊!””结果同学们忍不住齐声朗读,声音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