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共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
一、对当前国际海洋管理形势的基本判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问题的出现,世界对海洋的认识逐渐加深。海洋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它在资源、环境、空间和战略上的独特优势。人们普遍认为,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成为沿海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因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一论断得到了世界各国政治家、军事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的广泛认同。
正是由于海洋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特殊地位,引发了全球海洋权益的激烈争夺。1973年开幕的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历时十年,基本达成一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生效后,直接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了“蓝色圈地运动”。据估计,各国根据《公约》规定合法扩大的海域,占据了原本属于公海的6543.8+0.3亿平方公里的面积,使地球上约36%的海面成为沿海国家管辖的海域。可以说,《公约》有史以来第一次使人类能够通过和平手段“瓜分”海洋,并导致了世界海洋管理的以下基本趋势:
(1)海洋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已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环境列为主要发展战略。比如1999年,美国提出《重返海洋,美国的未来》内阁报告,强调海洋是维持美国实力和战略安全不可分割的整体;加拿大于1997年颁布了海洋法,并制定了21世纪海洋战略发展计划。澳大利亚以本国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海洋战略规划。日本的中心目标是在21世纪成为海洋强国。
(2)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现代高科技在海洋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可能。随着向海洋索取食物、资源和财富的蓝色革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并以明显高于传统陆地经济的比率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不到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4年的1.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4%。
3)世界各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力度明显增强。自1998以来,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向大会提交特别报告,向世界各国倡导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在国际潮流的推动下,沿海国家出台了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制度,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制定了海洋权益、管理规划、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十余部海洋法律。为了提高海上执法能力。比如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都设立了海岸警卫队,加拿大、韩国、印尼等国家都设立了海洋与渔业部。
(4)世界各国海洋权益斗争日益尖锐,军事控制加强。正是由于海洋的特殊战略地位,冷战结束后,虽然主要国家进行了大量裁军,但加强海军建设的军备竞赛却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海洋争端层出不穷,热点突出,因争夺渔场、岛屿、划分海上边界而引发的国际冲突不断。比如我们熟悉的英国与阿拉伯国家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希腊与土耳其的伊米亚岛之战,日本与韩国的竹岛之争,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沙群岛之争,世界各国都在接二连三地面临渔业之争。
纵观世界海洋史和国际海洋新动向,可以得出以下启示:第一,海洋战略事关国运兴衰。英、美、俄、日四大世界强国从海上起家的历史,以及中国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移海”造成的国耻史,都以强烈的反差和雄辩的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地位与其海洋战略观和海洋实力密切相关。海洋力量强,国家就强,国际地位就高;否则就很难摆脱被欺负被宰的命运。第二,海洋离不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约》规定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实际上是对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空间和海洋宝藏的再分配。谁掌握了资源和空间分配的主动权,谁就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拥有更大的主动权。第三,海洋管理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管理与国家权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必须重新审视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二、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条件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具有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
(一)时机——良好的国际环境
从国际形势看,冷战已经结束,总体趋势缓和,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新格局日益清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世界和平,人类进步,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一致呼声。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产业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场前所未有的“海洋热”席卷全球,世界各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二)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太平洋时代随着21世纪的到来悄然而至。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国家、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都对“太平洋时代”的观点持肯定态度。太平洋地区将成为21世纪经济的重要舞台和世界经济技术中心。中国不仅面向太平洋,而且在东北亚经济圈和太平洋经济圈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缘优势明显。
中国沿海地区是改革发展的前沿和对外经济合作的窗口。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沿海地区只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养育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海岸线1.8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海洋活动空间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将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
(三)人文和谐——国内海洋开发和管理形势喜人。
海洋开发和管理工作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为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2003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的宏伟目标。海洋开发管理法律法规的建立,《中国海洋议程21世纪》白皮书和《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海洋事业走上了依法治海、面向世界、发展经济的轨道。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九五”期间,沿海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7万亿元,比“八五”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16.2%,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6万亿元,增加值7200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引下,沿海省份逐海、逐海、深度开发海洋资源的高潮已经到来。
第三,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和历史定位
海洋强国战略是中国在海洋追求的利益的最高选择。对于我们这样的海洋大国来说,海洋国家利益的得失直接决定或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和文明进步的走向,决定或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从国家政治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可以依靠或通过海洋成为伟大的民族。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海洋事务直接影响国家主权和生存发展空间。海洋开发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随着《公约》的生效,世界海洋开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海洋,海洋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根据《公约》相关规定,中国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这一重大变化不仅增加了海洋主权利益的份额,也意味着中国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展。作为海洋大国,中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国家对外开放将获得更多海洋利益,海洋在国家利益中的政治份额将更加突出。
(2)从国民经济角度看,海洋是人类解决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和人口膨胀三大问题的希望。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能源、空间、旅游、矿产等资源,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巨大,科技推动海洋产业升级的前景十分广阔。海洋是实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于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建立特色开放型经济,实现从海洋经济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海洋和陆地是同等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走海洋农牧业之路是解决人多地少、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较大贡献。
(3)从国家安全角度看,海洋是一个国家的前哨和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21世纪,海洋军事力量和军事活动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以海制陆的巨大优势。海洋安全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斗争将更加激烈。海洋力量是否强大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并将决定和影响国家安全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难度最大的热点发生在海洋或沿海地区,海洋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高地。
(4)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海洋作为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巨大而坚实的基础。
海洋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海洋意识是一种开拓创新意识、政府战略导向意识、冒险竞争意识和进取求实意识。海洋文明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方向。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灿烂的黄河文明,而且要增强我们的海洋意识,为我们文明的不断进步做出贡献。
第四,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
发展半壁江山,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大事,民族大事。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海洋国家利益的最高战略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走上富强之路的必由之路。
(1)海洋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原则、目标任务。
制定21世纪海洋强国战略,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着眼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发展格局,服从中国“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坚持海洋经济和海洋安全同步建设的原则,牢固树立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意识,走科教兴海之路,开发和保护海洋,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增强海防实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全面振兴海洋事业,使海洋经济领域和海防建设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历史使命和神圣责任。建设海洋强国应遵循以下战略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陆海统筹原则、质量效益原则、健康协调发展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发展原则、经济建设与安全并举原则。
(二)海洋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
到20世纪中叶,中国海洋经济增加值将达到GDP的1/4,进一步提高海防现代化水平,使我们跻身世界海上军事强国之列,从而拥有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陆上中国”,一个屹立在约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上的“海上中国”。
它可以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6-2020年为起步阶段。现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使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体系;海洋综合管理得到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多功能现代化海洋执法队伍初具规模;海洋防卫力量得到加强,海防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第二阶段,2021-2035是全面发展阶段。新兴海洋高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沿海经济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带和陆海一体化城镇体系基本形成;这一阶段海洋经济增加值约占GDP的18%,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达到沿海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特色现代海防战略体系基本建成,我国海防军事实力和海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入区域性海上军事强国行列。
第三阶段,2036-2050年,是海洋产业全面腾飞阶段。现阶段,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5%,新兴海洋高技术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管理、海洋环境和海洋产业综合实力居世界领先水平;随着海洋国防的现代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洋强国。
动词 (verb的缩写)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举措
为实现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议实施以下战略措施:
(一)把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基本国策。
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和民族获取海洋国家利益的最高战略目标,也是国家和民族利益在海洋领域的直接体现。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国家应将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基本国策。要把海洋强国作为对外开放、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同等重要的发展战略,把海洋和海岛开发与西部大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组织实施。国家要制定加快海洋开发和管理的若干政策,出台加快海洋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海洋强国建设规划和2010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纲要,将海洋强国建设和2010年海洋发展战略实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远景目标纲要。
(二)加强海洋强国建设的组织领导。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海洋开发和管理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科教、文化等方方面面。当前,海洋开发和海洋综合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矛盾越来越突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海洋综合管理部门来组织实施对海洋的开发和管理,将直接影响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进程。因此,建议成立国家海洋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担任国家海洋管理委员会主任,全面指导和协调海洋事务,对海洋发展规划、海洋权益安全、海洋通道安全、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灾害安全、海洋相关部门合作和国际合作等重大海洋事务进行决策、调度和指挥。同时,国家成立了海洋事务部,沿海省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海洋厅局,具体组织实施海洋开发和管理。
(三)加强海洋强国战略的研究
建议以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要力量,成立由海洋职能部门、重要海洋院校和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的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院,专门研究海洋发展战略,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决策参考。它还鼓励有条件的教学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海洋开发和管理的战略研究。建议国家尽快对国家海洋安全、重大海洋政策制定、敏感海洋热点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四)着力加强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五大海洋建设工程,加快海洋开发。国家重点组织实施海洋农牧业建设项目、海洋能源基地建设项目、港口航运开发项目、滨海旅游开发项目和海洋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海岸带、中国海域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港口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积极应对海上安全战略的新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和日益激烈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竞争,中国国防战略应调整为陆海结合,优化陆军,重点发展海军和空军,强化中国海制海权和制空权。鉴于海岛和海上通道的特殊战略地位,国家应尽快建立海上安全应急机制,保障海上通道安全。有必要加强对南海的主权控制和资源开发,并建立一个搁置争议和开发的新机制。
三是构筑21世纪中国人才的制高点。海洋将成为21世纪全球竞争的焦点。现代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海洋科学技术的突破和进步。海洋领域的竞争,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最终都是科技的竞争。海洋科技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构建有利于培养、吸引和留住海洋人才的软硬环境,优化海洋教育发展,提高海洋从业人员素质,已成为我国构筑21世纪海洋人才制高点最紧迫的任务。
第四,重建中国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我国海洋开发中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和挑战。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应从增强全民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入手,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开发科技水平,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控和保护。使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尽快步入良性轨道。当前的紧迫任务是修复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以渤海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在全国实施“蓝海工程”,打一场整治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人民战争。
第五,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与国际接轨。1996年5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的生效为中国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中国加强海洋管理提供了国际法律依据,标志着中国海洋事业走上了依法治海、面向世界、发展经济的轨道。因此,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与国家接轨,是建设海洋强国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
总之,海洋强国战略是一个时代命题,是一个需要全民族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我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一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防强大的海洋强国必将屹立于世界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