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颗子弹:我为什么喜欢刘玉?
去年暑假,我无聊地看着我保存了很久的微信官方账号的推文,这时我收到了一条来自文婧的短信。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只是觉得标题和文笔很有意思。那是我第一次听说“给你一颗子弹”。
时隔半年,达利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让我非常“来电”的话。百度了一下,这是刘玉建议书的一个片段,建议书是《送你一颗子弹》中的一篇文章:
也许这个小字一语中的,正好击中了我当时的感受,以至于我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表情能比它更有感染力。学习的欲望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我赶紧在网上订了一个。
后来,我知道刘玉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她的书豆瓣评分高达8.6分。
我从《给你一颗子弹》开始,是为了“提案”,但是买书之前工作做的不够,导致我手里是第二版,《提案》这篇文章被删了。幸运的是,我还能在网上找到这篇文章,并且如愿以偿的读了很多遍。
其实她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一读。看完之后发现,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些精辟有见地的评论,其实都是引自刘宇文的片段。这个意外的发现恰恰体现了她语言的精妙。
02
刘玉在后记中写道:
是的,我就是那个高考语文古诗词空白处连两分都考不到的人,那个考研复试连一首完整的古诗词都背不出来的人,那个数学差到被高考68分赤裸裸讽刺的人。
试想一下,我在这么关键的节点,这么高的压力下,赢不了一首古诗词,解不了一道算术题。还有哪些情况可以做?不是不在乎,而是真的记不住,真的学不会。世界上真的存在这种人,她没有说谎。
人们不停地问:“那你是怎么考上大学的?”我只能淡淡地说“全凭运气。”其实我对书法和文史的兴趣支撑了我整个文科生涯。或者说,我只是擅长考试。
毕竟文科试卷主观知识的分数是巨大的,在侃侃允许我胡编乱造讲。另外,那一手还算帅气的字为我加分不少,侥幸考上了。
也许正是那段不尽如人意的记忆促成了她的写作和语言表达。我们最大的相似之处大概就是同样对记忆符号的不敏感,忠诚和爱情通过文字记录着稍纵即逝的灵感和混杂的人生。
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很多年了。或许和我的轻度自闭症有关,现在联系我的朋友已经很少了。不愿意打开心门,不愿意说心里话,全部打开,把密码书,全部塞进厚厚的日记本。
或者写作,某种程度上是日记的替代品。我很庆幸这里的熟人不多,也很庆幸那些熟悉我的朋友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了情绪的蛛丝马迹后没有离开我。
面对汪洋大海的生活,写作就像沙滩上的贝壳。几经潮汐,人还是有机会拾起过去,找到生活留下的痕迹。是写作成就了刘玉,让她有了这样一个“小小的个人历史博物馆”,让她成为了高校教授之外的作家,让她为大家所熟知。
当然,我觉得成为作家并不是她的初衷,而是她多年来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习惯带来的附加效应。也许她不喜欢“作家”这个称呼。毕竟多一个身份就多一份羁绊。
无论如何,我相信那些带有个人印记,充满个性的文字,最初是写给自己的,与功利无关。而且,我敢推测,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日记”。
因为一个灵魂很深的女人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表达的欲望。那些鉴于舆论和隐私不方便公开的,可能就藏在她的小世界里。
03
我们都有和刘玉一样的“心理疾病”。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大部分人沉湎于自己的悲观情绪中,或无病呻吟或郁郁寡欢。然而,刘玉可以将其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进而激励自己,并反过来为周围的人解答问题。
或许,这就是她《送你一颗子弹》被身处困境和迷茫的同学们推崇的原因吧。
自《子弹》出版后,她从未打开过这本书,刘玉坦言。读者的热情与她对自己写作的信心完全成反比:“到目前为止,我自己的每一本书似乎都只会加深我的耻辱,仿佛每一个出版物都是对某种神圣事物的亵渎。”
她说这话的时候我真的能感受到她的感受。是的,虽然我从来没有接近过作家这个词,但是我热爱写作。对我来说,我不想再看那些文字了。我会失望,会羞愧,会忍不住嘲笑无知的自己。
刘玉的坦诚在于她能够直面自己的成长,以及成长中的偏差和谬误。她直言以后不会写子弹之类的书了。也许就像她自己说的,如果再写,就不会用同样的文笔了,关注的东西,写的内容,写的主题都和当时不一样了。
只是一瞬间的感觉。
作为一个大龄女青年,当年真的和她有同感。所以,有时候我甚至能感觉到她欢快的笔下流淌的悲伤。这种感觉让人心疼,因为看到她,也看到了自己。
据说是散文集,但子弹夹杂着冗长却绝不枯燥的评论。刘玉的评论或长或短,或振振有词,或直线下降。这种写法在很多文章的结尾特别明显:
漫长的结局无不体现了她在矛盾与迷茫之后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短暂的突然停止,会发出刺耳可怕的声音。这种对自我情绪的压抑,其实让人有点心疼。
正是因为这种同理心,我才能够很好地理清她的情绪。刘玉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新鲜事物,总能用最有见地的分析来解释这些现象和存在。她的疑惑催生了她对知识的渴求,反过来也丰富了自己。
毕竟,刘玉是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她的一些政治论述充分结合了生活,夹杂了一些个人想法,幽默,富有哲理,颇有文学性。在她的作品中,政治变得生动而性感。
我对政治的兴趣和热情早就随着各个年龄段不同形式的政治考试而消失了。但是看她的《政治论文》却意外的有趣,而且经常和电影联系在一起,画面感简直妙不可言。
04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勇气面对自己的内心,而刘玉做到了。她不知道,也无法相信。是她随手写下的文字给了人们安慰,让人们正视自己的焦虑、狂躁、抑郁、妄想、悲观...那些她认为“不成文”的文章所带来的自信和鼓励,是很难用价值来衡量的。
最起码,看完《子弹》你会想:无论你的学历多高,条件多优秀,你都会自卑,会孤独,会有世俗的欲望。所以,在青春的名利场里,你不再孤单。
生活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在这个年过三十的未婚女博士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如果这些内心的想法和不可预知的情绪都能变成准确的文字描述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么她一定读过数量惊人的书,一定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在无知无畏地探索,一定在撕裂一切寻找答案。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上帝在她出生的时候偷偷给了她一个便携式显微镜。
她的文字和最后一页的老照片一样干净漂亮睿智深刻。我很佩服这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女人,同时也或多或少能体会到常年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孤独,以及独自面对整个世界的孤独和勇气。
留学的乡愁物化成橱窗里令人垂涎的猪头,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表达。五个大龄女博士在夜店的消遣,何尝不是一种温暖。《愿你慢慢长大》写给女儿小布谷的,其实是写给自己的...
从刘玉的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远洋国,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一个抛去了标签和荣誉光环的平凡而真实的人。
也许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在浩瀚的宇宙和时空的轮回中,作为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独立行走的姿态。
一个从不以过分的资格和傲慢面对世界的人;
一个从未停止给人带来善意、欢乐和感动的人;
一个始终保持谦逊态度,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人;
一个不断审视自己,把对自己和社会存在的怀疑、批判、成长的痛苦化为文字的人。
教我如何不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