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多通道分析论文

如果用相机来比喻眼睛,巩膜就相当于相机的主体(机身);瞳孔是一个光圈,光圈的大小由虹膜的扩张或收缩来控制;角膜和晶状体就像一组镜片;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底片。

如果你想拍摄远处和近处的景物,你必须调整焦距,使景物能清楚地投射在底片上。在真正的相机中,机制是调整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在眼睛中,这一步是由睫状肌控制的。睫状肌是晶状体周围的一组不随意的肌肉。在看近物时,这组肌肉使晶状体的曲率更加弯曲,厚度增加,屈光度增加,从而使图像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相反,在看远景时,睫状肌使晶状体的曲率减小,前后表面变得更平,屈光力相应降低。最后,图像仍然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

睫状肌控制晶状体屈光度的功能称为调节。当眼睛在无穷远处看一个物体时,如果不需要调节就能把图像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眼”。另一方面,如果无限远处的景物不经调节不能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则称为“屈光不正”或“屈光不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视、远视或散光。

其实,即使有清晰的视网膜图像,也不代表我们能“看”清楚,而是视觉信息从视神经到大脑视觉皮层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也就是说,大脑的眼球、视神经、视区、视皮层都必须正常运转,我们才能清晰准确地看到外界的影像。

当光从空气进入由另一种介质组成的单个球形折射体时,它在材料中的折射取决于材料与空气界面的曲率半径r和材料的折射率N2。如果空气的折射率为n1,则关系为:

空侧焦距为前主焦距或1焦距。F2称为后主焦距或第二焦距,是指折射面到后主焦距的距离,可以表示这个折射体的屈光力;或者换一种方式,即主焦距用m(米)表示,然后取这个值的倒数,称为屈光度;如果一个镜头的主焦距是10cm,相当于0.1m,那么这个镜头的屈光力就是10光焦度(10D)。一般规定凸透镜的光焦度为正,通过人眼看为凹透镜的折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进入眼睛的光线可以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四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通过四种不同屈光度的折射面(角膜的前后表面和晶状体的前后界面)在视网膜上成像,其中入射光最重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的前表面。根据几何光学原理,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成人眼睛在安静不调节时,其屈光系统的后主焦点位置正好在视网膜所在的位置。这种解剖关系对于理解正常眼睛的屈光成像能力非常重要。它表明,所有位于眼前6m以外直到无限远的物体,当它们到达眼睛的屈光系统时,它们发出或反射的光几乎是平行的,因此它们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就像放置在照相机主焦点上的底片一样,可以拍摄出清晰的视觉。当然,人眼不会无条件地看到任何距离的物体。例如,人眼可以清楚地看到楚月(或其他遥远的恒星)及其表面较大的阴影,但看不清楚月球表面较小的物体或特征。原因是,如果来自物体的光太弱,或者光在空间或眼睛中传播时被散射或吸收,那么它到达视网膜时已经减弱到足以激发感光细胞,因此无法被感知;此外,如果物体太小或距离眼睛太大,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将小于视网膜分辨率的极限,因此无法被感知。

光线通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现象称为屈光,眼睛的总屈光力可以用屈光度(D)来表示。屈光度值等于折射体主焦距(单位为m)的倒数。人眼在未调节状态下的总屈光力约为59D。

镜子的聚焦能力是负的。

主焦距是折射体最重要的光学参数,通过它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任意位置形成的折射像的位置。以薄透镜为例,如果物距A已知,则像距B可由下式计算:

从公式(2)可以看出,当物距A趋于无穷大时,1/a趋近于零,所以1/b趋近于1/F2,即像距B几乎等于F2;也就是说,当物体距离凸透镜无限远时,其成像位置会在后主焦点的位置。同样,不难看出,物距小于无穷远的物体的像距b总是大于F2,即会成像在比主焦点更远的地方。上述结论对于理解眼睛的屈光成像能力非常重要。

另外,根据光学原理,主焦点的位置是平行光线折射后聚焦成一点的位置,这与上面提到的第一个结论是一致的。每一个物体的表面都可以认为是由无数个发光点或反光点组成,每个点发出的光都是发散的;只有当这些点与对应的折射面之间的距离趋于无穷大时,从这些点到达折射面的光线才能接近平行,于是被折射在主焦点所在的面上形成一个点,然后由这些点组成物像。当然,无限是一个不可能的位置。实际上,对于人眼和一般的光学系统来说,6m以外的物体的各个光斑发出的光可以看作是近乎平行的,因此可以在后主焦点所在的平面上形成物体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