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近钠离子电池技术的这一突破?

1,合适的阳极材料是什么?实验可以用金属钠或者别的东西来演示,但是实际应用呢?作者还提到,在找到高效、不稀缺、低成本、易加工的阳极材料之前,实际应用只是一种希望。

2.合适的电解质/电解液是什么?作者仍然使用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电解液体系。根据电化学数据,可能存在电解液副反应,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寿命很差。是因为电解液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3,这样的多相反应本来就对电池材料不利。电池材料的结构变化越小越好。首选固溶体反应(如钴酸锂、三元等。),而结构变化不大的两相反应是第二选择(LFP有点不同,但有研究表明纳米LFP的“两相”反应还是一种固溶体反应)。异相反应是最不理想的选择。多相反应电压平台不稳定,材料结构变化较大,多次循环后会变差。所以可以和三四个锂离子反应的材料很多,比如钒酸锂系列,但是为什么没有被广泛使用呢?就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4、低电压。这是另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电压低1.5伏,能量密度就会降低1.5倍(假设容量不变)。因为是羰基C-O体系,电压本来就低。在钠离子体系中,日本人Yamada利用硫酸铁/亚铁体系可以得到高达3.8V的电压。虽然那个系统容量低一些,但是能量密度并不比这个系统差多少。(本文宣称正极可以达到726wh/kg,呵呵,就看怎么理解这个数字了。)

5.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低密度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密度低导致体积容量/能量密度低,电池体积会变大。这与电池越来越薄越来越小的方向背道而驰。无论是安装在手机还是汽车上,电池的体积大多半是无法接受的缺陷。这款钠离子电池最大的卖点就是便宜。但由于它的性能槽点太多,这个便宜的价格能带来的真正价值也应该受到质疑。锂资源其实并不是一种极度稀缺的资源。目前价格高主要是市场因素和开发不足,还有地理因素。便宜优质的盐湖大多在南美,开发周期比较长。锂矿路线成本高,但技术进步空间仍很大;更重要的是,锂是一种可回收的材料,但目前的技术和投资还没有达到规模。我相信如果未来这方面整合得更好,锂离子的优势还是会远大于钠离子的。而且锂离子领域还有很多值得突破的地方,比如直接用锂金属做负极。如果突破了这一块,锂电池的性能会有很大的提升。锂硫等更便宜的高能系统也将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