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西方产生美学?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工商业奴隶主掀起的民主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悲剧、喜剧、音乐、雕塑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同时促进了自由辩论和对知识的重视,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美和艺术的哲学反思和思考产生并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它主导了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
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最早提出系统的美学思想。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所以人才能认识世界。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顺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也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美产生于和谐。比如音乐之美,就是长短高低不同的声音按数量比例形成的和声。整个宇宙是一首和谐的音乐。它们有“天乐”的表述,其他如“黄金分割”、“多元一体”等美学形式概念也是按照数字的顺序提出的。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观,但他认为和谐不是由“相似的东西联合起来”造成的,而是由“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起来”造成的,从而“创造了最美的和谐”,和谐来自斗争。德谟克里特斯提出了文艺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美学概念:灵感和模仿。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的重心从宇宙论转向了政治伦理,美学思想也强调了对人类社会的功利。苏格拉底认为同样的东西,只要适合目的,对人有用,就是美的;反之,不适合目的,对人无用,就是丑陋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柏拉图在《国民篇》、《饮酒篇》、《易安篇》、《希波克拉底篇》、《法安篇》等对话录中将美学思想融入哲学思想,并广泛讨论了美与艺术的问题..在他看来,世界的根源是“理念”,现实世界源于理念世界,事物的美也源于美的理念,美的理念是“美本身”。现实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们共享了“美本身”。他离开了美好的事物,认为上面还有另一种美的观念,这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把美学研究从现象引向美的本质,从个别事物的美引向美的普遍规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始于柏拉图。柏拉图系统地提出了“艺术即模仿”的理论。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对观念世界的模仿,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所以,艺术就是“模仿模仿”和“影子影子”。从而否定了艺术可以认识真理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诗歌常常煽起感情,败坏人性,亵渎神圣,所以要把诗人赶出他的“理想国”。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艺术,在国章中,他曾把音乐作为培养儿童精神美的重要手段。在法律上,他认为经过“立委”审定的艺术还是应该受到欢迎的。他极力推崇美的理念,用灵魂回忆的观点来解释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物质美,于是他回忆起生前所看到的理念美,产生了狂热的热爱和追求。对于文艺创作,他提出了著名的附神忘我论。他还以比例和尺度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见解。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传说他写了很多美学和艺术方面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只有《诗学》和《修辞学》两本书。其他观点可以在《政治学》、《尼古拉·凯尔的伦理学》和《形而上学》中找到。他在哲学上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四因论”。比如,就建筑而言,建筑材料是物质原因,建筑设计是形式原因,建筑师是动力原因,建筑本身是目的原因。只有四大因素统一起来,宇宙万物才能形成。他认为,没有脱离现实世界的理想世界,艺术也不是“影影绰绰”,而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通过个体反映一般。因为艺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所以艺术比历史更真实,更普遍。艺术的模仿本身就是“求知”。丑陋的东西经过生动的模仿也能唤起人的快乐。亚里士多德也不同意柏拉图认为艺术激起情欲,败坏道德的观点。他认为悲剧的作用可以净化人的两种最根本的感情“怜悯”和“恐惧”,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恢复心理健康。亚里士多德不仅讨论了艺术中的哲学问题,也讨论了艺术中的心理学问题,他经常将艺术对心理学的影响与政治和道德联系起来讨论。在《诗学》中,他谈到了形式的安排,认为体积不能太大或太小,在结构上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修辞学中,他从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它们产生的快感来谈美。在《伦理学》中,他对审美经验进行了更具体的描述。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取代希腊城邦,成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美学思想基本继承自古希腊,以希腊为典范,称之为古典主义。罗马时期的美学家主要以贺拉斯、隆加纳斯和普罗提诺为代表。
贺拉斯(公元前65 ~ 8年)的主要著作是《诗歌艺术》。他继承了希腊“艺术即模仿”的观点,认为模仿希腊就是模仿自然。他主张“寓教于乐”,“说服读者,使他喜欢”,把类型学作为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
普罗提诺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深化了柏拉图的一些美学思想,同时把柏拉图的理念论向神秘主义方向发展,建立了影响中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在他的《九章集》中,有两章是关于美的。他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但认为最高理念是“太一”和“神”。“太一”是完美的、圆满的,“理”从其中溢出,“魂”从其中溢出,然后物质世界从其中溢出。当观念流入混乱的事物,并使之呈现统一的形态时,美就产生了。像柏拉图一样,他认为美是一种超现实的精神事物。但他与柏拉图不同。他承认物质世界是以感官之美呈现的,尽管感官之美的源泉仍然是理念。普罗提诺不同意希腊传说中的美是成比例的和对称的。他认为,有些对称的东西是美的,但有些单一的东西,比如阳光,也是美的。而同样对称的脸,有时美,有时丑,美的原因不是对称,而是能赋予事物形态的心灵,来自上帝的原因。普罗提诺把美学引向神学唯心主义,为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开了先河。
中世纪美学思想
欧洲中世纪始于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止于15世纪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宗教和神学统治着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视为感性世界的享乐,因此被当作异教徒的东西加以排斥和攻击。弗朗西斯(1181 ~ 1226)说,上帝派他来把世界的美展平,目的是让人明白美来自上帝。a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谴责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艺术,并说那些把荷马写的神和罗马戏剧中写的神当作榜样来赞美的人,应该下地狱。托马斯?阿奎那和其他中世纪的神学家,无一例外地敌视世间的美和艺术。中世纪的美学思想有以下特点:①以上帝之名的美。根据基督教教义,上帝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上帝的美才是真实的。上帝本身是美的,他创造的各种物体也不同程度地是美的;现实世界的美好是作为万物创造者的上帝在作品中反映出自己形象的结果。传说狄俄尼索斯-阿里欧·帕吉特写的《论上帝之名》把美当作上帝的一个名字,认为美是上帝的一种属性。②反对艺术,但实际上承认艺术的存在..中世纪继承了柏拉图对艺术的谴责,认为艺术是一种欺骗,是一种煽情。但奥古斯丁说,艺术欺骗的目的是寻求真理。镜子里的人像只是不真实的,所以可以变成真实的影像;情感不能全盘否定。为了使基督教教义令人信服,需要激发情绪,夸张和比喻之类的东西是允许的。③注重形式。形式来自上帝。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对称和令人愉悦的颜色”。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也说,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完整或完美,任何不完整的东西都是丑陋的;其次,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艳,鲜艳的颜色是公认的美。美是有层次的。柏拉图对美进行了分类,新柏拉图更重视美。它们从物质的感性之美引向道德的内在美,甚至达到神的最高美。物质越多,地位越低;越精神,越高级。这既反映了中世纪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也反映了中世纪美学思想中神学唯心主义的根本性质,重精神轻物质。
中世纪的美学思想是复杂而矛盾的。它不仅是神学的附庸,也是反神学的东西。文艺复兴的美学思想是在中世纪美学思想的胚胎中孕育出来的。
文艺复兴的美学思想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扩展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在16世纪达到高潮。这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时期,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最根本的特征是走出神学的迷雾,面对现实的人,赞美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以及人的世俗美和欢乐。意大利学者斯卡里杰(Scari Jie)认为,美不再来自于上帝的恩赐,而是来自于人类为了创造象征人类力量的“第二自然”而做出的选择。人类的智慧和工艺,人类的创造力和发明,使人类能够通过选择和安排,从繁杂的自然中创造出有机的和谐。在当时,虽然大部分绘画仍然使用宗教主题,但他们表现了世俗生活的思想和感情。为了提高艺术的地位,哲学家和艺术家强烈宣称艺术是为上帝服务的工具,可以参与上帝的智慧。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对抗神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主张艺术应该从人类的技能上升到哲学智慧的高度。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不仅在艺术和科学方面有实践经验,而且知识广博。他们大多受过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教育。他们懂得自然科学和数学,学习解剖学和透视学,刻苦锻炼自己的艺术技巧。卡斯特尔·维奥洛(Castel Viollo)在《亚里士多德诗论注释》一书中说:“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克服困难,一幅画以其显而易见的技巧征服观众”。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技巧,他们想要的是智慧,是对事物的形式和原因的解释。达?在《笔记》中,芬奇直接称之为绘画哲学,说一个画家不仅用眼睛看自然,而且“思考他所看到的一切”。
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上,虽然这一时期仍在使用柏拉图和中世纪的镜像隐喻,但意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然不再是上帝的外衣,艺术应该像一面镜子,真实再现客观的自然。这样,观察和模仿自然,写实地再现自然,就成了当时美学思想对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达?芬奇说:“一个画家应该研究包罗万象的自然,研究他心中所见的一切,利用眼前每一个物种的最佳成分。这样,它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一切,并使之成为第二天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在人与神的对立中发现了人,并将艺术引向人。但是对人的认识还是抽象的,不知道人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面。不知道理性与存在、认知与情感、思维与感觉、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是通过矛盾运动实现的。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新古典主义是文艺复兴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复古文学思潮。17世纪,在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下,法国建立了法兰西学院,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其基本特征一方面是对希腊罗马经典的崇拜,另一方面是对理性和秩序的尊重。它在哲学上的创始人是R·笛卡尔,在美学上的“立法者”是n·博伊劳德·德斯普利(1636 ~ 1711)。
笛卡尔是身心二元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有六种原始情绪:惊讶、爱、恨、欲、喜、悲,其他的情绪都是由这六种原始情绪衍生出来的。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内心感受到一种理性的喜悦,这种喜悦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爱恨情仇,完全属于一种精神情感。笛卡尔以数学家的清晰和熟练,详细阐述了音乐和声中涉及的几个简单整数比。
博伊劳德的《诗艺论》是亚里士多德《诗学》和贺拉斯《诗艺论》在新时代的翻版。它规定了诗歌和悲剧必须遵循的一些复杂规则,主张自然、理性、真理三位一体,认为理性是主宰,美好的事物必须符合理性,理性必然具有普遍性,并将文艺的审美标准建立在这种普遍性上。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必须从理性中获得价值。博伊劳德强调艺术应该模仿自然,但他所谓的“自然”并不是指自然或社会生活,而是指理想化的人物类型。由此确立了新古典主义模仿自然之美的原则。他制定了戏剧的“三统一”,即动作、时间(昼夜)、地点的完全一致,并将其描述为不可改变的创作法则。这对当时的法国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
编辑这段法国启蒙美学。
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领域和文艺领域的反新古典主义运动,在文艺复兴之后,在思想上进一步抨击封建统治和教会神权。
法国启蒙运动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
伏尔泰反对古典主义,但他持有相当保守的传统态度。他想把新启蒙运动的内容变成旧的古典形式。理性主义仍然是他的艺术标准。他认为“真正的悲剧是美德论。悲剧和劝诫的唯一区别是,悲剧是用情节教人的。”
伏尔泰在他的文艺创作中勇敢地揭露了封建黑暗,同时也暴露了他思想的妥协性。他总是以古典形式写史诗和悲剧,而鄙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喜剧。他没能摆脱旧的审美标准。
狄德罗的美学观点除了散见于许多论文之外,最重要的是为百科全书撰写的专著《美的起源与本质的哲学研究》(1750)、《绘画理论》(1765)、《沙龙》(171,65438)。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他提出了“美是关系”的论点,认为只有“关系”的本质才能使事物变美。他还区分了“真正的美”和“相对的美”。前者是一种独立于人的客观美,后者是与审美的个人美有关。在审美标准上,他提出了真善美的统一理论,他所说的真善美的具体内容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主张艺术模仿自然。他还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他在《多瓦尔和我》一文中说:如果一个人能接受来自事物的抽象观念,那他就是哲学家。另一个人赋予思想身体和行动。这是一个诗人。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诗人善于想象,哲学家善于推理。”
狄德罗在文艺领域与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作斗争,特别是在戏剧方面,他试图打破古典主义的教条,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严肃喜剧或市民戏剧。他的“私生子”和“一家之主”就是例子。
在造型艺术上,他试图扭转绘画浮华精致的氛围,反对迎合贵族社会口味的新古典主义绘画,推崇热情描写三流生活题材的新画风。
卢梭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矛盾。他厌恶当时的整个社会制度,幻想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他从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的比较中,证明了科学和艺术越发达,道德风尚越差,从而得出科学和艺术改变不了风俗,只能败坏风俗的结论。卢梭否定艺术的思想是针对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新古典主义。他认为艺术应该描写公民的英雄行为和道德榜样,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利益。卢梭不赞成建立现代剧院。他欣赏古希腊的舞蹈和竞技表演,主张用民间节日和群众娱乐活动代替戏剧。他认为只有这些娱乐活动对人民有益无害。
美与善的问题是卢梭所有作品的焦点。卢梭认为,对奴隶制的憎恨和对自由的献身是真正美德的内容。美丽和美德是不可分的。艺术美必须反映美德的内容。
卢梭的著名小说《新爱洛伊丝》在欧洲现代文学艺术,尤其是浪漫主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的美学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过渡的开端。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把经验事实作为研究审美问题的出发点。除了像A.A.C .沙夫茨伯里(1671 ~ 1713)这样的柏拉图主义者,当时的英国经验主义者大多深受j .洛克哲学的影响,强调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以用感官经验来解释。其主要代表有j . Addison(1672 ~ 1719)、f . Hutchison(1694 ~ 1747)、Ali (1757 ~ 19)。
沙夫茨伯里基本上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与经验主义相对立。他认为只有为善而爱善,善才是真正的善。真正的善行是与利益相对立的“无私”活动。贤惠的人是热爱艺术,只从造型、色彩、动态、比例等方面看事物的人。美德是对秩序和美的热爱。沙夫茨伯里认为审美活动和道德活动一样,不能以“利”为目的,但他认为审美中的非功利态度和艺术作品的某些功利价值并不矛盾。与洛克对“自然概念”的反对相反,沙夫茨伯里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区分善恶美丑的能力的“内在感觉”。这种说法虽然不科学,但直到现在仍然有相当的影响力。
艾迪生认为,美好的事物能唤起想象的乐趣,新奇的事物也能唤起想象的乐趣,但美是最能打动人的。他还认为,美具有直观性,可以不假思索地判断美丑。他认为,在审美中不应掺杂占有的欲望: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人,在看着田野和牧场时,往往能比占有者感到更大的满足。
沙夫茨伯里的学生哈奇森在美和美德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将美分为绝对美和相对美。绝对美是指一个事物只有自身的存在才是美的,主要包括艺术中的自然、人物、科学规律、音乐等作品,相对美是指从物体中认识到的美,主要指模仿艺术中的美,这种美是建立在蓝图与复制品的重合或统一的基础上的。他还继承了沙夫茨伯里的观点,即美感和趣味感不应混为一谈,否则会破坏美感与道德的一致性。审美判断的重要特征是与功利观念无关。
艾莉森认为,美和崇高最终归结为事物在心灵上的表达,心灵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心灵本质的象征。他特别强调了联想的作用。在阿里出生之前,审美冷漠的命题往往是指审美注意的一种组织方式,在他之后,它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心境。他主张把有用性、合意性、适宜性、方便性等所有包含欲望满足的因素都排除在审美之外。但他也认为,仅仅把某样东西做成审美对象是不够的,还要让主体的精神气质适应审美对象。
英国画家荷迦兹曾提出,蜿蜒的线条是最美的线条,因为它能表达运动。他认为,美可以通过恰当地混合六个因素来产生:适当、变化、一致、简单、复杂和数量。
休谟认为,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主体的心灵。美和价值只是相对的,都包含在快乐的情绪中。但他也认为,事物确实有一定的属性,由于大自然的妥善安排,适合产生那些特殊的感情。休谟徘徊在两者之间。他把快感等同于美,把快感和不快感视为美丑的本质。休谟认为,大部分的美源于功利观念。比如一块田,能让人感到快乐,是因为它和高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高产是一种效用。美的价值必然与功利有关。正因为美涉及功利观念,人的功利观念各不相同,才会产生审美的不一致。休谟怀疑美学是真正普遍的,同一事物引起的各种感觉都是正确的,因为感觉并不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而只是标志着心与心的一致状态。另一方面,休谟认为,尽管审美趣味是不可预测的,但仍然有一些赞美和批评的普遍原则可以遵循。味觉的普遍原理是,人性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同的人对同一部作品做出不同的判断,根源总是能在欣赏的缺陷中找到。
伯克认为审美判断的客观基础在于人的生理结构,其中感觉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他看来,美的原因在于使人的身体组织放松舒适。他认为,小而光滑、各部分方向变化、没有棱角、精致细腻、颜色干净明亮、充满变化的事物,是美的赖以存在的特征。博克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崇高与美的界限的划分。在他看来,各种能给头脑留下强烈印象的概念,可以分为“自我保存”和“社会交往”两种。崇高感涉及前一点,美感涉及后一点。崇高感是由痛苦转化而来,美感是由愉悦转化而来。他们有完全不同的心理根源。自然界中崇高的物体引起惊奇和恐怖的感觉,但不是任何能引起惊奇和恐怖的物体都能产生崇高感。如果危险和痛苦靠得太近,就不会产生崇高感。所以欣赏者一定要和这种危险和痛苦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个物体只有在不把人置于危险和痛苦的实际情境中,却能造成危险和痛苦的情况下,才能成为高尚的物体。博克在解释崇高的起源时,强调了客体对主体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他甚至从纯生理学的角度解释了崇高的根源,认为痛苦和恐惧包含在神经的非自然紧张之中。博克对崇高的论述拓宽了人们在美学领域的视野。
18世纪德国以G.W .莱布尼茨、C .沃尔夫、A.G .鲍姆加顿(1714 ~ 1762)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是与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相对立的一种思潮。英国经验主义强调经验,认为美和丑来自于人的主观心理体验。莱布尼茨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不能给人带来永恒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永恒真理应该来自“永恒的理性法则”。“永恒的理性法则”来源于人们心中的“自然观念”。它们起初是“潜在的”,就像大理石的线条一样,以某种方式被赋予了这块石头。经过雕塑家的“加工”和“琢磨”,由“势”变“实”,清晰显现。人的认识,就是让感觉和经验的“偶然性”触发原有的“自然概念”,从一种朦胧的认识达到清晰的认识。“明悟”可分为“混沌”(感性)和“明悟”(理性)。“明悟”要经过逻辑思维,把事物各部分的关系区分清楚;“混沌认识”虽然很形象,但只有大概的形状,不能明确识别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审美属于这种“糊涂认识”人们只知道那个对象里有一点或一点点“我们不能说的东西”。
沃尔夫普及了莱布尼茨的哲学。在美学思想方面,他特别提出了“圆满”的概念,认为美在于一个事物的圆满,能引起人的愉悦。一个事物要完美,必须符合它的概念,它之所以能产生快感,就在于它符合人的主观目的。
鲍姆·童嘉接受了莱布尼茨关于人的认识是从“混乱的认识”到“清晰的认识”的说法,认为这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按照传统的观点,他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意、情三部分。知识是理性的知识,已经被逻辑研究过了;意义是道德活动,伦理学已经研究过了;情感,哪怕是感性认识,也要有专门的学科来研究。他把这门学科称为“知觉”,也就是“美学”,并把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确定为人类的感性认识。他在1735写的博士论文《关于诗歌的哲学思考》中对此进行了阐述。1750出版的《美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强调了建立“美学”学科的必要性,并从10方面反驳了反对意见。虽然他用拉丁文写的美学著作影响不大,但人们称他为美学的创始人。
鲍姆·童嘉将莱布尼茨的感性认识与沃尔夫的“完全性”概念统一起来,认为“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对美的理解是一种感性认识。虽然“乱”,但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谓“完美”,就是和谐有序的整体。感性认识“完美”的时候,体现的是客观事物的和谐有序,让人一目了然,获得快感,所以是美的。他把对艺术的理解看作是一种混乱的理解,是通往逻辑思维清晰理解的阶梯。同时,感性认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但是,具体事物的形象总是个性的,充满情感的。所以他认为“个别事物的概念最能看出诗的本质”。这表明了浪漫主义重视个性特征的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