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性格简介

张博

张博,女,1972出生于山东省定陶县。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夏文化保护中心节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学术顾问。主要从事历史民俗学和北京学,尤其侧重于节日和习俗。

中文名:张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定陶县

出生日期:1972年7月

职业:教师

毕业生:南开大学,山东大学。

主要成就:撰写编辑了多部学术著作和丛书,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

北京的“四大群”人才

代表作:《唐代节日研究》、《明代民间文学研究》、《清明》、《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

个人简介

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分别于2002年、2007年获得1994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工作,2008年7月至2010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民俗学、社会文化学、北京学研究,特别是20岁关注节日和习俗。著有《唐代节日研究》、《明代20岁民间文学研究》、《清明》、《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种风俗》、《中国民俗日记》等多部著作,主编《齐鲁特色文化丛书》、《礼仪》,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明代岁时民间文学研究》一书获得中国文联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两项荣誉。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

个人生活

1990至1994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4 —1999在山东省博物馆工作。

1999至2002年在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2年开始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晋升副教授。2010 11,赴京任职,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任副教授、研究员。

2004-2007年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8-2010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夏文化保护中心节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节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民俗学会学术顾问。

出书

专题论文

总编辑

1.《齐鲁特色文化系列礼仪》(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

2.中国端午节系列史论卷(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

3.《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版。

发表的论文

期刊论文

1.弼马温与避马热,民俗学研究,第1期,2000。

2.介子推的传说及其文化意义,《管子》2002年第3期。

3.祈福丰收——对“拜麦芒奶奶”习俗的认识与思考,《民俗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论儿童游戏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枣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5.《明清文学中的打瓜子》,《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6.《论传统节日对公民社区认同的培养》,《社会工作》2003年第8期。

7.《花祭及其起源的初步研究》(第二作者),《民俗学研究》,2003年第4期。

8.从寒食节的兴衰看官民合力对习俗的影响,《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9.寒食节起源新探,《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10.《红盖头的功能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1.《论为孩子祈福≠为怀孕祈福》,《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12.重建中的生存——对七夕命运的思考,《民俗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13.历史人物的传奇化与传奇人物的历史化,《民间文化论坛》,第1期,2005。

14.一个民俗两种情怀,金桥,2005年第2期。

15.从传统到现在: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民俗学研究》,第1期,2005。

16.唐代改火——一个虚构的传统,2005年补充文史哲。

17.干预:当前官方对传统节日的态度,《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18.《唐代改火》,《文史知识》2006年第8期。

19.白居易的节日生活及民间个体实践与节日传统的关系——变迁,《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20.清明节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民俗学研究》,第1期,2007年。

21.萨曼小姐,我会想你的。《民俗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2.红盖头,《中国文化画报》,2007年第5期。

23.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生日,《民俗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24.《民间文化中的老鼠》,《知识百科》,第1期,2008年。

25.从官方建构到民间传统:中和节的故事,《民俗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6.萨曼先生:《作为民俗学田野工作的有思想的实践者》,鲁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7.留下的艺术_枕头绣,《百科知识》2008年第8期。

28.《论唐代节日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9.民间文化中的牛,知识百科,第1期,2009。

30.《清明不穿柳,美人成头——清明用柳习俗》,《文史知识》2009年第4期。

31.《痕断花冠——清明斗鸡》,《百科知识》2009年第7期。

32.中国民俗学研究应适度向上——从李隆基与节日的关系谈起,《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33.清明节,中国文化画报,第4期,2010。

34.《万系杂记》岁时民间叙事研究,《节日研究》第2期,2010。

35.李一堃和他的《月中奇缘集》,闽南第5期,2010。

36.民俗学视角下历史民俗文献研究的意义,《民俗学研究》第2期,2010。

37.《北京岁时的故事》手稿及其37岁时的民间文学价值,文学2010第3期..

38.明代宫廷假日生活的“慎思志向、吃好饭、尊史”及其启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4期,2010。

39.《帝都风光略》岁时民间叙事研究——关于民间记载的几点思考,《民俗学研究》第4期,2010。

40.南朝梁宗谷《荆楚时代笔记》,《民俗学研究》第4期,2010。

41.传统节日在当下语境中的困境与出路——关于构建新节日的几点思考,《山东社会科学》,第3期,2011。

42.端午节是流动的传统,文化月刊,第5期,2011。

43.“端午”作为节日名称出现于唐代”,《青海社会科学》,第2期,2011。

44.“谁在复兴中国情人节?”,文化月刊,第8期,2011。

45.中国岁时民间文学的写作传统及其原因分析——兼论这一传统对明代岁时民间文学的影响,《民族艺术》第3期,2011。

46.对地方民俗的关怀与书写:杨嗣昌和他的《武陵人种概论》,《文化遗产》第3期,2011。

47.《求同存异:全球化语境下民俗文化的功能与意义》,《绿叶》第7期,2011。

48.《春秋二社:唐代农村人的盛大节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3期,2011。

49.中国传统社会的七夕女儿节文化月刊第8期2011。

50.《驱云使龙来》,百科知识,第1期,2012。

51.郭立成眼中的东岳庙,文史知识,第1期,2012。

52.方志与北京历史民俗学研究,民俗学研究,第4期,2012。

53.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主要从移民角度思考,《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2012。

54.“二月二先来,龙抬头”——二月二的由来、演变及其文化意义,《民俗文化论坛》第5期,2012。

55.城市文化日历建设及相关问题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第5期,2012。

56.蛇年漫谈,知识百科,第1期,2013。

57.从国家祭祀场所到公共空间——关于振兴北京七坛公园的思考与建议,《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期,2013。

58.重月传统与文化选择:唐代中秋节的形成,《民族艺术》,第1期,2013。

59.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定人,文化月刊,第10期,2013。

60.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中国情人节的当代重构与意义,《文化遗产》,第1期,2014。

61.民俗、节日与城市文化设计——关于民俗文化的意义与重构的对话(第二作者),《北京规划建设》第3期,2014。

62.变化中的城市——从《北京风俗问答》看20世纪初北京的现代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2014。

63.中国古代社会中的节假日,文史知识,第3期,2014。

64.龙腾二月,文化月刊,第7期,2014。

65.《建筑时代中国的节日建筑》,《民俗学研究》,第1期,2015。

66.中国民俗学会与国家文化建设——以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为例(第二作者),《民俗文化论坛》,第1期,2015。

67.传统村落与乡愁的缓释——对当前保护传统村落的正当性与方法的思考,《民俗文化论坛》,第2期,2015。

68.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泛泛而谈创新,《中原文化研究》第3期,2015。

69.传统节日的更名与现代转型——重阳节当代变迁的思考,《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2015。

70.风俗与善治:中国古代移风易俗思想,《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2015。

71.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文化遗产,第1期,2016。

72.民俗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民俗文化论坛,第1期,2016。

散文和随笔

1.《醒世姻缘传》中的民间信仰描写,《金瓶梅文化研究》,华谊出版社,2000年。

2.《压力下的视觉》,袁主编《:七夕文化随笔》,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版。

3.《问题与对策——山东省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调查研究》,高建国主编,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

4.《从中国传统社会中官方与节日的关系看当前语境下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出版:《节日文化论稿》,学苑出版社,1,2006年。

5.唐代节日,第二届东岳论坛论文集,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学苑出版社,1,2007年。

6.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生日节,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主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东岳论坛国际研讨会专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8月;本书编委:《安先生历史研究60周年文选》,齐鲁书店,2007年,11版。

7.保存差异: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文化的重要功能——从其本土文化维度思考,《北京研究文集2008》(下),同心出版社,65438+2008年2月。

8.清明节作为独立节日在唐代的兴起,冯骥才主编:文化血脉与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与寒食论坛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版。

9.《北京居民的节日生活与明末城市空间的发展》,《2009北京区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同心出版社,2065438+2000年5月。

10.双赢:当传统节日成为家校合作教育的平台。董绍苏主编:我们的节日--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论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

11.《晚明北京居民的节日生活与城市空间的发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天津出版社,2010年8月。

12.寒食节起源新探,冯继才主编: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性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续集,中华书局,2011 .

13.“端午节”为唐代节日名称考证,中国民俗学会等编著。:寻找端午文化之魂:中国端午习俗国际研讨会论文选(嘉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4.《世界城市建设与北京学的发展》,张妙迪主编:《人文北京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0,同心出版社,2011 .

15.北京文化历建设纲要,北京学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同心出版社,2012,10。

1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质和任务的新思考,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

17.天坛小史与中国大史,北京历史丛书2013,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

18.北京文化论坛论文集编委会:节日与市民生活-北京文化论坛论文集2013,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报纸文章

1.民俗文化中的老鼠,齐鲁晚报,2008年2月14。

2.《千年流传的生命庆典——清明文化扫描》,《中国文化报》,2010年4月6日。

3.传统节日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文化报,5月24日,2011。

4.年的文化内涵,21世纪经济报道,2012,1,17。

5.祈福生命与狂欢: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报》,2012年2月6日。

6.2月2日:春节,中国文化报,2月27日,2012。

7.乡愁与反思——一部民间抒情电影《梦回台儿庄》,中国艺术报,第6版,2012年3月30日。

8.感恩·生命意识·及时精神——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报》,2065年4月2日,438+02。

9.北京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日历,中国文化报,2012 12 2月22日。

10.从乞讨巧姐节到情人节,中国文化报,8月2013,12。

11.人们选择了七夕,光明日报,8月17,2065438。

12.《晚月仪式与晚月坛》,中国文化报,9月16,2065438。

13.元宵:一条多元文化的大河,光明日报,2014年2月,14。

14.《灯月相会》,经济日报2月14版13。

15.《无视新节之火》,中国文化报,第8版,2014年4月7日。

16.《春秋序·情感用文字表达》《中国文化报》第4版2015年2月4日。

17.岁月变迁折射的时代变迁(第二作者),《光明日报》第9版2015。

18.《融古为今用,抒写春节情怀》,《中国文化报》,第8版,2015年2月。

19.“品羊年,享春节”,《经济日报》第8版,3月15。

20.让春节扎根生活,《经济日报》第8版2015年3月,1。

21.中国古代的节假日,天津日报,2010,3月23日。

22.秋千:清明节的半仙戏,齐鲁晚报,4月2日,2015。

23.寻访古人的乡愁北京日报20版2015,15(理论周刊阅读)。

24.恢复与提升:传统村落保护关键词,中国文化报,第8版,2015,7月20日。

25.传统村落保护必须重视村民参与,《光明日报》8月26日2010。

26.传统节日全媒体传播,光明日报,第5版,2065438+19,2006年2月。

27.一轮明月始于一个圆,经济日报2065 438+2月21,2006,周末副刊。

28.《清明节的传说:短篇小说传递真相》,中国文化报,第7版,2016,1。

29.抢救丢失的民间故事:孩子们对孟姜女知之甚少,人民日报,第24版,2016,15。

30.敬仰女娲,凝聚精神力量,人民日报(海外版),2065438+2006年5月24日,10版。

书评和总结

1.一部节日文化的杰作——评陶建的《立春习俗考》,载《民俗研究》第3期,2001。

2.“民间信仰与科学文化在济南举行启动仪式”,《民俗学研究》,2002年第2期。

3.保护的记录——读《中国民间艺术收藏》,《民俗学研究》2004年第4期。

4.《中国民俗与信仰志:民间信仰世界的忠实记录》,发表于2006年6月6日《中华读书报》。

5.村民艺术研究视角转向的一部力作——读张石山《村民艺术的文化阐释——鲁中四村考察》,《齐鲁艺术苑》2006年第4期。

6.历史民俗学的奠基之作——六卷本《中国民俗学史》暨钟敬文历史民俗学思想研讨会综述,《民俗学研究》2009年第1期。

7.探寻传统节日的真善美——评肖方教授《中国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研究》第3期,2012。

8.《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13),北京出版社,2013。

9.《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14),北京出版社,2014。

10.2014北京历史文化研究综述(第一作者),北京学研究报告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

翻译作品

1.《三盘山出土车饰与西汉艺术中的吉祥图像》,吴红:礼仪中的艺术,三联书店,2005年。

2.《汉代艺术中的白猿画像》,吴红:礼仪艺术,三联书店,2005年。

主持这个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传承研究(项目号:2008-2009)。:15BZW186)。

2.国家社科基金委特别委托的中国节日子课题:清明节(项目号:JRZ 2011011)。

3.2004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实施与社会稳定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3BFZ13)。

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代社会与节日变迁研究(项目号。:07CLSZ04)。

5.北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文化日历建设研究。:12ZHB013)。

6.文化部全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与清明节预研。

7.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北京传统礼仪空间的当代应用研究——以骑坛为例。

获奖记录

2004年,《民间信仰与科学文化》一书获18届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4年毕业论文《寒食节起源研究》获2003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2006年《唐代改火》获中国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新秀优秀奖。

2007年,《从演员选择与实践的角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山东省首届民俗与旅游理论研讨会一等奖。

2007年《白居易的假日生活》获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2008年,白居易的《假日生活》获第二十二届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8年,《中国民间志·节日日记》获“2008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3《明代民间文学研究》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山花奖、民间文学艺术学术作品奖。

2013年《北京节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建设》获“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庆与市民生活”一等奖。

2013《从乞讨巧姐节到中国情人节——中国情人节的当代重构与意义》获得201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优秀论文奖。

2014“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培育和传承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获“2014北京文化论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二等奖。

2014《寻找传统节日的真善美——评肖方教授《中国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2015《明代民间文学》获北京联合大学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2015被北京市文联推荐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文艺界)“四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