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事迹材料

郭永怀事迹范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大家都熟悉的事迹材料,有总结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目的。那么,你掌握了房契材料的格式了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郭永怀事迹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郭永怀事迹材料1-十秒内不死

郭永怀(65438+4月4日,0909—1968 65438+2月5日),男,山东荣人,出生于1989年,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代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形变坐标法,承担了国防科研的业务领导,为导弹、核弹、卫星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从65438年到0999年,郭永怀先生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这组科学家中唯一被授予“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人的一生,由太多的10秒组成。有些人可能会懒洋洋地打个哈欠,10秒会突然过去。而有些人,却在10秒内完成一个惊天动地的动作,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姿态,从而成就永生。

他太累了,但是有太多的工作要做。196865438+2月4日,他又有了一个重要发现。时间比什么都重要。他决定立即向领导汇报这个好消息,并于当晚从青海基地飞往北京。一个同事劝他:“晚上不安全,明天去吧。”他笑着说:“晚上好。我睡一觉就去。”虽然很累,但他一分钟也不想耽搁。他想把这次旅行当成一次旅行。

他就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郭永怀。乘车抵达兰州时,他还不忘在兰州转机期间抓紧时间听取调研组的汇报。

下午10,他登上了飞机。“有事叫醒我。”登机后,郭永怀告诉了警卫牟方东,然后就睡着了。他睡得很香,因为在他看来,争取这样一个晚上,得到一个白天,可以做很多事情。

那天晚上,天气晴朗,飞行顺利。晨光从舷窗透进来,飞机快到北京了,警卫轻轻叫醒了他。这么长时间没睡觉,郭永怀感觉神清气爽。

这里切换镜头:196865438+2月5日早上6点左右,首都机场响起了惊天动地的雷声,随后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的黑烟直冲云霄!一架小飞机一头扎进了首都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

飞机残骸散落一地,13人遇难,烧焦的尸体散落一地。救援士兵发现,在烧焦的尸体中,有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他们抱在一起,如亿万年形成的煤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人们仿佛看到了照耀世界的灿烂光芒!它是如此坚硬而富有内涵,以至于它飞过了天空中浩瀚而未燃尽的陨石!没错,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牟方东。

原来,飞机飞过首都机场上空,开始慢慢降落。起落架落下,2000米,1000米,500米...然而,当飞机下降到大约400米的高度时,飞机突然失去平衡,开始垂直下落。飞机从400米高空坠落到地面用了不到10秒。就在这时,郭永怀突然站起来,抱住了站在身边的警卫。

郭永怀为什么要拥抱警卫?当士兵们努力将两具尸体分开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的胸部之间有一个皮革公文包。虽然有点焦,但在两人拥抱的身体保护下,依然完好无损。打开公文包后,一份热核导弹测试数据文件原封不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人们无法理解:10秒能做什么?但郭永怀保留了这份文件。可能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郭永怀一直把公文包像生命一样贴近自己的心,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动它。他的心是一颗忠于人民的心。只有大忠才能出大智,大智才能出大勇!

是的,郭永怀一直忠于人民。研究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候多变,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鸟类就更不用说了,试验场荒凉贫瘠。再加上当时缺氧缺料,很多科研人员在高海拔地区营养不良,浮肿。作为领导,郭永怀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经常废寝忘食。不到50岁的他,瘦瘦的,白发苍苍。他太累了,为了节省时间,他从来没有时间为人民工作。

事故发生时,郭永怀59岁。他不幸去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他亲如兄弟,永远的“大师兄”钱学森得知这个消息不禁失声痛哭,几天来噩梦不断!

因为郭永怀的大义和大智大勇,他把文件保存完好,牺牲22天后,中国第一次热核导弹试验成功;两年后的4月24日,1970,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如果不能安全着陆,将在10秒内获得永生!燃烧的是肉体,燃烧的是精神。郭永怀精神永不倒,成为了世界的中流砥柱,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

郭永怀事迹材料2身边好榜样。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

郭,男,34岁,2003年6月毕业于榆林学院,一直在府谷县麻川学校任教。参加工作以来,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教学。能时刻保持自己的主动,克己奉公,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履行为人师表的职责,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时刻勇于创新,用陶行知先生“捧一颗心不带半根草”的名言鞭策自己。

第一,不断学习,积极向上。

郭先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孜孜不倦。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奋、认真工作,坚持走出满勤,完成工作,绝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要求,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高教学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工作期间,经常给学生做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自强自立、诚实守信、正气凛然;学习上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待人宽厚,做事负责;生活上要勤俭节约,生活要节俭。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认真授课,专心教研。

郭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教材和教法,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工作中注重实效,因材施教。备课时精心设计环节,研究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做到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资源,结合课堂实际使用课件配合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他非常重视培养优秀者和帮助穷人。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特别关心,多问多问,多巡视多指导,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给予大力表扬。课后和他们聊聊天,交交朋友,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做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让他们健康成长。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近年来,郭老师在教学、教研、学科、成绩等方面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

20xx年7月8日

郭永怀事迹材料3 1999,郭永怀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多年来,荣成一直非常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为了更好地让公众了解他的事迹,在xx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起了郭永怀的雕像。

1968 65438+2月5日早上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砰”的一声巨响,随后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的黑烟直冲云霄,将白雾染成红色。后来人们隐约知道,那是一架小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坠毁,一头扎进了机场附近的一片玉米地。

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两具尸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就像半块焦炭,但他们一直相互拥抱着。许多年轻的士兵被这幅景象吓坏了,全都站着不动。后来领导来了,人们才有勇气尝试分开他们。

他们紧紧相拥,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极度僵硬。分开的时候一定很用力,就像折断一大块木炭一样。因为是缠绕在一起的,所以打开的时候一直发出破碎的声音。

当他们终于砰的一声分开的时候,所有人的脑袋立刻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说不出一句话。因为将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有一个皮质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在两人尸体的保护下,还是完好无损。打开后,一份热核导弹测试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迎接的战士们当场跪下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

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当时他们是根据后脑勺上还没烧出来的一点点白发认出郭永怀的。

10 16下午,郭永怀精神研讨会在荣成举行。郭永怀曾经工作过的单位领导,郭永怀的部分学生和亲属,* * *就郭永怀精神的内涵进行了交流探讨,以更好地弘扬郭永怀精神。

郭永怀,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永远被铭记。在列强对新中国露骨的核威胁下,在国家“一穷二白”三年自然灾害的经济困顿下,在新中国决心研制原子弹的自力更生精神鼓舞下,草原上的一草一云蓝天见证了那段让中国人骄傲的绝密历史,见证了郭永怀以生命为代价投身祖国核事业的无悔追求。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从原子弹到氢弹,再到导弹核武器,郭永怀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郭永怀生前谈及此事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作为新中国的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党员,我只希望我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欺负。中国强大了,就会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敢教日月换天,为的是牺牲和野心。“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被郭永怀等人铸成了历史丰碑。

记住是为了更好的激励。斯里兰卡人民走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存在。

“我叔叔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他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精神,报效国家,为人民做贡献。”郭永怀侄女郭淑娥说。

王进是展厅的讲解员。看着装修一新的展厅,她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表示,作为郭永怀先进事迹的讲解员,今后她会挖掘更多的资料,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郭永怀精神,通过动情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郭永怀,全面学习郭永怀。

大无畏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荣成来说,迫切需要学习郭永怀的精神动力。

在战争年代,荣成培养了65,438+000多名将军,为国民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如今,这里已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前三季度,荣成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实现了从“速度经济”到“质量经济”的转变,从“跟跑”到“跟跑”、“领跑”的跨越。

永远有一种精神,永远学习,永远是新的。郭永怀精神激励和鼓舞着67万荣成人在扎实推进创新发展、争当前列的征程中不断超越自我。

1958 65438+10月,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1957,钱伟长被打右。郭永怀了解钱伟长的学术功底,仍然请他当编委。一次,一位著名的教授给一份杂志投稿。钱伟长发现他的论文有51个基本错误,建议不要发表。教授向编委会建议“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要被右派教授审查”,郭永怀不以为然。他说:“我们认为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与左倾右倾无关。"

65438年至0958年,教育部门开展了“教育革命”,把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有人认为库达鲁科夫斯基定理是错误的,因为向空中扔十字很难解释。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以自由运动,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错误的。当时设计部门说飞机阻力不能用边界层理论计算,所以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邀请郭永怀认同这些“新发现”。没想到,郭永怀说:“我经常想,一个新的发现,应该有以下几个推翻某个东西的任务。首先,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你提到的问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只看到表面现象,做出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勇气,敢于做研究。你对荷叶很有勇气,但不科学。第三,要有恒心,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不完的恒心。你不是这样的,你是靠一时的热情。”

郭永怀事迹材料4 1909 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容城县西滩郭家村。1929进入南开大学预科。1931年7月,升上南开大学物理系。1933 ~ 1935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入昆明西南联大勤工俭学。国难当头,坚定了郭永怀科学救国的信念。他认为,要使国家强大,首先要发展军事科技和航空。为此,他放弃了专攻光学的夙愿,改学航空工程。

65438年9月至0940年9月,郭永怀赴多伦多大学,师从J.L.Synge教授,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他的优秀作品受到了导师的赞赏。1941年5月,郭永怀来到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指导下研究跨音速流动的间断解,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工作和学习的中国人包括钱学森、林家翘和钱伟长。

65438到0946,郭永怀受雇于康奈尔大学。之后的10年是他科研的黄金时期,对跨音速理论和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人类突破音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发展了庞加莱和莱特希尔的变形参数和变形坐标法。因此,钱学森在1956中将这种方法命名为PLK法。郭永怀以跨音速和应用数学两大成就闻名于世。1955年7月晋升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郭永怀怀着科学救国的希望漂洋过海。在被康奈尔大学录用时,他对学校说:“我临时来贵校,以后会在适当的时候离开”;在是否申请查阅保密资料的表格中填写“否”;无视所有要求他申请美国国籍的信件。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加入了中国留美科学家协会康奈尔分会,经常和大家热烈讨论祖国的未来。

1956 165438+10月,郭永怀毅然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16后回到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专注于组织和领导国内的机械和国防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班主任、第九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参与制定中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倡导新兴力学学科研究。为我国国防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和项目。他还参与组织和领导了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的设计和地对空导弹的研制。

他对学术一直很认真。65438-0957年,经国务院批准,高教部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清华大学开办了工程力学研究班,共举办了三期,学员300多人。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机械科研和教学骨干。郭永怀、钱伟长组织领导力学研究班。郭永怀也是1958和1959的班主任,亲自讲授流体力学导论。张(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一期学员,中科院院士)回忆说:“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机械工作非常认真。他甚至关注超音速翻译成超音速还是超音速,欧拉的名字为什么要翻译成欧拉。他提倡阅读经典著作,说普朗特的这个时代是流体力学的大丰收时期。普朗特本人就是一位伟大的权威,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文笔全面深刻,应该学习他的《流体力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