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序

佛教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永远无法脱离历史潮流的影响。随着21世纪的到来,佛教如何建立适应社会进步步伐的新的发展模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历史选择。佛教有2500多年的历史,一直在适应中走和平发展的轨道。过去形成的适应社会的模式和方法必然会受到时代的限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被佛教借鉴以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但绝不能认为是一成不变的规则。佛教要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继续存在,就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发挥自己在社会中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适应社会是佛教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过程往往充满艰辛和曲折,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佛教。民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佛教长期适应的原有社会环境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教会中的有识之士竞相探索,为佛教寻找一条适应变化社会的出路。其中太虚大师(1889-1947)提出了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间佛教”思想,太虚大师的学生法尊大师(1902-1980)在1938公开提出了“适应未来”。他的另一个学生印顺法师(1906-2005)也宣扬“人间佛教”的思想。经过近80年的讨论和推广,“人间佛教”思想为今天的佛教和社会适应奠定了直接的思想基础。正果大师(1913-1987,既是法尊大师的弟子,又是太虚大师的学生)在1987年春季第五次全国佛教代表大会上提出:“佛教徒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中国佛教何去何从?佛教协会应该如何运作?”上述观念和思想的实质是针对佛教如何适应新的社会历史环境。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很难真正找到或确立佛教适应新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方法。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30年间,佛教的命运起伏不定,无法解决适应社会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稳定、日益健康发展的时期,为佛教最终解决适应社会的问题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