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报告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与传统的“中职+高职”或“普通高中+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一体化设计,拓宽了技能人才的上升渠道,合理构建了技能人才的终身学习体系。
基于这一原则,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如下:
一,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本方案立足黑龙江省,人才培养目标完全符合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未来五年,黑龙江省将继续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我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本计划立足我省旅游资助人才需求现状,以培养基础扎实、应用广泛、实践创新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
第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化课程体系
中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即中高职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为基础,明确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课程设置按照“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优化,兼顾教育部制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计划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保持了中、高职课程的连续性,而在中职学校,则强调基础教育。根据本专业特点,开设汉语、中国历史知识、音乐等公共课程,以及旅游概论、管理与服务礼仪等专业基础课程。此外,为了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开设专业素养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将来在In从事的行业和岗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和职业定位。
第三,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课程体系和内容
为了培养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将人才培养与旅游企业的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因此,学生只有通过对旅游企业的调查,了解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岗位以及所需要的具体能力,从而形成以知识、技能、应用为课程体系核心,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课程体系;首先,坚持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岗位知识技能需求设置课程,强化课程设置的‘专业功能性’;其次,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中职学生技能的培养,注重高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四、“2+3”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3”培养模式是前两年高职教育,后三年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最后三年实行“重工轻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根据我省旅游市场淡季的特点,安排学生在淡季去旅游企业实习、见习,淡季返校继续学业。第一阶段,第一学期9月至第六学期6月,学生主要完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任务:一是礼仪技能训练(形体训练、服务礼仪训练);二是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三是岗位初体验,即旅行社和学校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参观酒店和各大景点,打破了原有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入学就能直接接触未来职业的环境。第二阶段为第六学期6月至第七学期6月,恰逢我省旅游旺季。通过学院联系、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带着实践课题进入旅游企业实习,帮助他们树立岗位服务意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第三阶段10第七学期至6月第八学期,学生主要完成职业技能证书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参加导游证考试。在此期间,学院将根据职业素质课程安排,联系合作企业,派出我院优秀员工或优秀毕业生进行讲座或研讨,传达企业最新的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质和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让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变化。第四阶段是第八学期的6月到第十学期,是学生的实习阶段。所有学生都参加校外实习。实习结束后,学校和企业都会对学生的表现和书面调查报告进行考核和评估,企业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此思路的基础上,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就业方向和岗位分析,根据岗位能力确定教学任务和开设课程,从而制定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