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个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各国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然而,时至今日,我国许多家庭并没有走出误区,甚至影响了劳动者良好素质的形成。本文拟对中西方家庭教育进行粗浅的比较,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独立生存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很多家庭从小就非常重视孩子的自我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所以从小就要形成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的能力来自于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比如劳动训练,坚强意志训练,耐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训练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通过参加劳动,孩子从小就可以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工作和艰苦的环境中克服困难,锤炼意志,发展才干和特长,增长智力,形成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品质。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念大相径庭。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前景,一份好的事业,一个富足的生活。基于这种预期,大多数父母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孩子过得好。在孩子长大后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快乐。总之,如果能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除了更加关注生活之外,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智力教育。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成功者,除了学习,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公民意识,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可见,中国父母的养育方式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由于育儿观念的根本差异,育儿的方式和手段也完全不同。西方国家的父母,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任的态度。所谓放手,就是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努力给孩子创造锻炼自己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常见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年龄让孩子做自助工作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开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比如一个美国家庭有三个孩子上小学。他们在家里都有自己的角色和技能: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给父亲割草、浇花、打扫庭院;12岁的女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美食食谱,烤出各种美味的零食;一个8岁的小女孩就能织出五颜六色的茶杯垫[1]。这显然是从小锻炼的结果。在中国的家长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但在西方国家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至于西方国家中小学生和报童的例子,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据英国报纸销售站联合会统计,英国约有50万报童[2]。大龄中学生打工也很常见,都是靠父母养活。一个英国人说:“父母不反对孩子打工挣钱,甚至鼓励他们。首先,他们可以节省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一定是用劳动换来的”,这样他们就知道不能乱花钱。以上所有的例子表明,西方国家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完全自由的。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放任不管。所谓放任,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苦不如媚。西方国家的父母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在中日孩子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日本孩子有着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在训练中集体准备野餐。有的孩子带病坚持训练,个个都很努力,意志坚强。这不是一日之功,是平时努力和锻炼的结果,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结果。欧美等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兼职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苦难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同龄的孩子可能还在滚烫的被窝里熟睡时,他们已经起床挨家挨户送报纸了。这对溺爱孩子的中国父母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有些人甚至会认为这是“残忍”的。第二,家境富裕但不奢侈。西方国家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比中国好,但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比如,德国的父母会定期给孩子零花钱,数额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家庭的实际收入。如果孩子需要垫付一些“必需品”的钱,父母会断然拒绝,他们的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而且,零花钱从来不是用来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的材料。美国父母对孩子的零花钱更“苛刻”。调查显示,美国54%的年轻学生没有零花钱,年龄越大,得到零花钱的可能性越小。约68%的受访青年学生通过打零工赚零花钱[3]。更神奇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他是世界首富,财产6543.8+0亿美元,但他的孩子零花钱“少得可怜”。关于孩子零花钱的规定印在他的账本首页:7-8岁每周30分;11-12岁每周1美元;02岁以上的人每周65438+3美元。零花钱每周发一次,要求孩子记住每笔支出的用途,下次收钱时交给父亲检查。如果账目清楚,使用得当,下周会多发5分钱;反之,就会减少。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他的子孙带来灾难”[4]。这句蕴含哲理的话,值得深思。第三,严教不偏心。西方人绝不会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听之任之,更不会保护他们,而是努力教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法国人拉纳的儿子打碎了一个朋友的窗户。拉纳夫妇没有道歉,而是让儿子拿着一块玻璃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并要求这位朋友不要对孩子表现出任何原谅[5]。西方国家父母放任式的育儿方式优势明显。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一些父母在育儿方法上有许多缺点,可以总结如下。第一,社会“过度保护”。很多家长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一旦子女与子女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父母大多采取保护子女、互相指责的态度,往往会发展成父母之间的争执或摩擦,但对子女却有负面作用。第二,生活中的“包办代替”。在中国,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以“包办代替”的方式迅速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怕孩子又脏又累,不让孩子参与家务。简而言之,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延伸到孩子的成人。结果三四岁的孩子不会自己穿衣吃饭,五六岁的孩子不会自己扣鞋带。城市的小学生大多是父母接送,有的甚至是父母背书包;中学生要被父母洗;很多大一新生都是父母陪护,连床都是他们铺的。总之,中国很多父母,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要亲自把孩子从脚跟武装到牙齿。第三,经济自由放任。中国的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财务要求都很顺从,有求必应。别说钱多的家庭,就算是钱少的家庭,父母也要勒紧裤腰带,甚至四处走动,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氛围。一般来说,孩子的零花钱都很“大方”,按需给。孩子们要在街上坐一两站的公交车,甚至有的中小学生还要“打车”上下学,花钱请人值班做作业,更有甚者。
有些学生(富家子弟)考试时花钱雇人答题。这纯粹是父母的溺爱和纵容,尤其是经济上的放任造成的。
第三,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的观点和方法不同,教育结果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就表现出:(1)较强的自立能力。他们从18岁开始就不依赖父母家人。甚至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都是靠自己的工作来补充自己的消费需求。即使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许多孩子都在工作。比如美国教授的女儿,在读大学,每个周末都在餐厅做服务员。(2)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自己理财”,学会了一些销售、与客户沟通等“管理技巧”。实践使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因此他们养成了谨慎节俭的习惯。居住在英国约克郡的两兄弟(12岁和14岁)在父亲职业的影响下,独立成立了一家“洗车公司”。两兄弟工作努力,收费低廉。我宁愿多走路,也不愿去价格较低的商场买工具、车蜡、清洁剂等。,从而降低成本,赢得客户。(3)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西方国家的青少年因为从小的艰苦训练,不怕吃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我从容淡定,能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一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以后在社会上求职和就业打下了基础。
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甚至大学生,虽然在学业上并不逊于西方,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能力,依赖性强,被动、胆怯;缺乏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缺乏适当的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不懂得关心家里的长辈,在外面也缺乏社会责任感。笔者曾经在大学听一位母亲讲过她儿子的伤心事,说:“我儿子学习很好,但是什么都不会,而且很自私。他只关心自己,根本不关心父母。他从来不关心我们的病,但是他自己也有点小病,就催我们带他去大医院看病。因为校医院水平低,他没去。”她接着懊悔地说:“这不是谁的错,都是因为我们从小把他惯坏了。”试想,只关心自己,连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还谈什么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育儿理念,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是非常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