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文学创作的理性思考结束了“文革”,当代中国的历史开始了新的转折。作为当代中国的精神现实,文学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首先,文学的变革表现在对过去“文革”历史的清理和反思,对“文革”时期实行的文艺指导思想、创作原则和表现方式的选择性突破。需要指出和发人深省的是,文学的这种变化是基于一种理性的思考,这既是历史的矛盾,也是历史的必然。“文化大革命”时期实际上是一部疯狂的、非理性的历史。“文革”的戛然而止,在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上造成了暂时的落差。人从梦中醒来后,会情不自禁地冷静回忆和思考噩梦中的经历。1977年,刘发表了长篇小说《班主任》,1978年,发表了长篇小说《伤痕》,这两部作品都揭示了“四人帮”在人们生活中投下的阴影。作品发表后,在文艺界引起各种震动,成为后来伤痕文学的代表。其他有影响力的作家包括茹志鹃、陈国凯、金河、叶、冯骥才、顾华、吕彦周和路遥。创伤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有影响的文学概念。从字面上看,伤痕文学与新中国后的文学标签和命名大相径庭,实质上是对“文革”中以“三突出”为代表的悼文文学的反叛。声势浩大、轰动一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了,扎根于广阔天地的知识青年纷纷回到城市,作家们,尤其是有知青经历的作家们,开始了艰难的反思。梁的《今夜暴雪》、《树轮雪城》、张承志的《金色牧场》、丛的《北国之草》、的《孽债》都深刻地论述了知青运动的巨大影响,生动地记录了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不可复制、不可复制的悲欢离合。知青文学在文学意识上的突破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在隐藏与否定之间作出单方面的选择,而是在回望许多人都经历过的历史时,既表达了历史的浪漫、壮阔和悲壮,又诉说了特殊人生经历的无奈、艰辛和痛苦,反映了人们在历史狂热之后的理性思考。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破。20世纪90年代初,新一代知青小说的影响力减弱,知青文学成为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概念演变的专有名词。

改革文学完全贴近现实的步伐和改革的灵魂。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作家从对历史(知青运动)的关注中恢复过来,开始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和发展。以中国改革为创作主题的文学作品逐渐成型。开山之作应该是的《乔导演上任》。改革文学是新时期文学创作倾向转变后第一种关注和表达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在表达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不回避改革的沉重和矛盾,所以能引起主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 * *声,其轰动效应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边界范围。不可否认,改革文学的轰动与其对社会改革的执着有直接关系。之后,虽然改革文献很少再被提及,但近年来的很多反腐著作都是一脉相承的。改革文学观念的意义是与其所承担的社会改革精神分不开的,它必然成为新时期文学观念演变的一种动力。

寻根文学最能体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理性思考。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社会裂变触及各个领域。面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国文学(文化)走什么路,向哪里发展?引起了一批有忧患意识的作家和人文学者的强烈关注和深刻思考。65438年至0985年,韩少功的论文《文学的根》发表,可视为寻根文学存在的著名宣言。作家们开始孜孜不倦地探索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他们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寻根是他们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这个阶段好的作品层出不穷。刘的钟鼓楼,冯骥才的三寸金莲,的那吾,韩少功的爹地爹地,阿城的棋王和孩子王,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这与作家、作品所表达的传统、民族、地域特色文化有直接关系。如果从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个进程和未来发展来看,寻根文学可能具有真正的独特价值。因为无论如何,它都是在寻找文学(包括文化),是在中国和世界的大背景下冷静地思考和审视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形象的放大和文学本质的回归是可以期待的。

二,先锋探索:非理性的文学触角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可能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需要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现实是,改革的深化使社会结构逐渐松动,社会价值体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市场的作用和价值取向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市场作为构建开放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机制还没有得到正式的确认和命名。但是,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利益关系被重新调整,新的秩序还在酝酿之中。就像价格双轨制一样,社会处于一种不完全有序的状态。主流社会判断,改革处于关键时期,社会面临艰难抉择。“在这种形势下,文学观念的自省和调整步伐加快,作家可能向‘通俗小说’等通俗文学倾斜,但也可能转向‘文学本身’,探索的势头加强了。”文学变革的主导语境是文学观念和文学表达的非理性化。文学的这一明显特征,应该说是完全符合此时的社会现实的。社会的不完整的秩序让生活变得非常复杂,改革的痛苦让人感到惊恐和无助,生活的喧嚣和社会心理的紊乱似乎让人无法进入理性的状态。主要由政治家掌握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新前景,只能看。文学作为图像表达的主要手段,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解释者和示范者,只能是社会现实的感知者。一系列文学观念呈现出文学的非理性呈现是必然的。

第一,新现实主义。在此之前,作家们一直在关注大气候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从池莉等人开始,琐碎的市井生活成为他们作品的主题。“新现实主义”使文学从宏观走向微观,这对于大多数敏感、细腻、具象思维的女作家来说,是对抽象思维的突破。池莉的乱世人生,来来往往,方方的风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平凡琐碎的生活都被作家以无处不在的自由人的视角来描写,让读者找到了更多的* * *声音。新现实主义实际上是文学观念转变和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迂回策略。主要是使文学避免在重要的社会演变时期对社会本质的不可言说的表达,以免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使文学失语。对平凡琐碎的现实生活的描写,让文学体面。

第二,前卫。与那些紧跟社会政治发展的文学观念明显不同。文坛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纯审美目标的文学概念——“先锋”。先锋作家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注重“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等形式。陈蓉的《中年》、徐行的《无主题变奏曲》、马援的《冈底斯的诱惑》、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莫言、格非、余华、苏童、叶都是从这个时候进入读者视野的。先锋派作家的童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所以没有很深的伤痕,这使得他们转向寻求形式上的突破,最终从“先锋派”转型走上了自己的创作之旅。“先锋派”虽然追求审美,但这种追求是建立在作家的主观感知上的。光是这些作品表现形式的选择就能说明问题。因此,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真正的理性追求。

第三,新历史小说。历史之前通常只有一个说法。在经历了先锋派的小说经验之后,作家们除了“以文论道”之外,又回到了古代文人一贯的追问与批判精神,他们试图重新认识历史,于是出现了“新历史小说”。在苏童的《妻妾成群》、陈的《白鹿原》、莫言的《红高粱》和《丰乳肥臀》中,作家们已经有了自己认识和书写历史的勇气,取代了传统的历史小说,逐渐成为历史小说创作的规范。新历史小说与其说是对历史的表达,不如说是对历史的解构。它完全放弃了对历史的理性思考,轰轰烈烈地将历史撕成碎片,只有几个放大的人物组成了几个故事。

第四,调侃文学(京派文学)。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在10中被颠覆和重构,在中国社会结构的碰撞中似乎不再严肃和理性,人们似乎对文学的面貌和表现有了新的期待,这不得不让文学苦苦思考如何做一个“人”才能让人喜欢。于是,文坛上出现了以王朔及其作品为代表的调侃文学或京味文学。不可复制的语言,直白流畅的文笔,嬉笑怒骂的冷幽默,此时的文学不再站在庙堂之巅,被彻底推倒,“调侃文学”深入人心。取笑文学使文学的非理性倾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身体意识:文学感觉主义时代

1990年代期间,中国社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市场机制开始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发挥作用。同时,中国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入世界,使中国社会日益繁荣,物质日益丰富。消费和满足消费成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特征,物欲扩张了世界。在生活是一种感觉,快乐是一种感觉,甚至健康也是一种感觉的口号下,我们全面进入了感官主义时代。似乎就是在这种感觉主义的理念下,我们在全面构建一个感性的世界。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世界推向了读图时代,视听结构成为现代社会最突出的文化景观。现代化似乎是各种形象的排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视听建构成为现代社会的理性需求。市场化让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被纳入市场的规则中,有升值的机会。毋庸置疑,文学没有理性,也逃不过市场的规则。更重要的是,文学的视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的作用不仅让文学考虑怎么写,还要考虑写什么。一切有市场有需求的东西都成了文学表达的内容。文学不再仅仅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精神产品,更是一种可以感受的商品。文学也进入了感觉主义时代。

第一,身体写作。如果说以前的所有概念都是形而上的精神层面,那么“身体写作”则完全变成了形而下的物质层面,崇尚人体感官,追逐虚荣,传播身体的美和性感,以情感游戏和性感受作为文学敏锐表达的内容,力求以身体突破实现精神突破,从而突破文学作品的固有程序,如棉棉的糖,棉棉的糖等。一些作品在身体写作上的出格描写一直饱受诟病和争议。身体写作的诞生和轰动,体现了文学本身的自由自在和文学市场的开放。

二、美女作家(男作家)。美女作家的概念与身体写作有些重合,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身体写作”仍然注重写作本身,而“美女作家”以及后来的“美女作家”则完全摒弃了用作品说话的规则,充分注重作家的外貌。套用钱钟书先生的话,可以理解为:不管鸡蛋有没有营养,下蛋的鸡都是美的。

第三,80后。2003年,80后概念风生水起,其作者都是80后,大部分来自网络或新概念文学大赛。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他们的作品更关注他们敏锐的内心感受。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虽然不是因为这个概念而出名,但却是80后公认的三驾马车。2004年深秋,他们当中越来越多的作家宣称自己不属于80后。在引进了李莎莎、孙睿、春树等人之后,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果要总结80后的风格和影响力,可能只是泡沫后的虚无。

第四,痛苦的文学。继毕淑敏备受争议的《拯救乳房》(关于乳腺癌),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赵玉红的《中国第一病》(关于乙肝),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台湾省作家许又声的《晚安,忧郁》(关于抑郁症)。更多的以疾病为题材的小说和纪录片作品出现,以疾病为背景,以病人为主角,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病文学将是一个长期的概念,文学作品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更渴望实现的是全社会对患者的关怀,创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生活环境。

新时期,文学在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快车上不断发生裂变。如今,中国的文学概念比当代文学前30年,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要丰富得多。文学的精神追求和形成的品格,逐渐呈现出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和非自律性,这里不贸然评价。但我们期待的是在文学观念的转变和文学观念的演变中重建中国文学的精神价值,从而为中国文学的辉煌和走向世界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