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要保险单据
作为一种学术定义,“保险是一种科学的制度安排”不是一句空话。这里不谈学术问题,但我觉得有必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
保险制度是以大数定律为基础,应对人类面临的生命风险的制度安排。这个系统可以解决人们内心对生老病死的焦虑,给人们带来安宁与祥和。那么,如何理解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的区别呢?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出生、衰老、疾病、残疾等各种风险。我经常问我那些三四十岁或更老的朋友,让他们回忆他们的同事、朋友和亲戚中是否有人患过严重的疾病(癌症)或受过严重的伤害(车祸)。
可以说90%以上甚至100%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可见人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用最科学的制度解决不可避免的生命风险。这是一个命题。答案是:保险制度是“唯一”的“科学”解决方案——除了保险制度,我们找不到第二种更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试想一下,我们身边是不是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得了一场大病,医药费要花50万,所以单位要组织大家募捐。捐款不是制度,也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如果用一个制度来提前安排这个风险,那么这些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情况也就大不一样了。
十几年来,我一直持有“如果没有保险制度,没有暴露在生命风险下的人也会面临财产损失”的观点。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假设你有654.38+0万元现金,此时你是安全的,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但你也可能有财产损失!为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一个亲戚朋友得了重病或者出了意外,需要654.38+0万元现金,而你身边的人知道你手头有钱,只要你把钱拿出来,就能解决问题。那么,虽然这654.38+0万元是你多年的积蓄,但我相信很多人出于善良和道义,最终还是会选择取出这笔钱,至少是一部分。
现在同样的情况,假设你的亲戚或者朋友给自己买了足够的保险,那么他就可以用保险赔偿来解决问题,你的财产就不会面临损失。此外,对于身患重病或发生意外的人来说,他们的心理感受与接受保险公司的赔偿和亲友的馈赠是不同的。前者是制度决定的,是必然的;后者可能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负罪感,面临难以偿还的人情债。
所以“如果没有保险制度,没有暴露生命风险的人也会面临财产损失”,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我看来,除了买保险,身边的人也应该买保险。
要真正全面地理解保险的制度安排,需要我们每个人仔细思考,这里就不说了。请相信,保险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已经存在了上百年,而且还在蓬勃发展。它必须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