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姓,豹的家谱,豹姓的由来,豹名的由来,豹姓的介绍。

豹[豹,读作bào(ㄅㄠˋ]

一.姓氏的来源:

第一个起源:起源于高辛家族,是古代黄帝的第二个孙子帝喾的第三个儿子的后代,属于氏族名称。

据史书《左传》记载,古代黄帝的第二个孙子帝喾名叫纪勋。帝喾生来就有吉祥的精神。15岁,助帝颛顼被封于辛。130岁时,他以水德取代列文为天子,因此被封为氏,并拥有部落,定都于博。

有四嫔妃:元嫔妃有邵之女,名姜媛,生后稷随皇帝祭祀神;二公主是陈枫的女儿,名叫杜青,她有一条吉祥的红龙。她于四月出生在单玲。三公主为女,名朱蒂,为高领祈福,生有吉祥飞燕;四公主为女,名常怡,有子女。帝喾在位70年去世,享年105岁,葬于敦丘。子知李思。

高辛部落由两个胞族和八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是以后稷为主的直系支族,包括伯汾、仲堪、、冀中四个氏族集团;另一个胞族是尧、齐、直的普通支族,包括伯胡、仲雄、四个氏族集团。其实这八大宗亲的代表,史书上称为“八才八德”,世间称为“八元”。

在时代,当时身为朝臣的姚选了八贤,史称“八凯”。史书《左公十八年》中记载:“尧,赐八开,使主地,掴百事,地平自然。”孔《英达疏》:“启,和也,其和也在物”。史书《旧唐魏爨传》中记载:“八启,五臣,顺之良将”。舜帝的八凯是:苍树、朱毅、易云、大林、姜健、丁健、钟嵘和舒达。“五臣”是指姚、朱、义、和。

《八元》中的豹子叔叔其实是高辛家的儿子和侄子。他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以豹子为图腾。他的孙子以族名为姓,简化为单姓。这个豹科主要分布在古琼州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成为黎族的祖先,是最早的姓氏之一,代代相传。

第二种起源:三苗人,起源于上古蚩尤部落,以部落命名。

蚩尤是苗族的伟大祖先,在苗族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至今,苗族民俗中仍有许多祭祀蚩尤的重要活动。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顽强保存下来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中国各民族特别是苗族历史发展的结果。

蚩尤,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九黎部落联盟的重要首领。他所代表的九黎部落较早活跃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中原地区。他们最早发明和使用金属工具和武器,文化高,军事实力强,与轩辕部落联盟的黄帝势均力敌,关系密切。

蚩尤可能是炎帝的后代,炎帝和黄帝是兄弟。炎帝和蚩尤在河北涿鹿汉泉与黄帝作战。战争结束后,一部分蚩尤南迁,而很多人留在北方,逐渐与黄帝融合,所以对他们的英雄祖先蚩尤保持着无比的崇拜。

如今苗族仍有“枫树崇拜”的民俗,甚至以枫树为图腾。据史书《山海经》记载:“有宋山人,有赤蛇,谓之种蛇。山上有一片树林叫枫树。枫,被蚩尤抛弃,为枫。”后来郭璞评论说:“蚩尤被黄帝获得,用兵器杀死。他已经放弃了他的武器,把它变成了一棵树。”这也说明枫树现在是香树。

这个传说类似于蚩尤血的传说,是因为蚩尤人对蚩尤被害的怀念而产生的艺术想象。深秋枫叶红,映蚩尤血。这样的记录很多。如史书《轩辕本纪》中记载:“杀蚩尤于骊山,投械于野嵩山,其械在华威枫林后。”史书《亦舒纪》中记载了将枫树化成人形的鬼的传说:“南方有枫树之鬼,枫树老人为人,又叫冯岩。”甚至在古书《南算术》中记载:“枫人,五岳之间多枫树,老了便得瘿,一夜遇风雨,其树长三五尺,谓之枫人。术士所取之术,有通神之考。”

因为枫树是一种灵木,苗族自古就崇拜枫树,枫树在苗族生活中更是被神化。在著名的苗族史诗中,《枫树之歌》是史诗的核心部分之一,它说苗族的起源和人类的祖先都是从枫树中产生的。主要情节如下:古枫树生了原女神榜,姐妹榜生了十二个蛋。在这十二个蛋中,诞生了人类祖先江洋、龙、虎、豹、雷公等。在苗族史诗中,不仅有枫树图腾崇拜的观念,还有卵生神话的观念。而下蛋神话则与民间的鸟图腾文化有关。比如殷商崇拜玄鸟图腾,其祖先是其母巨蝶吞食玄鸟卵后诞生的。

颜地和江洋同姓。九里部落蚩尤曾经生活在山东、河南、河北。他们有许多部落和图腾。“七十二兄弟”或者“八十一”,恰恰说明它的联盟里有很多部落氏族。

史书《竹书志》记载:“蚩尤各族兄弟七十二人,有熊氏、夷氏、胡氏、鲍氏。”涿鹿之战战败后,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屡遭黄帝联盟的征服,于是不断迁徙,从西边到狗戎、西羌,从南边到三苗。他们的历史记录悠久而深刻。

九黎部落向西的一个分支,据史书《拾遗笔记》记载:“轩辕去蚩尤杀人,其民善民迁邹土之地,恶民迁北方故里。”史书《敦甲山图》中曾记载“蚩尤,继炎帝,与少昊治西为金”。史书《商·舒窈典》中说,舜“三危中跑三苗”。经典《孟子·万章》中记载“三苗杀于三险”。史书《隧道的故事》中记载:“三庙所在陇西县寿阳,有三危...同洞西有三危山,三庙所在。”三维山,也就是今天甘肃省敦煌市东部的三维山,离千佛洞不远。

西羌、西戎都和苗族有关系。狗戎以狗为图腾,盘瓠狗也是苗族中重要的图腾。史书《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西羌起源于三苗。”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青铜器出土于甘肃东乡县。早在5000年前,在古代西域的中亚就发现了青铜器。这可能与苗族祖先有关。

此外,史书《山海经·黄达北经》中记载:“西北海外,黑水以北,有人有翼,名曰苗。”史书《西大荒奇经》中也有记载:“西北旷野有人,脸、手、脚皆是人,但腋下有翼,不能飞。他们贪吃,不讲理,叫苗。”这些记载虽然短小荒诞,明显带有正统思想的偏颇,不准确不完整,但却反映了九黎部落向西北流动的历史事实,不可能凭空捏造。

三苗大部分迁往西南,其间经历了多次战役和转移。汉代学者郑玄在史书《五帝年谱》中评论说:“后有苗、九黎,颛顼代诛九黎,将后代分流到三苗国。衰落的恢复了九黎之德,姚兴谴责,姚不上朝,逃之夭夭。虞继位后,在洞庭造反,虞谴责之。”

三苗经过颛顼、尧、舜、禹的多次征讨,逐渐被驱赶到蛮荒的西南。根据近年来苗族学者唐春芳在其论文《苗族原居地论》中的研究,迁徙路线与苗族口头传统习俗与古文献的比较研究颇为吻合。

蚩尤作为苗族的“始祖”,一直受到各地苗族人民的崇敬和纪念,并在他们的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学艺术中有许多表现,许多古老的传说,尽管有神话思维的奇幻成分。但往往与古代文献不谋而合,充分说明民俗和民间文艺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可以确认和补充书面文件,是更生动的历史资料,所以人们应该善于使用它们。

苗族鲍氏是起源于蚩尤的九黎部落联盟中的“七十二兄弟”或“八十一人”之一。实际上是以豹为图腾的部落之一,世代称为包氏,是中华民族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渊源: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初年的保侯官职,属于官衔。

西周时期,周朝有四侯,即佘侯(成侯)、虎侯、熊侯、豹侯,为西周统领四军的最高统帅,排名在卿大夫之下。他们的职责分别是:射侯(成侯)管东,虎侯管南,熊侯管西,豹侯管北。这在经典《李周·天官秋思》中有记载:“王大蛇,遂* * *虎侯、熊侯、豹侯,立其鸳鸯。注:宝厚,青博士以下拍。”

继承了轩辕氏部落联盟图腾标志的西周,一般是由西向东向南发展,向北相对弱视,所以豹子是最后一个。

包侯的后代中,有以祖上官衔为姓氏的,称为包氏,多为君简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四起源:出自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官职的豹尾,属于官衔。

豹尾,东周的军制,也叫骑尾。出自周豹尾车,是国王出行时的护卫车辆。负责人叫豹尾。后来各诸侯国也设立了类似的建制,称为“殿后令”,官阶一千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官职,也就是俗称的禁卫将军。

史书《后汉书注》中记载:“豹尾车有周制。古军在建之,今只为笨拙。”

在汉代,战车车队、军队战车和辎重车队的最后一辆车、商业货运车队的最后一辆车,都挂着豹子的尾巴,所以又叫“豹子尾”。“豹尾”通过后,皇宫、城门、关隘、李门的所有大门都要关闭,只留小门供人通行。

掌管禁卫的将军的后代,有的以祖上官衔为姓,称为鲍氏,也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五种起源:来自傣族,来自西双版纳古柯木族,属于图腾信仰。

在古代,原始人对很多自然因素或现象并不了解,他们感到恐惧和敬畏,或者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认定与他们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可能会成为民族的图腾,崇拜它。西双版纳各民族都生活在热带原始森林中,他们的图腾崇拜大多与热带雨林中的一些动植物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民族或部落曾经的图腾崇拜逐渐淡化,而另一些则一直保留到近代。

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没有全民族的图腾崇拜。历史上,龙被认为是傣族的图腾,但据考证,历史上著名的“九龙神话”中的龙图腾崇拜者是哀牢彝族。虽然神话中也有阿呆首领,就是带领他们来到西双版纳的首领巴阿拉乌,当他的母亲和祖母一起看守菜园的时候,一群野牛闯进了园子,吃掉了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她抱起牛王,吃掉剩下的椰子,生下了他。他也认牛为父,但牛并没有成为傣族人的图腾崇拜。对于白象,每个孟中都有一些神话,也有“白象神”。大象可能是他们的图腾崇拜。但在勐腊、景洪一些地方,历史上有用白象祭祀孟神的规定。难道不是对自己祖先的不尊重和莫名其妙吗?后来,当白象消失后,他们“用(白)猪当大象”。

在热带雨林中,有克木人至今仍保持着对动物和植物的图腾崇拜。这个民族约有40万人,主要生活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西双版纳只有2000人,居住在勐腊县南腊河两岸。在这个民族中,根据其图腾崇拜的不同,有白头翁、水鸟、虎豹、粟雀、八哥、椤、野猫、秧鸡、犀鸟、松鼠、猴子等十八种。

克木人可以族内通婚,但不能族内通婚,男随父姓,女随母姓。例如,一个树蕨男娶了一个水鸟女,他们生了一个树蕨男和一个水鸟女。虎、豹、白头翁、树蕨、八哥一般为男性姓氏,水禽、粟雀、秧鸡、松鼠为女性姓氏。由于图腾崇拜,克木人绝不会捕杀或砍伐象征其氏族的动植物。比如虎族永远不杀老虎,豹族永远不杀豹子,树蕨族永远不砍树蕨。

传说克木人各个氏族的动植物图腾都与祖先有直接关系。例如,“虎族”的起源是,曾经有一个人非常害怕老虎,他甚至不敢在田里工作。一天,村民们打了一只老虎,把它带回了村子。在大家的鼓励下,他大胆地摸起了虎皮虎牙。不料手指被锋利的虎牙割破,不久便死去。此后,他的后代被命名为老虎。按照他们的传统,他们认为打(挑)或者吃了氏族的图腾就相当于吃了祖先,会遭受灾难。

克木人对一些代表自己姓氏的动植物非常尊重,实际上是对祖先的尊重。

在汉唐以来的很多古籍中,经常有描写“白彝”的文身,包括西双版纳的各个民族,历史非常悠久。在西双版纳的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和布朗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他们在腿部、胸部、背部和手臂上针刺各种装饰图案,并涂上靛蓝植物液或动物胆汁,终生变成蓝色。根据现代文献《在车上》记载,各氏族的文身图案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如象、虎、豹、龙马、鹿、猴等;第二类图案有云纹、方形、圆形、花卉等。三是有文字,包括傣族佛教咒文和佛经;第四,其他类,主要是几何图形。

不仅现代学者对为什么纹身有不同的看法,纹身师也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纹身作为一种习俗,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唐朝以前,中国古籍说,越人“尊巫鬼”、“畏鬼神”。包括傣族在内的各族文身,都起源于古越人的“破文身”。正如宋代史书《淮南子》所记载的“陆事少而水多,故人文身如鳞虫”,即“是单纯的仿生现象,核心是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心态。

在一个古老的傣族传说中,一个年轻人得到了龙女的帮助,并在身上纹了许多鱼鳞纹。当他入水时,水向两边分开,怪物没有伤害他。傣族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年轻人被纹身吓到了,就趁机杀了恶魔。这就把纹身当成了一种避邪防害的巫术。

唐宋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把有纹身的蛮族分为“绣脚”、“绣面”、“刻爵位”。明代《百越洋人传》中记载:“不媚足者,必遭众人耻笑,女子非同类洋人。”说明当时已经进入男权社会,文身不仅体现了男女的区别,也体现了其他民族的区别。随着佛教和文字的传入,傣语和佛教在纹身图案中得到了发展。戴传说是佛祖为了让小和尚专心听经正果而画的图案。这可能是说明男人在佛寺接受过教育,从“陌生人”变成了有见识的“熟人”!

很多年轻的纹身者说纹身是为了赢得异性的爱,这也很有道理。

文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追溯到他们信奉鬼神的祖先对某些活动的恐惧,比如山中狩猎、河中垂钓、有害动物或想象中的“妖怪”。后来,崇拜巫术的祖先认为,虽然龙是邪恶的,虎是有毒的,豹是凶猛的,但他们不会伤害自己年幼的孩子。有了鱼鳞、动物图案以及后来的佛钹,他们不仅可以视自己为“龙”、“虎”、“豹”,还可以寻求神佛的庇护。纹身是古代人为了适应特殊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采取的朴素心态和策略。

傣族是一个爱水的普通民族,村落和寨子一般都依水而建。村子旁边有水井,不仅用来喝水、洗漱,过年还用来泼水。水井旁边有一个宽敞的场地,水井的位置多在村头、村旁,与村庄保持一定距离,并修建排水沟,保持井水干净。傣族人十分注重井台、井场、井盖的设计和建筑装饰,形成了具有突出民族特色的井塔。在井门旁边或用泥龙装饰以显示高贵;或者用大象和孔雀的雕像来装饰,以示幸福和吉祥。傣族人相信圣水是土地神南托纳尼赐予的。为了使生命之水永不枯竭,他们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建造了不同类型的井塔,以表达他们的美好愿望。

傣族属于克木人中的“豹族”,以豹为姓,称为豹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区和国家。

2.县展望:

芷莱县:又名彰化,即现在海南省儋州市昌江黎族自治县,是汉武帝开发的领地。西汉元丰元年(公元前110),位于涞县,属汉昭帝时期的博尔县、朱雅县,东汉建武时期的崖州县。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彰化县(依莱县分依伦县、彰化县、吉安县,彰化县、吉安县在今昌江县)。唐朝时贞观撤彰化,设吉安县,属岭南道管辖。五代时属儋州,归南汉。宋西宁六年(公元1073年),儋州改彰化军,废彰化并入藤桥镇,宋元恢复彰化县。元明清是原因。民国三年(公元1914),彰化县改名昌江县,隶属广东省。1949 65438+10月,昌江县、感恩县合并为昌赣县。1958 65438+2月,昌赣、白沙、东方三县合并为东方县(称东方县)。1961六月,三县分设,昌江县新设。1987 12.30,更名昌江黎族自治县。1988年4月海南成立后,直属于海南省管辖。在长江流域,居住着汉族、黎族、苗族和其他民族。自古以来,昌江县历经多次变迁。西汉置涞县,县址在昌化镇旧县村。宋代,彰化县迁至长江二水州中部(今东方市四更镇丹场村以东),明郑桐八年(公元1443年)迁至前湖驻地,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84年)迁回彰化市。6月1961后,昌江县人民一直位于石碌镇。石路镇因石路岭而得名。1964年7月,广东省人民批准为昌江县县城。石碌镇位于海南岛西部,距海口市190公里,石碌河中游。原来是黎族人居住的山区。300多年前,由于这里铜矿的发现和私人开采,儋州人搬迁,后来又有很多人搬迁,开店创业,逐渐成为集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海南铁矿的恢复建设,集镇不断扩大,经济日益繁荣。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石碌镇现已成为长江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从此,昌江成为海南西部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窗口,海南西部开放区逐渐形成。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成为海南省重工业区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为琼台经济合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历史名人:

鲍爱芳:(公元1969 ~至今),黎族,女;海南昌江人。2002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海南省昌江县十月田镇敬老院管理员。* * *十六大代表,海南省第二、三届人大代表。

1987年,昌江黎族自治县新成立的十月田镇敬老院陷入困境:敬老院唯一的管理员被调走,十一位老人无人照看。由于镇上经济困难,付给管理员的工资每月只有80元。这份工作又脏又苦又临时,有几个人不愿意干。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镇领导找镇幼儿园老师鲍爱芳咨询。看到十几个老人无人照看,包爱芳放弃了轻松的工作,毅然接受了任务。

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十六岁到三十一岁是最宝贵的青春。鲍爱芳的十六年是默默度过的:每天早上起床,打扫庭院,给老人做早餐,给老人的碗里送早餐,洗衣服;然后去镇上买柴米油盐蔬菜给老人们做一日三餐;晚上给生病的老人煎药吃药,伺候睡觉。一年365天,每天都是工作日。为了方便照顾老人,鲍爱芳搬到了敬老院,与老人们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每年春节,每个家庭都会团聚。豹爱芳理应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她认为这些老人没有孩子,没有人陪伴,会感到孤独。所以她每年都和老人们一起过年,不回家。老人的世界是孤独的,需要生活上的细心呵护,更需要精神上的关心和呵护。

养老院的十一位老人中,有两位是盲人,还有两位瘫痪多年,卧床不起。因为这些老人体弱多病,生活很难自理。豹爱芳总是用自己女儿的心照顾好这些病人,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卢亚义老人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裤子、席子、裤子经常又湿又臭。豹子爱芳不厌其烦地给老人换衣服换裤子,一天给老人洗好几次席子和被褥,让老人躺在干净舒适的床上。86岁的何亚庄卧床不起,因此豹爱芳经常为他擦洗身体,保持床铺干燥干净。平时,豹爱坊除了照顾打针吃药的病人,还要给生活不能自理或病重的老人喂饭煎药。

十月田镇是一个贫困的少数民族乡镇。镇上给敬老院提供的生活费每人每月只有30元。老年人的寿命经常被延长。有时候生病了还要送到镇医院,所以要提前一些,生活更加紧张。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鲍爱芳总是悄悄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二五十元,补贴老人们日常开销。1996年9月,连续暴雨导致粮油蔬菜价格暴涨,老人们的生活费很快就花光了。补贴后,鲍爱芳身无分文,她即将断绝做饭。她实在没办法,只好回家找妈妈帮忙。她好心的母亲从一个贫困家庭翻出一袋大米捐给了敬老院,使老人们免于饥饿。

从进入养老院开始,鲍爱芳已经照顾老人16年了,把养老院变成了“老人的天堂”和“幸福的家”。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们幸福安宁地度过了晚年。老人们唯一能报答的,就是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不是亲戚,比亲戚强。豹爱芳现在已经如她所愿,把自己的生命和孝心都给了三位老人。临死前最想见、最在乎的三个人是鲍爱芳,握着她的手,叫着她的名字,直到她死去。

1996,鲍爱芳因过度劳累不幸患病,需要在省城医院住院治疗。但因为担心老人,她几次推迟行程,加重了病情。最后领导干预了,她打电话给在外打工的姐姐顶替了她。把医院的事情安排好后,她放心的去了医院。住院期间,她一直牵挂着老人,三天两头打电话询问情况,一直住到第一天。

为了给老人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生活空间,包爱芳16年来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房前屋后种上花草,开垦绿地,开垦荒地,种植蔬菜,既美化了养老院的环境,又改善了老人的生活。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养老院。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问她:“养老院不是你家。那些老人和你没血缘关系,工作还过得去。何必呢?”几个和她很亲近的姐妹经常劝她:“你常年为养老院忙。你想要什么?凭你的精神,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在深圳和珠海赚大钱。”面对这些“善意”和“开导”,鲍爱芳有些犹豫,但一想到无助的老人,她就心软了。每当有人再次“关心”她、“开导”她时,她都坚决地回答:“养老院就是我的家,老人就是我的家人。我不照顾任何人。”

孤寡老人世界里的年轻人鲍爱芳,因为无暇顾及他人,至今单身。2001,她的事迹在央视播出后,全国各地的求爱信如雨点般涌来。她还是那句老话,“想嫁给我,就搬去养老院。”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平凡的敬老事业,在工作中体会到了青春的可贵。

金钱豹爱芳曾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和劳动模范。

注意:

1996年9月至16年10月,笔者还到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出差,亲眼目睹县、乡、镇领导在“穷昌江县”海南铁矿食堂大摆宴席,连吃带打,一天财务消费达几十八万元!所以,像包爱芳这样一个爱岗敬业的年轻人形象,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善良和努力,她胸前那枚沉甸甸的五四奖章背后似乎也掩盖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