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强调功利价值取向的教育源流探析

文化视角下强调功利价值取向的教育源流探析

论文关键词:教育功利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儿童观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着强调功利价值的倾向,这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应试教育体制中寻求答案的,也有忽视文化传统影响的。文化传统中的官本位思想、功利主义儿童观和整体性思维方式也是导致教育功利化价值取向的重要根源。

首先,提出问题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每个个体到了一定年龄后,都会进入正规的教育场所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家庭和国家会为此付出大量的金钱和精力。背后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价值,从态度和倾向上反映人们对教育价值的取向。一般来说,教育可以分为功利价值取向和非功利价值取向。教育的功利性价值取向是指片面追求教育的外在目标,只注重教育的物质利益和工具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过分要求教育的即时性和显性效果而忽视或轻视教育的长远效益。它以工具性、实用性为主要特征,以追求眼前利益为“乐”的准则。相反,教育的非功利性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内在诉求,以人文性和陶冶性为主要特征,以教育本身的内在价值为导向,追求人格的真实和完善。

目前,我国教育强调功利价值取向的情况相当突出。家庭和学校都对教育以外的东西表现出特殊的偏好,比如“名”和“利”。家庭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丰厚的回报,学校希望通过教育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功利的价值取向表现在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和评价上。

是什么导致了今天教育如此令人沮丧的局面?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者要么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社会竞争,要么直接把责任推给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今天教育的价值取向严重功利化并非偶然。除了以上原因,还与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强调功利价值取向的教育的文化视角分析

文化和教育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这个词,一直有“教育”和“修养”的意思。在现代社会,“文化”甚至被视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代名词。文化的词源分析清楚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文化的传承依靠教育,文化赋予教育社会价值和意义。所以,脱离文化去研究任何教育现象都是不可能的。

1.文化传统中的“官本位”对教育功利思想的影响

经济学上有一个术语叫“金本位”,意思是把黄金作为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唯一价值尺度。由此看来,“官本位”是一种以是否为官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的价值观念。其核心价值体现了官尊、官贵、官贵民的意识形态。官本位价值观的盛行,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特权等级制度有关。做官就是享受特殊权力。官位越高,权力越大,能得到的好处也越多。所以“做官发财”自然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成为体现人生价值的标杆。

受政治权利至上的官本位思想影响,读书和接受教育在中国一直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倾向。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仕”,再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不体现了教育的功利目的。官本位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普通大众对读书和接受教育最基本的功利主义思想认识。这种思想在科举制度出现后被推向极端,使得“天下士人”不得不屈尊放弃自己的独立和尊严,人格严重扭曲,最终沦为权力的附庸。

“学而优则仕”的为官思想直白地告诉世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而是为了不懈地追求身外之物。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当官就会有权有势,赢得别人的尊重,拥有无限美好的明天。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官本位意识影响至今,最终将当代教育推向功利主义的边缘。重结果轻过程的集中评价标准,重知识轻素质、智育轻德育的片面教育内容,都是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的表现。

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或者“你只管学习,其他的都不用管”。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好好学习时更是避重就轻:“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做官。”为了这个目标,家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伟大的人,能够扬名立万。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学校不惜抛弃那些与升学考试无关的教育内容,希望以高升学率和高排名创造经济效益,获得经济和社会地位回报,虽然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非常重要。

2.文化传统中功利主义儿童观的影响。

所谓儿童观,是指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如何对待、对待和评价儿童的基本观念,即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概括。儿童的概念具体涉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的地位和权利,童年的意义和价值,教育与儿童的关系。纵观历史,我们的社会一直是属于成年人的,孩子的地位和权利从来没有被重视过,评价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非常苛刻和苛刻的。这些都可以从“好孩子”、“未来投资”等流行的儿童观点中得到验证。

“好孩子就是好孩子”的观念,与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儒家文化强调孩子要听父母和老师的话。正如刘晓东教授所说,“中国人最佩服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一个“好”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臣子要在皇帝面前好,儿子要在父亲面前好,女人要在丈夫面前好,学生要在老师面前好。“善”字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自然,这个词也是中国传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核心。聪明听话的孩子便于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孩子的顺从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家长和老师权威的不可侵犯性,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理。所以,父母总是不遗余力地培养好孩子。当然,孩子天性不太好。做一个好孩子,难免在孩子不好的时候诱导、恐吓甚至加棒。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可以说,家长和老师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和意愿去实施教育,而忽略了孩子发展的真正需求。

孩子是“未来投资”的观念在中国传统中一直存在,并且非常流行。自古以来,“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这种对生育的理解是传统文化中功利思想在育儿观上的反映。生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自己的发展,而是为了自己未来的打算。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现在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得到同等的回报。有这种观念的父母,往往把孩子当成投资人来看待和对待,为孩子设计蓝图,规划未来,而不考虑孩子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这种功利投资的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完全无视孩子的人的价值,是短视的,功利的。

3.文化传统中整体思维方式的影响

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存在并属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最稳定的深层结构。与西方强调“天人相分”、以个体性为基点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注重“天人合一”、“大一统”的整体统一思维方式。“重视整体,强调统一,拒绝多元,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这种思维把整个世界、人类社会、自然乃至每一个人、每一株植物都看作一个整体,它们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哲学思想从惠施的“兼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的“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到宋明理学的“人人有阿泰之气,万物有阿泰之气”,贯穿了中国哲学思想史。

虽然这种思维方式有其优点(因为它注重联系和综合,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的至高无上性和权威性,强调“整体的和谐统一是事物的基础,是宇宙的本质”,更容易把握事物或世界的整体面貌,有利于人们用统一的观点看待和理解事物), 但这种整体统一的思维方式也有明显的缺点:由于过于注重整体的统一性,容易模糊事物。

过分强调整体和集体的利益和秩序,必然导致对个人权利的漠视,对个人自由的忽视和压制。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教育者往往不喜欢孩子标新立异。他们常常对自己特立独行、躁动不安、不听话的思想和行为感到头疼,甚至不加分析和思考就一味地训斥、诅咒甚至惩罚。相反,那些缺乏个性,一味顺从的孩子,往往会受到表扬和宠爱。传统思维模式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也使得家长和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教育时过于注重* * *和大势。他们不能设计不同层次、不同体系的多重标准来评价孩子,用一种模式化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孩子的发展。

第三,关于教育功利价值取向的思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人的观念和意识中。虽然看不见,但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要消除文化对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走出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误区,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不断更新和改变传统观念。

1.教育者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人本主义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成功观,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儿童的发展和教育。

多年来,文化传统中流行的功利主义儿童观抹杀了儿童自然而充满活力的天性,让他们迷失在成人僵化、僵化、扭曲的世界里。因此,需要全社会倡导更典型、更朴素的儿童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儿童观是现代社会家长的信与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和多样化。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的各类人才,对人才的要求开始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这就决定了成才途径的多样性。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成功的观念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对现代成功和教育有前瞻性的看法,不再墨守成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成功,快乐成长。

2.有必要对文化教育传统进行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个人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必然会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难以摆脱。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但也确实有很多糟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有筛选和优化传统习俗、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能力,知道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必须摒弃的。比如文化传统中的“学而优则仕”、“孝子生于棍棒之下”等观念,都不利于孩子自身的发展,应该毫无保留地摒弃。传统中也有很多精华,比如“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身教胜于言教,我们要自然而然地吸收利用,不要浪费时间。传统课文中,需要家长和老师批判和吸收的东西更多,比如“火从小救,树从小剪”,“好花不浇水不开,小树不砍”,“严是爱,松是害,教不教”等等。,其中特别强调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关键是如何进行教育。对上述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方式。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批判地吸收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的儿童观、人才观、教育观相结合,从尊重和保护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和吸收传统文化。

3.促进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变革,使个体向独立发展。

与中国强调整体性的传统思维方式相比,西方更注重思维的独立性和个性。这种个体独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了思维主体的独立人格和个性,使个体不仅自立、自强而且自由发展。最重要的是它的尊严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这正是现代人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忽视抹杀个性、忽视个体的传统整体思维方式,必然会使个体成为某种关系中缺乏独立人格的附属物,受教育者在教育中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当然也不可能使其自由发展。因此,在崇尚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一方面要发扬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优点,同时也要不断创新,促进思维方式从整体性向独立性、个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