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是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乃至自己独特的教育见解付诸实践的主要渠道。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难题。下面,我就谈谈我多年教学实践的看法。
第一,课后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固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教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善于备课,也是快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不管课改怎么改,学习课程标准,掌握教材永远是教师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没有充分理解,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由“教的主体”转变为“学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换句话说,原本站在教室边缘的学生,应该站在教室的中心,来主宰教室。教师要真正让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所以我认为备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准备教材;二是准备学生。
(A)编写教材
开车最怕不熟的路,教书最怕不熟的课本。为了让学生有一杯水,他们必须先有一桶水。“问渠何处如此清,因有活水之源。”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广泛阅读,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知识修养,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这就是我们思维的通道,如此清晰生动。上课前,老师应该彻底理解课本。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本训练要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只有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才能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可以避免抓眉毛胡子一把抓,该详细时详细,该省略时略,重点明确;抓住了课堂上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不会单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准备学生
在课前备课时,教师应该彻底了解学生和课本。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学不会的人。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准备的课能否被学生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所以老师在准备教材的同时,一定要准备好学生。
1,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课堂成功的关键。
2.其次,要把握提问的艺术,给学生成功的快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反复有成功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满意。课堂提问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力所不及。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挑战性。即使他们做对了,他们也不会有成功感,这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和提问时,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一个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保持浓厚的兴趣。此外,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及时肯定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对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赏识的喜悦。当学生有了成功感,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和兴趣,就会更加积极、主动、专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最后,教学方法要直观灵活。根据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多动、急躁等身心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能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方法。多媒体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掌握教学内容,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第二,上课认真听课
素质教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改变过去全职灌水的教学方式,减少老师的教与讲,增加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他们要清楚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哪里启发引导,哪里讲解,哪里强调。教师要把握好“讲”的尺度,决不能什么都说、什么都问,一个人唱“独角戏”。挤占了学生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活动太少。老师少说话,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这也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更大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体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很多知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体会到的。老师少说话,就要集中精力讲他需要讲的,不需要讲的。在课堂上,如果老师什么都讲,就会把学生引入迷宫。老师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去“体会”。但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悟”的时间,根据学生实际的整体智力水平来设计“悟”的时间。他们不应该只问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一直“意识到”。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我们学校(长泰二中),尖子生有的考上了其他好学校,有的上了私立学校,剩下的学生整体智力水平都在平均水平以下。在这种实际情况下,我认为:第一,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只有学生课前预习,教师才能做到无所不知地提问,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第二,老师问的问题不要太难。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太难解决了。第三,提问的学生要分层次。难,问尖子生;不太难,提问一般;简单,提问,后进生。老师不能总是对学习好的学生提问题,而对后进生忽视或不重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为资优生锦上添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中间生和暂时的后进生“雪中送炭”,让他们转化为资优生。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和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第四,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开导”的时间。如果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悟”出来,老师应该时不时地启发,而不是让时间白白流逝。如果在老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还是答不上来,我认为,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教”了,要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悟”出来,否则,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教师要灵活把握这一点。第五,努力营造“和谐的局面”和“快乐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心情、情绪和积极情绪在学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情境”和“快乐的学习氛围”,运用各种幽默、类比等丰富的语言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态度积极探索,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从“我要学”到“我要学”,从“学”到“会学”的转变。这样,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方法得当。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我们的老师选择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以上只是我对课堂教学的粗浅看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更符合我校实际的科学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就是Xi,我会为此上下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