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备成就帝王之主的主要原因
我爱不释手,只是看了看,总结了刘备成功的一些要素,写出来供大家欣赏。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内容仅基于《三国演义》,不涉及史实。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不要太当真。
刘备通过个人奋斗,从一介平民到九五最高人物。如果我们认真探究,就会有成功的方法。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社会大动荡给每个有抱负有才华的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在中国的开国皇帝中,如刘邦、刘秀、朱元璋等。,都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成功例子;陈升、光武和陈友谅就是斗争失败的例子。刘备从平民到皇帝,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成功了。除了环境和客观因素,主观上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八个因素。
第一,坚定。决心是刘备成功的根本因素。刘备屡败屡战,斗志不减,根本在于志存高远,不因一时得失而心灰意冷。刘备少有野心。就像陈升曾经和一起工作的人聊天时说的,雀知鸿鹄之志!《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很长的话是刘备出山的时候,说明刘备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底层的人。当时黄巾军来侵犯州界,柳岩招募义勇军与之对抗,结果产生了一个英雄:“那人不太好读书,性情温和,沉默寡言,怒而不见,总有野心,善于结交天下英雄”;“他住在本县楼桑村,在他家的东南面,有一棵五尺多高的大桑树。展望未来,童童就像一个兜帽。向哲云:这个家里一定有一个贵人。玄德小时候在乡下一棵树下和小孩子玩,说,我是天子,就该拿这个车罩。刘叔叔说了一句奇怪的话:“这个儿子很有人情味。“这段话说明刘备从小就有野心。这个野心无非就是当皇帝。刘备与张飞、关羽相遇,结为异姓兄弟,表明他要扶贫济困,报国安身,也能看出他的野心。曹操在谈“英雄在今天下,唯君臣耳”时,谈的是英雄。刘备惊讶得筷子掉在地上,说明曹操正中刘备的下怀。刘备三次邀诸葛亮,诸葛亮前两次避而不见。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没有理解刘备的野心。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诸葛亮作为一代美男子,应该找个英主。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明确表示:“愿闻将军之志。"刘北平隐退他人后,说:"汉室已崩,奸臣窃命,欲伸义于天下。“通俗地说,他们想夺取世界,统治世界。刘备的决心可见一斑。
第二,用贤。用贤是刘备成功的关键因素。刘备用圣贤,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刘备访问山寨,邀请诸葛亮,成为刘备事业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刘备东奔西跑,像走失的狗一样四处游荡,没有立足之地。虽然他雄心勃勃,但他不能伸展。得到诸葛亮后,取了荆州,定了益州,最后当了皇帝。终其一生,刘备都非常信任诸葛亮,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托付给他,让诸葛亮可以放手一搏,从不疑神疑鬼。诸葛亮也尽了最大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为如此,刘备才能成功。刘备也用过庞统、马良等。,但他们终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尤其是庞统,他是孔明推荐的,刘备不知其才,差点错过。其他人才,在诸葛亮光芒的阴影下,未能充分发挥。所以在刘备集团,不像曹操集团,人才那么多,但好像诸葛亮一个人,有点人才凋零。这也是刘备事业很快消亡的重要原因。
第三,结论。忠诚是刘备成功的重要因素。桃园三结义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认为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最高义境界。但刘备的忠诚是有远见的,主要是考虑到他的事业。在救刘备的过程中,和张多次救过刘备的命。后来成为刘备事业的顶梁柱。刘备入蜀后,关羽镇守荆州,与曹骏、东吴对峙。刘备攻占益州后,张飞被任命为巴西太守,与新占领汉中的曹骏对峙。和张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刘备集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张观一生从未与刘备分离,而是团结一致。在刘备的一生中,另一个充分体现用忠诚笼络人心的例子是赵云。赵云被刘备的忠诚所感动,一生无怨无悔地跟随刘备,为刘备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四,顺势而为。刘备善于顺势而为,这也是刘备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刘备是平民,不像曹操有夏曹家和两大家族的势力,也不像孙权有父兄定下的宏大基业。刘备白手起家。在当时,要取得巨大的成就,就必须有人追随并组成一个权力集团。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来说,获得他人的信任并做出回应并不容易。但是刘备有了主意。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姓氏,也就是当时的帝王姓氏。在说出自己是什么之后,中山王静突然成了皇族的血脉。不仅如此,他还登上了皇叔的宝座,被尊为皇叔。刘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名字,它有皇室血统吗?在那个乱世,没有人愿意去认真调查,即使调查了,也不一定清楚。刘备与人交朋友后,会说贝是中山王静,打着维护汉朝的旗号。后来登上帝宝,又打着复辟汉朝的旗号,确实蒙蔽了一些人。中国一直有句有理有据的话,一个名字不正,就不行。刘备深知这一点。刘备打着中山王静的旗号,也增强了他事业的正义性,他是正义的,他的追随者也是正义的。
第五,装弱。刘备有装弱的本事,是表演天才。历史上有句话叫刘备的国家是哭国,大体上是真的。纵观《三国演义》,刘备痛哭流涕的地方有几十处。刘备真是个哭才。刘备三邀诸葛亮,不肯出来就哭了。孔明见刘备哭了,就答应了。在刘表家,在刘表坟前,刘备曾经哭过。刘备哭着说没有把荆州还给孙权。和孙尚香结婚的时候,刘备在吴国太面前哭了。见到刘璋的时候,刘备哭了。赵云为了公孙瓒离开了刘备,和刘备告别了。与襄阳百姓渡河时,刘备害怕了。长坂坡,赵云救阿班,刘备哭了。关羽、张飞死后,刘备终日哭泣,以至于哭出血来。俗话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作为一个男人,刘备为什么总是哭着流泪?真的很悲伤吗?我不认为这么哭只是刘备对待别人的一种方式,为了感动别人,感动别人,让别人感动,引起别人的同情。有时候是为了表示诚意。但有时候又很矫情,给别人看。比如襄阳渡河的时候,面对人民的巨大恐惧,主要是给别人看,表现一种小时候对人民的热爱。赵云在长坂坡救出阿班后,既有悲伤的成分,也有故作姿态的成分。看来,即使对于想当皇帝的人来说,装坏也是一种有用而有效的手段。
第六,下一段。这里的“傍钱”一词是从今天的“傍大款”一词借用过来的。借钱其实是一种顺势而为的方式。但刘备的钱不仅仅是借钱,更是在自己力量弱小的时候依靠一股强大的力量,保存实力,逐步发展自己。就是夺权,篡主,以客为主。三国时期的强大势力几乎都被刘备拜访过。先有公孙瓒、田忌,后有吕布、陶炼,再有曹操、袁绍,再有刘表、孙权,再有刘璋。刘备不仅不愿意暂避虎穴,反而刻意,暗中抢地盘的实力,准备独树一帜,反客为主。在对付公孙瓒的时候,借公孙瓒之兵,暗中拉拢赵云,挖公孙瓒的根基。因为公孙瓒警惕性高,逼刘备还人,但是没有成功。在对付陶谦时,他们实际上抢劫了徐州。在对付袁遗和曹操时,它没有利用优势。后来不得不打同宗的主意。刘表的主意一打,蔡瑁就识破了,马跃檀溪就找到了。但刘表死后,仍抢江夏为基业。在对付孙权的时候,他占据了很大一片荆州领土。最后算盘打到了大哥刘璋的头上,抢了益州,最终成了皇帝的事。刘备的疆域和人才,基本上都是来自荆州和益州。白手起家,借力打力是刘备的重要策略,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七、婚姻。刘备最早的妻子是谁?看了《三国演义》,没什么想法。我遇到的第一任妻子是米夫人和甘夫人。米夫人是徐州一个非常富有的人米珠的妹妹。甘夫人嫁于小沛,不知出处。刘备娶了糜夫人。据说糜竺看到刘备没有女人,没有人照顾,就娶了妹妹。但实际上,米芾是徐州的富豪,有影响力。刘备娶妹妹,不乏政治考量。米夫人死于当阳长坂坡。甘夫人生下阿班,阿班因长期战乱死于赤壁之战前后。由此,有人说刘备一生难敌妻子。赤壁之战后,孙权将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这个婚姻,应该是更政治化的,是为了巩固孙和刘的联盟。因为刘备已经49岁了,孙尚香还是个美女。刘备进入成都后,孙尚香回到了东吴。刘备娶了另一个寡妇的儿子的妻子吴。刘备娶了吴夫人,一是因为她长得漂亮,二是为了笼络益州人,巩固自己在益州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的婚姻少了爱情,多了政治,这也是政治家的悲哀。
八,逃命吧。刘备逃命跑了很多次。逃命也因其对刘备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被列为刘备成功的法宝之一。刘备深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正是因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他才能最终成就大事。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有逃跑的本事,经常能活下来,复活过来。著名的逃出生天,有的从徐州到袁绍,有的从袁绍到荆州刘表,有的从新野、樊城经长坂坡到江夏,最后逃得很绝望。那就是夷陵一战战败,逃回白帝城,抑郁成疾,羞于见人,不敢回成都,最后养不起。看三国演义,刘备基本不会打胜仗。就像鲁迅在夷陵之战中说的,推这个理论不是个好主意,准备前后行军是不够的。还有一段话讲的是刘备逃跑战败:有准备的是傻子,他尝过很多东西。他的军队开始集结,深思熟虑,但他做不到。我在这里住了很久,但我做不到。士兵们精疲力竭,灰心丧气,他们无法起死回生。今天我是敌人。鲁迅的理论真的很准,对刘备的分析精辟。正是因为他看透了刘备,才决定一举击败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