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发展史

在中国,中西文学的比较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末,梁启超就把黄遵宪的长诗比作《冰室诗话》中的西方史诗。王中琪承认《水浒传》是“社会主义小说”和“虚无主义政党小说”,称其可与托尔斯泰和狄更斯相提并论。苏带走了李白、李鹤壁、拜伦和雪莱。虽然他们所做的只是表面的比较,但足以说明中西文学的比较在中国民族觉醒的胎儿期已经有了大致的开端。中国官方的比较文学论文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范存忠、陈寿彝等人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对西欧的影响。后来,朱光潜的《诗论》、钱钟书的《艺术札记》、朱自清的《杂诗》、李广田的《诗的艺术》和李健吾的一些散文中出现了颇有见地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而戴望舒等人则开始翻译和介绍西方比较文学的理论著作。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许多葛宝全关于中俄文学影响史的论文。但是,无论哪个时期,都不可能比最近两年更广泛。1979年,我国出版了一些解放后内容最集中的比较文学文集,特别是钱钟书先生的《关锥》的出版,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中西比较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什么是比较文学?其实早在早期,就有人对不同朝代、不同世代的不同文献进行过比较研究。先从一个发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公案”说起,再一步步走近和认识比较文学。

早在唐代,就有人研究南朝吴筠的《严旭鹅笼》故事的起源。《严旭鹅笼》的故事讲的是洋县(今江苏宜兴)一个叫严旭的人,在路上遇到一个十七八岁的书生。摔倒在路边的书生声称自己脚痛,要求坐在严旭的鹅笼里。严旭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学者真的进入笼子,坐在双鹅,但严旭并没有感到沉重时,他提到鹅笼。当他去树下休息时,学者从鹅笼中出来,说他将举行宴会感谢严旭。然后他从嘴里吐出酒和食物来款待严旭。过了一会儿,一个十六岁的美女从她嘴里吐出来陪宴。过了一会儿,书生醉醺醺地睡着了,女人居然从嘴里吐出一个23岁的男人来作伴。就在许和这人寒暄的时候,那书生似乎醒了过来。美女忙吐出一个丝屏盖住,和书生睡了。但是男的还从嘴里吐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人一起喝酒玩耍。过了很久,听到书生沙沙的声音,那人忙着把二十岁的女人吞进嘴里;醒来后,这位16岁的美丽女子正忙着吞下这个男人,独自和严旭坐在一起。书生起身后,第一次吞下美女和各种餐具,然后留下一个大铜盘给严旭留作纪念,离开了。

晚唐时期,与李商隐、文齐名的女词人段在他写于九世纪中叶的《酉阳杂记》中,将其与印度佛经《比丘经》中的“梵志吐壶”相比较后说:“释氏比丘经说:昔日梵志吐壶,有妇有屏,有作家。梵天渴望少休息,女人重复手术,吐出一盆,里面有男人,躺着* * *。梵志觉得自己第二次吞了对方,拄着拐杖走了。我带吴军去品这件事,他觉得奇怪,我也很奇怪。”后来很多人提起这件事,直到鲁迅对这个“公案”做了透彻的判断。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但是,这种思想并不归于中国,段曾说它起源于天竺(即古印度)...说到梵天的起源。魏晋以来,天竺的故事逐渐被翻译和演绎,也流传到世界各地。士子喜欢,有意无意用之,故归国有。比如阿津人荀适,写了《鬼鬼物语》,还记得道士进了笼子。尚云来自外国,吴是中国的学者鲁迅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故事起源于印度。它随佛经传入中国后,最初说是外国道士。如晋代荀所作《鬼录》中说:“太原十二年,有一道士从国外来。”到了南朝吴郡手里,被吸收消化成纯粹为中国的人、事、地。当然,这种“退化为国家所有”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台湾省作家张晓风于1981在台北发表的小说《人的戒指》,将严旭的鹅笼故事进一步演化为一部心理活动、环境背景、描写细腻的当代小说。然而,主题、基本故事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

像鲁迅、段这种对中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比较其相似点,追根溯源,探究其关系和原因,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由于历史上各民族文学的大量接触,出现了以下文学现象: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大量使用了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变七十二变,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猴子哈努曼会变三十六变的元素,孙悟空在印度佛经《贤愚经》中大闹,发展出顶生王在天帝宫大闹的故事。相传李白最早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一种音乐曲调,经云南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篇是“莱文皇帝是Xi的苗族,皇帝叫伯雍。摄于孟微,我与耿维将降。”有专家认为,这些无法理解的词,如“舍体”、“萌威”,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有可能是希腊语或撒马利亚语。这种研究在比较文学中被称为“影响研究”,因为它主要追溯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联系,研究它们的起源、媒介、流通、翻译和接受的影响事实。这种研究在百年前的法国和德国兴起并盛行,一度主导了比较文学的所有领域,所以“影响研究”的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影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相对成熟和完备。任何着眼于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及其方法,都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因为他们主张研究各民族文学现象之间的影响事实。由于20世纪50年代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争议方大多是法国学者,因此也被称为“法国学派”。这个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认可,可以从梵高和凯亚给出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中得到体现。梵高在他的《比较文学》(1931)一书中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点,和所有历史科学的特点一样,是尽可能多地采用不同来源的事实,以便充分解释每一个事实;为各种结果找到尽可能多的原因,是扩大理解的基础。”在20年后出版的《比较文学》中,基亚说得更清楚:“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或民族的边缘,看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学在主题、思想、书籍或感情上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