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尤其是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健康既有生理健康,也有心理健康。如果说心理健康问题比身体健康更可怕,那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认为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关键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

一,加强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尤其是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健康既有生理健康,也有心理健康。如果说心理健康问题比身体健康更可怕,那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孩子犯罪频繁,不是自杀就是杀人。自闭症和抑郁症呈上升趋势,这些隐形杀手正在攻击孩子。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孩子的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家长和老师的知识。

但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认为乡村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二,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种花种草;给孩子一面绘画墙,让他们自由绘画;给孩子一个喂养园,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

遵从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快乐成长。

创造一个美好、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是美好的生活,但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奢望。

1.因为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和孩子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孩子往往会变得焦虑、紧张、没有安全感,性格内向、悲观、孤僻、冷漠。

没有父母的监督,迟钝的孩子养成了自由感,没有自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内心矛盾,缺乏安全感,无处倾诉,内心变得脆弱,性格出现偏差。

2、父母给予丰富的物质生活,让孩子得到的爱和关心比锻炼和经历多得多,爱甚至溺爱代替了关心,孩子被惯坏了,比如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父母有多在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考试成绩,传统教育?金牌警察是好人吗?比如打人骂人;还有一些父母本身就有严重的行为或心理问题。父母没有给孩子的成长树立好的榜样,甚至用自己的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比如打牌、喝酒。

(2)学校教育:

1.农村的教学质量低,学校只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视儿童德育、人格、心理的全面发展,从而误导儿童心理、智力的不平衡发展。

2.目前,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儿童心理健康培训,在工作中无法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导致许多儿童生活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中,不知道如何解决人格缺陷。

(3)社会责任:

面对日益激烈的学习就业竞争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压力和困惑。在当前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下,这种心理负担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泄,导致自我意识的混乱,青春期的不适应,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闭症,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环境。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不仅要承担传统意义上的养育责任,还要承担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责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主要是父母不在,家庭不在造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父母在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

要多和孩子沟通,保证尽可能每天和孩子通电话,多和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

2.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家庭成员的言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家长要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思想,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3.充分理解孩子,注重因材施教。

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情绪特点,找出孩子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多鼓励,少批评,采用赏识教育。

(二)教师是儿童心理健康的辅导员。

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做发现者,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视同仁,一视同仁。

首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给予他们更多的热心帮助,解答他们成长的烦恼。

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营造最佳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学得好、学得好、学得轻松。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勇气,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索精神。

(三)社会是儿童心理成长的环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打工潮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孩子,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出现,对孩子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积极净化生活环境,给儿童一个干净的成长空间,是全社会的责任。

总之,孩子的心理健康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让孩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接受一致的教育,才能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2

摘要: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设立心理咨询室、跟踪收集矫正效果等方式,提出了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揭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了概括性的探讨。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外出打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孩子无法和他们一起学习和生活,所以他们成为了留守儿童,不得不跟随他们的祖父母或其他临时监护人。由于教育管理不当,心理沟通不及时,呈现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渴望家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关爱严重缺失,临时监护人无法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他们只是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无法监督孩子的学习,孩子因为心理恐惧无法正常交流,所以孩子的愤怒、悲伤、恐惧等情绪长期无法向信任的长辈倾诉而变得孤独抑郁,甚至引发抑郁症、自闭症。

2.性格孤僻内向,长期与外人接触少,孩子往往沉默寡言,渴望与人交流,又害怕与人交流,所以不愿意敞开心扉,害怕做事,导致性格孤僻内向。

3.冷漠和缺乏信任,长期缺乏亲情、爱和关怀,认为父母重利益轻亲人,但生完孩子后就不管他们了,离家赚钱,抛弃他们。他们对父母的怨恨导致了他们对社会的愤慨,所以他们的世界观出现了偏差,对社会漠不关心,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感受和积极的一面。他们总觉得社会消极冷漠。同时,孩子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内心缺乏依靠,总是怀疑自己能做好。

4.心胸狭窄,因为长期缺乏家庭互动,总是没有合作与配合,长期缺乏爱与关怀,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宽容隐忍,经常因为缺乏心理依赖而想到自卫,总是怀疑被欺负而努力不吃眼前亏,长期心胸狭窄甚至偏激。

5.生活缺乏激情,甚至自杀。由于长期得不到关心和照顾,孩子往往会觉得生活很无聊,平淡生活的循环让孩子觉得没有希望,对生活缺乏激情。他们经不起挫折和磨难,一点点自暴自弃,抑郁和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及时释放和化解,产生心理症结,甚至产生自杀的可怕念头。学生中孤独的留守儿童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二、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面对农村留守儿童复杂的心理问题,关爱留守儿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多年的农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家长很重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对孩子的教育负责。

改变陈旧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家庭教育。

现在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都认为孩子还小,等赚了钱再说。不幸的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有些家长误以为我在家里能发挥多大作用。我文化水平有限,教育不好孩子。我只能照顾他的衣食。他的祖父母照看他有什么不同吗?有些家长说我每个月都不打电话。有违纪行为的时候我不是在严格遥控吗?

千叮咛万嘱咐,唉!在这一点上我们无能为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苦心,明确出去挣钱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但现在先要渡过难关,不能让父母失望。只有在孩子乐于接受之后,我们才能事半功倍。

2.多给家人关爱,这种关爱不能撒娇或者只是电话里的几句话。

事实上,书信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父母与孩子很久没有见面的情况下,笔墨的清香,父母真挚的话语,都是真情流露。它们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通过文字最能流入孩子的内心。孩子在家人思念的时候,会把父母的信当作阵雨,给孤独的心以极大的安慰。

父母要多给孩子写信,要真正走进他的内心,发自内心,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从未离开过他,心中永远有支持。

3.学校要主动站出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抓好关爱工程,多方面做好工作,责无旁贷。

首先要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建立作品集。

包括监护人的姓名、身份、父母的姓名和工作地的联系方式、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是否有心理不适等。,以便他们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可以随时联系家长和监护人,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及时的教育。

其次,确定支持团队。

这里的帮助不仅包括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还包括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帮助的学生、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同时,学校要多方求助,设立家庭电话和横向聊天室,让孩子定期与亲人交流。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培训和配备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是有效的。笔者分别在潜江和酉阳的中小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建立托管母团队。

选择一些责任心强的老师作为留守儿童的养父母,既能增加师生友谊,又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般的师爱,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交流,让他孤独的心得到家人的关爱,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此外,可以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留守儿童生活保障机制,开展留守儿童表彰等有效方法。

5.建立一些寄宿制学校,逐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聘请有爱心、专业的生活老师,从衣食住行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给予他们家庭般的关心和照顾,让孩子不感到孤独,反而感到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后备人才资源整体素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它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一项道德和政治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激发教育工作者的无限热情和独特创造力,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科学发展观得到全面落实,让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