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
物理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和研究事物之间的真理,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用在生活中。但是,随着物理研究的深入,物理教学知识越来越抽象,因此有必要让物理教学活起来。摘要:笔者根据教学经验,阐述了生活化教学的三种实践途径:从生活实例引入物理教学、让日常活动走进物理课堂、用生活实践巩固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生活的例子;生活实践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初始教育阶段。在此期间,学生对物理科学的认识是模糊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逐渐建立系统的物理思维模式,让物理教学活起来。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增强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降低了物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率,促进了物理教学的发展。
首先,从生活实例介绍物理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物理知识需要很强的思维逻辑。如果学生对物理课堂不感兴趣,没有耐心和毅力,学习物理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从课堂开始,我们就应该通过从生活中提问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对教学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生活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走进课堂,创设合理的生活提问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在“物质三态”的教学中,在开始上课时,老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分组,收集他们喜欢的物品带到课堂上。因为生活中的固体物质比较常见,携带方便,所以老师要提前准备一瓶矿泉水和几个充气气球。把老师和学生准备的物品放在一起,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这些物品应该如何科学分类?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可以按照这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学生认为物理学中会有几类物质。启发和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这些项目,并思考自己的答案。虽然学生的思考结果可能会有偏差,但学生在上课开始时会积极思考,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
第二,让日常活动走进物理课堂
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语言的接受效果在逐渐降低,语言会成为最苍白的表达,很难改变别人的看法和观点。传统物理教学法的弊端暴露无遗,即教学效率低下,老师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教与学完全脱节。因此,学生应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来体验、感知和理解物理知识,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日常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有利于物理教学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校园内选择几个光滑度差异较大的地方,如最光滑的瓷砖地板、一般光滑的水泥地板、一般粗糙的印花地板、最粗糙的泥地板,放上体积、质量、形状相同的物体,让小组学生分别选择一个代表,在不同的地方试着推动物体相同的距离,感受活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然后和那群学生一起讨论,解决摩擦是什么,摩擦的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在生活中如何合理使用摩擦,如何预防摩擦带来的危害等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防止学生为了活动而动,不去思考教学问题。
第三,结合生活实践巩固物理知识
学习是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知识体系的过程,知识的巩固是将所学转化为自身知识的主要环节。初中物理知识的巩固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作业练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作业练习不仅限于书面练习,学生可以将生活中与某一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作为作业或练习来解决,让学生独立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多收集有关物理教学的案例,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探索、验证,从而加强物理知识的巩固。学完“两个力的平衡”这一课,老师要提醒学生观看拔河比赛,学习裁判判断比赛输赢的物理理论依据。在两个力的平衡中,当一个物体受到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时,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在拔河比赛中裁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更能体现比赛的公平性。让热爱运动的同学在运动中亲身体验物理的魅力,从而巩固物理知识。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学作业和练习需要生活化,让学生调查、收集、整理物理信息,研究一些物理问题;或者根据浮力的相关知识做一个水位监测装置;或者看物理杂志期刊,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给学生讲解,等等。可以作为作业或习题,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加强物理知识的巩固。
物理学家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总结出很多系统的、理论性的物理知识,让学物理的人更容易交流。反过来,所学的物理知识用于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所以物理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日常现象中学习物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教学难度,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育中应重视生活化教学,以优化其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