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机构
从2004年到2009年,作物研究所5次获得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5次获得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先进党支部称号,4次获得青海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获青海省“标兵队”称号。2009年被青海省政府授予“青海省模范集体”称号。2006年,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研发能力”综合评价中,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在青海省35个研究所中排名第一。
多年来取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175项,获各级奖励33项。其中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25项,其他奖5项。其中“十五”以来,我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9个,获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农业部丰收计划奖1项。“十五”以来,累计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40项,各级奖励成果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其他奖3项,特别是一些优秀的科研成果。蚕豆品种青海9号、青海10、青海11、青海12、青海13;豌豆品种“草原12”、“草原24”、“草原25”等新品种;马铃薯品种“青薯168”、“青薯2号”、“青薯6号”等新品种;青稞品种“昆仑164”、“昆仑12”、“昆仑13”的获得、推广和应用,对我省农业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4-2008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科技成果丰硕,在重大农业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农业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2004年,幼薯2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奖项。同年,276个草原豌豆新品种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青海10蚕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青海11蚕豆新品种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2065 438+00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20项。作物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农业科技进步的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5,是青海省从事马铃薯、球根花卉和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开发的主要科研单位之一,下设植物病毒检测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马铃薯高山实验站、抗旱生理实验室、植物脱毒技术实验室、科学管理部和开发部。
该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植物茎尖脱毒、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无病毒植物种苗、植物病毒检测、植物蛋白质分析等研究工作。目前大中型实验设备40余台套,价值12万余元。有大型洁净工作台、大型高压灭菌器、超低温冰箱、冷冻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紫外分光光度计、96孔自动清洗机、酶联免疫吸附仪、自动温室,面积1300平方米。现有员工1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5人。
该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病毒检测、盐湖微生物研究等。先后完成省部级、国家级农业R&D项目27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4项,其中科技成果“马铃薯脱毒及繁育技术研究”获2007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引进栽培了3个马铃薯新品种,其中抗旱、优质、高产新品种青薯9号申请了国家品种权保护,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申请国家专利1。
1992“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5438-0996年,实施了EU-援建的“青海马铃薯发展项目”,从国外引进了60多套先进仪器设备,建立了“青海马铃薯脱毒中心实验室”。2003年,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青海省脱毒马铃薯中心建设”完成,现已达到年繁育脱毒试管苗654.38+0.2万株,生产迷你马铃薯250万株的能力。建立300亩县级原种繁育基地;高山原种繁育基地2000亩,每年可生产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4000吨左右。此外,经过多年努力,2007年培育出抗旱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该品种的推广将大大改善我省马铃薯的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我省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向高产、优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农业部跨越计划“抗旱优质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试验示范”、农业部行业专项子课题“旱作马铃薯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星火计划项目“青藏高原脱毒马铃薯种薯标准化服务与技术开发”、省科技厅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大蒜脱毒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此外,研究所所长为农业部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008-2011年度,科研经费投入超过12万元,为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项目的顺利实施,该所为青海省脱毒马铃薯种薯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青海省马铃薯生产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青海省在马铃薯品种选育、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鉴定、脱毒苗快繁、原种生产、种薯基地建设和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术成果,使青海省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和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资源,该所在抓好脱毒马铃薯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研发领域,开始重点开发利用高原野生植物资源。
生物技术研究所设立了系和部。负责部门的工作内容是植物病毒检测中心,病毒检测和质量认证。周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杨永志马铃薯高山实验室叶广抗旱生理研究室植物抗旱机理资源鉴定研究王剑植物脱毒技术研究实验室脱毒技术研究及利用管理部姜福珍科研项目组织与管理周云发展部品种示范与推广、种薯销售嘉豪科研团队:团队成员***19人其中, 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7人,博士2人,硕士6人,博士生导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
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杜德志,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油菜改良青海春油菜分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油菜组副组长,《中国农业科学》、《西北农业报》编委;主要从事春油菜品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培育了7个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青杂1 ~ 7)。这些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19万亩,种植区累计收益约18亿元,从根本上提高了种植区农民食用油质量,其中青杂1。获得首届青海省科技贡献奖、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R&D条件:拥有品质分析、小孢子培养、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四个专业实验室,总面积300多平方米,其中研究试验基地30亩,移动网室10亩,温室大棚384米,打谷场1000米,种子仓库495米,悬挂室400米,拥有中国最大的杂交油菜。
研究结果:建立了成熟的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育种亲本的快速建立和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建立了SSR、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利用这些技术评价油菜育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品种指纹图谱,快速鉴定杂交种纯度,开发分子标记或定位优良性状基因。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的杂交,人工合成了一批甘蓝型油菜资源,通过甘蓝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交,育成了一批超早熟甘蓝型油菜新资源,拓宽了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先后培育出7个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其中青杂2号是春油菜区种植的主栽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654.38+0万亩。青杂3号为早熟品种,比青油241增产40%左右,基本替代青海、甘肃两省海拔2750-2900米的主栽油菜品种青油241。青杂5号连续两年(2008-2009年)被农业部指定为全国油菜主导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超过654.38+0万亩。青杂6号于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比对照青杂2号增产约10%,适合全春油菜区种植。青杂7号为早熟品种,2009年通过省级审定,比青杂3号增产7%左右,适宜青海省海拔2750-2950米油菜产区种植。
对外交流与人才培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著名油菜研究单位在科研、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生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5篇;培养研究生30余人,博士生25余人,研究生34人。一、基本信息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是青海省园艺研究的核心单位,主要开展蔬菜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设施高效栽培技术、蔬菜安全生产、蔬菜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生化研究等工作。是青海省蔬菜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宗蔬菜技术体系西宁综合实验站、青海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园艺品种中级实验站的依托单位。下设育种实验室、栽培与生理生化实验室、菊芋研发中心、种质资源实验室等专业部门。现有职工18人,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学历8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人。现有试验基地120亩,太阳能节能大棚22座,塑料大棚5座,打谷场800 m,200m;在办公室。实验室面积450米,配有相关仪器设备。
二、作品简介
园艺研究所立足青海高原气候和资源特点,在蔬菜品种选育、设施建设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蔬菜安全生产与示范、科技成果推广与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以来,园艺所共承担国家、省等科研项目65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37项,发表论文108篇,育成蔬菜新品种7个,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我院蔬菜科研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我省蔬菜科研的排头兵,引领全省蔬菜科研不断进步,为青海省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第三,现有的技术基础
1,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
建立了青海省蔬菜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22科35种,3500多种蔬菜资源,其中辣椒资源600多种,西葫芦资源500多种,洋姜300多种,洋葱60多种,白菜40多种。利用系统育种、有性杂交、辐射诱变等技术开展蔬菜新品种选育,审定蔬菜新品种7个,包括青椒1和2号线辣椒品种、青玉1、2和3号菊芋品种、大同鸡腿葱品种、青甘1甘蓝品种。正在向西葫芦、菜豆、大白菜等蔬菜育种扩展。相关的分子育种工作也已经启动。
2.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针对青海省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气候凉爽、环境清洁等特点,开展了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和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展有机生态型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研究,优化筛选主要蔬菜基质配方,制定相关技术标准;针对辣椒、黄瓜、番茄等保护地蔬菜,以及青海省线辣椒、大蒜等特色露地蔬菜,开展标准化安全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形成安全高效蔬菜生产技术;引进黄瓜、番茄、辣椒等50多个蔬菜新品种,从蔬菜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筛选试验和示范,为青海省蔬菜品种升级提供技术依据。
3.菊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菊芋研究的单位,主要围绕菊芋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栽培生理等方面开展研究。截至目前,已收集、引进和创制菊芋种质资源400余份,建立了中国最大的菊芋种质资源库。育成青玉1、2号、3号、4号菊芋新品种4个,其中青玉2号菊芋已成为我国菊芋的主栽品种,并建立了国家菊芋标准化示范区。获得12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编制菊芋地方标准8项,发表学术论文32篇。菊芋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菊芋抗旱生理和果聚糖代谢机理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菊芋DUS检测技术研究正在进行中,已初步筛选出可用的DUS检测性状和标准样品。同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菊芋ISSR-PCR反应体系,为菊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
依托西宁综合实验站、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青海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成1个蔬菜产业技术转移中心,设有育种、植保、土肥、栽培、设施等5个功能室。此外,还在乐都、平安、互助、湟中、大同等县建立了工业技术推广中心。形成了高效的示范推广体系,省级专家和骨干技师16人,县级专家和基层技师100人,示范户20000户;建立以新品种选育、新品种引进筛选、栽培技术研究、新设施设备示范、新技术引进催熟为主要功能的京青合作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引进和示范各类蔬菜新品种,接待省内外专家参观指导,培训农民和各类科技人员;同时,在黄河流域地区的贵德县建立了以蔬菜种子繁育技术试验为主要功能的50亩基地,主要开展辣椒、白菜、西葫芦、菠菜、萝卜等蔬菜种子的繁育和制种技术研究;在海西州德令哈市,我们开始建立非栽培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动词 (verb的缩写)学科建设
该学科是青海大学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的三个重点专业方向之一。2010批准成立“青海大学高原蔬菜遗传与生理创新团队”,20110批准成立“青海大学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教研组”。同时,园艺所承担着培养青海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与耕作专业研究生的任务。截至2012年5月,已培养遗传育种学研究生4名,在读研究生9名(其中作物栽培学研究生2名)。实验室还为青海大学农业、生物系本科生提供毕业论文研究实习条件,每年协助培养3-4名本科生。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55,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和防治的省级社会公益科研机构。目前员工18人,其中科研人员17人,财务人员1人。研究人员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高级实验人员1人,助理研究员6人,研究实习生2人。管理部下设6个研究室(中心)和7个科室,包括植物病害研究室、农业昆虫研究室、杂草科学研究室、作物抗性鉴定中心、生物防治研究室和农药研究室。
自1990以来,我院共承担国家、省(部)重点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36项以上,注册项目20余项,其中国际先进国内先进水平1项,国内先进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6项。青海省地方标准登记成果19项。奖项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农业部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其他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厅局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20余篇,获省级优秀学术论文奖17。写一本书。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还是农药部农药测试研究所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指定认证单位。一、基本信息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是全省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肥料研究、测试分析、耕作制度、土壤微生物和食用菌、农业科技服务的专业研究机构。50年来,* * *承担了100多个研发项目,其中获奖成果20多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主要成果有青海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改良、沙漠灌区快速经济施肥技术及其理论研究、灌区弃耕地恢复利用技术、化肥经济施用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开发与示范、温灌区轮作复种制及整体薄层土壤标本制作等。农作物专用复合肥的研发、土壤微生物的利用、中加项目土壤养分资源与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食用菌品种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效的主要措施,也为青海省农业发展、科研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经过5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支科研队伍素质高、设备先进、学科齐全的专业研究单位。
目前研究所共有员工28人,其中高级7人,12中级,初级7人。设有土壤资源与环境、肥料应用、农业微生物、农产品加工、分析测试、食用菌研发等6个专业研究实验室。该所拥有8个实验室和89台仪器设备,可承担土壤、肥料和植物的物理、化学、生理生化分析,以及水质和有害物质的分析。同时,还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利用、抗菌剂筛选、菌肥开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肥料使用技术和耕作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二。“十五”以来的科研工作和成就
在研究所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科研成果。主要项目有:青海省科技厅“中加土壤养分资源管理与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合作项目”、“全国肥料长期定位检测”、“全国叶面肥增效合作网络”、“湟水流域主要土壤类型调查”、“海南岛塔拉坦生态治理项目初步调查”、“龙羊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农田盐渍化危害与危害”等。引进国外技术合作项目“氮循环损失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全院重视科技发展。主要项目包括农作物高效复合肥示范推广、全方位有机生物肥开发生产、生物菌肥和叶面肥推广等。农业微生物的研发在生物制剂防治土传病害、根瘤菌应用、微生物肥料开发、食用菌高效栽培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和效益。通过与国内外的合作,拓宽了工作领域,扩大了科研项目的实施范围,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科技发展突出了本专业的优势,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成果包括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部丰收计划高效食用菌双孢蘑菇引种示范三等奖,承担省科学基金项目《高原富钾地区钾素效应研究》、《农作物高效缓释专用肥研究》等,引进强力叶面肥“世丰乐”进行室内和田间多点试验示范。承担香日德-巴隆地区农业开发项目的前期调查和实地考察,提供土壤和水质分析结果样品4000余份,完成种植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加钾肥合作项目”已经工作了14年,研究内容扩大,经费增加。
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开发主要围绕农作物高效复合肥的研发和生产,与肥料企业合作,通过测土分析设计施肥方案,组织企业生产产品服务用户。该专用肥针对性强,增产显著,基层反响好。丰乐、高乐、根微肥、富钾等叶面肥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推广效果明显,可大量使用。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7,是一所具有高原特色的专业林业研究所。青海省林业研究所积极进行内部机构改革,调整专业学科结构,适应西部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形成了科研、生产、管理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成为高原林业科研生产建设不可或缺的科技力量。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立足青海高原生态治理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林木育种、林木培育、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经营、荒漠化治理、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城市绿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青海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 *取得研究成果56项,其中科技奖励33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如《青海省木本植物区系》、《青海次生林经营》、《西宁蛾类图鉴》等。
研究所下设林木育种、林木培育、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荒漠化治理、城市林业五个研究室和林业公司。现有员工23人,其中科技人员2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3人。大部分技术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各实验室简介
一、林木育种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林木育种、引种和树种驯化。对三江源地区、柴达木地区、东部干旱地区和城市绿化的造林树种进行分类选育,进一步加强抗逆灌木和观赏树木的引种驯化和规模化繁育,积极寻求生态、观赏、经济多用途树种,开辟森林利用方向,为高原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二、森林培育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山地区森林培育、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和生态工程技术。以高寒地区森林培育为重点,开展高原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植被恢复相关技术研究。研究分析了高原森林生态环境演替的规律和机制,高原森林生态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培育高原森林资源、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发展的主要措施,为高原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生态功能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理论依据。
三、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和高原特色植物资源开发。以经济林、食用菌、中藏药和野生植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保护性开发技术研究。同时,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控制本地区主要森林病虫害、抵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巩固造林成果为总目标,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四、荒漠化控制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荒漠化防治、防护林体系建设、沙区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研究高寒地区土地荒漠化机理及发展趋势、荒漠化防治、高寒湿地保护与重建、高寒荒漠区植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区工业新技术开发等。
动词 (verb的缩写)城市林业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原城市林业系统、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开发利用、园林绿化新技术及绿化工程咨询、设计、施工。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9月,是从事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和利用的专业研究所。现有高级职称人员7人,中级职称人员4人,其他人员2人,其中硕士5人。专业涉及植物学、微生物学、林学、园艺学等。该研究所有两个实验室,即植物资源利用实验室和食用菌实验室,以及两个实验室,即天然产物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
“十一五”期间,该院承担了多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发改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目前,已在荒漠资源植物种质资源筛选利用、野生植物化学成分研发利用、野生灌木引种驯化、高原城镇园林树木引种栽培、高原特色野生食用菌驯化、珍稀食用菌引种栽培、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