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运用了哪些理论和方法?
毕业论文写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毕业论文写作前理论准备的重要性
首先,毕业论文写作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如果选择了毕业论文的题目,一定要做好理论准备,否则会在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以《关于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思考》一文为例。一旦确定了题目,就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市场是什么?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以此类推,首先要给出一个理论上的答案,然后根据理论思路收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调查研究结束才得出结论”的惯例。事实上,学生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有相当程度情感接触的领域进行选题。这是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一步。这样才能在后期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中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性。
其次,毕业论文写作前的理论准备是积累资料的指南。毕业论文写作要积累哪些资料?这是大多数没有毕业论文写作经验的同学遇到的最大问题。有很多同学在那里盲目的收集资料,但是一旦想用资料的时候,发现现有的资料已经没用了,就赶紧去收集自己想用的资料,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问题是,没有理性认识的信息收集只是盲目的收集。例如,有一篇题为《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由于作者对劳动者素质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导致作者只收集了人们接触最多、最关注的关于劳动者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信息,而没有深入收集关于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的信息,导致了收集过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毕业论文写作前的理论准备是形成论点和论据的必要条件。确定题目只是确立了中心论点,还需要提出相应的从属论点来展开中心论点。所以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甚至自然科学知识,否则只能把文章写成事实性的工作报告,比如毕业论文《城市更新与园林绿化关系的几个问题》的作者。因为没有从理论上分析两者的关系,所以没有深刻认识到两者的关系本质上是如何协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如何使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结果我虽然有很多第一手资料,但也仅限于泛泛而谈,成了如何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报告,水平太低了。
二、毕业论文写作前的理论准备范围
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广泛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基础深,才能做到收支平衡,得心应手,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如果知识面窄而薄,在论文写作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写出来的论文要么是空洞的,要么是错误百出,笑话百出。所以毕业论文写作前一定要做好理论准备,积累知识。那么,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呢?
经济学论文方面,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反都灵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一切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当前,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尤为重要,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类经济学毕业论文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这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的知识,包括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金融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等等。这些学科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的改善、调整和改革,还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是经济规律的研究,管理方法的研究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因此,对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写一篇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的知识。任何一部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指出,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的根本素质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很多教材也提出了一些量化指标来衡量这三个方面的好坏。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会闹出上面说的笑话,从中可以看出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所必须的方法论知识,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定量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的深入分析不能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还必须进行定量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表面阶段。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通病就是充满了没有实证分析的理论,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实例。没有充分的条件,案例分析是不引人注目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一个案例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所以很多人认为,不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很难写出成功的经济学论文。
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当今时代是一个各学科知识大融合的时代。依靠某一学科的知识很难克服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利用多学科的综合力量,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比如研究经济问题,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基础理论,还要有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要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应用。此外,生产关系的变革还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毕业论文作者还应掌握政治、历史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础理论,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与题目相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看懂。毕业论文作者应选择与题目密切相关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反复阅读,边读边思考,直至理解和领悟与题目相关的理论问题,不应一知半解或片面理解。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摘抄与题目相关的理论要点和警句,有体会的时候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你是自己的书、报纸、杂志,你可以批评它,或者把其中的疑点、难点标注在上面,以便日后进一步学习。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就要善于联系。首先是联系论形成的客观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务市场的思考》,就要考虑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掌握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这就自然引出了建筑劳务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一是制度条件;二、相关市场条件3三、行业特殊就业条件。二是联系相关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精髓。以上述文章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务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要掌握哲学原理等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是其他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个原理中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在当代中国产生,也有催生它的必然前提条件,这促使我们去发掘和提升建筑劳动力。
最后,创造性思维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写毕业论文必须以理论为指导,但理论不能给人提供现成的问题答案。因此,在阅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章时,我们不仅要被动地接受一些结论,而且要创造性地思考,试图从前人的知识中寻求一些启发,来指导自己探索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前人提出的已经不适合真实情况的结论,要敢于提出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这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高不可攀”。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思考,用实践检验我们从以往讨论中学到的东西,一分为二,明辨是非,分别排队研究,自然会产生自己的见解,补充前人的观点。历史学家张荫麟还在清华中学时,就去清华大学听梁启超的讲座。他听后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反驳文章。这篇文章质量很高。在杂志上发表后,编辑以为是教授写的,把稿费寄到了清华教授宿舍。梁启超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所以精心培养他。结果,张茵·常在20多岁时成了一名历史教授。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做到的事,为什么我们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和三四十岁的成人大学生通过努力做不到?更何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人提出的理论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也必然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勇于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