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谣的非物质文化
闽南童谣是用闽南语创作和演唱的儿童歌谣,流行于台湾省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中。它是历代闽南人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运用闽南话复杂而具有音乐美的韵脚和平仄节奏,在演唱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补充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
《月光》是唐代福建的一首民间童谣,与今天流传于闽南的同名童谣在题材和结构上十分相似,虽然文字上有所不同。可见,闽南语童谣在唐代就已出现。明代中后期以后,随着闽南人越过台湾省南下东南亚,闽南童谣传播到中国、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并在这些地区生根发芽,与当地文化相互促进,创造了许多新的童谣。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第一代现代音乐人周树安为闽南语童谣《井摇》创作了《睡歌》,这是音乐人第一次写闽南语童谣。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一代音乐人杨洋、袁荣昌、吴、杨双芝、等创作了许多闽南儿童歌曲,其中袁荣昌的《一个人姓傅》、《狗蚂蚁(蚂蚁)扛蜈蚣》、的《红虾》、《跳火团》等较有影响。
艺术表现手段
闽南童谣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富弼行”的艺术手法,利用闽南方言语音的丰富性和押韵的多样性所带来的音乐美和节奏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事物,以提高内容的艺术效果,增强艺术感染力和魅力。如《木虱嫁翁》采用了拟人修辞格,《一株草露了一点》,转喻修辞格,《栾川三斗火》,夸张修辞格,《守兰歌》等。
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和方言的失传,闽南童谣正逐渐远离孩子。从2007年开始,厦门市教育局等单位每年联合举办海峡两岸读歌广播电视大赛。2009年6月,闽南童谣文化研究会在厦门市翔安区成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童谣(闽南语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