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的“戊戌第七君子”徐志敬
慈禧立即派太监去打听。因为朝廷规定,皇帝召见任何人都有记录,你查一下就知道了。太监查了一下,报告皇上三个月没有召见徐志敬。这一次,慈禧微微变色。再加上荣禄是她最喜欢的人,所以慈禧把徐志敬的刑期改为“缓刑”(即死缓)。
事实上,光绪之所以没有召见徐志敬,是因为他耳背,人们除非提高声音,否则听不清楚。光绪在的时候,慈禧有耳目,为了保密,没有召见。
徐志敬活了下来,“戊戌七君子”变成了“六君子”。徐志敬出狱后,一直住在杭州,并改名为徐佐,意思是“六君子”都被杀了,剑所留下的唯一老人。「戊戌七君子」是怎么变成「戊戌六君子」的?许灿如何不死之境?9月21898,21,政变发生。9月24日,九门地府去徐府抓人时,徐志敬不在。他一回到家,就毫不惊慌地向刑部自首了。
他的官职比“四”还高,曾推荐过康、梁、谭等人,也出席过多次变法改制的追悼会。入狱后,他以为自己要死了。9月28日,他得知一批犯人要被执行死刑,身着官服,等待上路。几个儿子和侄子也要带着棺材在菜市场等着。因为侄儿去路上接长沙北来的徐仁柱,徐惊得说不出话来。只有侄儿许赶到了菜场:
看到人山人海,人们纷纷议论:使者出来,第一辆车一定是徐志敬。就在这时,听着炮声,一个人从顺治门口涌了出来,街上的人都在喊,使者来了。又听见有人喊:奇怪,第一个砍头的怎么是谭?(徐济川《七十年经验》,中华书局,1985版,35页。本文所有引文均来自本书)
我看见谭嗣同在第一节囚车上,杨深秀在第二节囚车上,杨瑞在第三节囚车上,徐琳在第四节囚车上,刘光第在第五节囚车上,康在最后一节囚车上。
许任泉目睹大刀王五接受谭嗣同的遗体。人散了,我也没见舅舅被绑出来,只好先把棺材存放在原店。当我到家时,我看到任静仍然盯着门,所以我赶紧把他拉进屋,告诉他今天没事可做。
刑部不敢审理这个史无前例的惊天大案,于是邀请大臣们一起参加审理。结果他们突然下令斩首,超出了当时所有的法律程序。刑部官员非常惊讶,竟然无视大清国法,即将杀人。
徐志敬从“砍头”变成了“砍头坐牢”。原来是李鸿章“信任荣禄”救了他一命。徐和李的关系之深,外人根本不知道。他在狱中生存下来,学习和培养自己的性格,并不后悔参与维新运动。他对前去探监的侄儿女婿说:“我们主张变法改制,模仿明治维新,可谓对症下药。虽然没有成功,但相信以后会走这条路。这是大势所趋,少数人无法阻挡。”在狱中,《祭六君子》、《续义歌》的草稿都写完了,他留在杭州才写下来。入狱两年,精通中医,经常给犯人治病,救了很多人。八国联军去了北京,俘虏都被释放了,他却不想去。“我是大清国的刑官,被判了拘留。现在外国人都在释放犯人,我不能听他们的命令。”。直到监里的饭停了,他才出来,让刑部尚书桂亨打终身。两个月后,他得到了Xi的赦免,然后南下天津,定居在杭州的姚远寺巷。这栋房子是徐仁柱在他母亲死于戊戌变法并帮助她回到南方后定居的地方。今年8月,父亲出狱南下时,已经死于肺病。“慢慢的,云儿”,父子俩终于没能见面。当时有人凑了一副对联:“不孝之人徐仁柱,罪大恶极,不自灭,贻误考试;死臣谭嗣同,不知禁忌,管得太严。"
晚年的徐志敬经常说:“我应该跟六君子走。离开我有什么意义?”
在他的孙子徐济川的回忆录出版之前,他为什么没有死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谜。戊戌变法那天,被捕的李鸿章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终于决定向荣禄求助:“当年的侄儿许是个喜欢唱昆曲的书呆子,不懂新政。请说说他的个人感受。”荣禄说不好意思,因为徐是通缉犯。李再三嘱托要“救他一命”。第二天,荣禄见到了慈禧太后,看到了定罪的名单。第一个是徐,下面是谭嗣同等六人。荣禄劝道:“太后英明,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不过徐志敬听说他是个书呆子,整天在家唱昆曲,吹长笛。他不懂新政,我怕他被骗。”慈禧太后怒容满面地说:“许知静不是个好东西。他疏远了我的母亲和儿子。你为什么护着他?”荣禄赶紧跪下说:“不敢,但据我所知,徐志敬升任礼部右侍郎后,皇上并没有召见他。”太监被命令检查档案。果然,光绪皇帝三个月没有召见徐。她缓和了语气,对荣禄说:“看在你的面上,叫他老死吧。”写信把“剁了再做决定”改成“剁了在牢里等”。荣禄向李鸿章详细讲述了他为救许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是李的后人亲口告诉徐的后人的。为什么光绪皇帝三个月没有召见徐?其实,正是因为许的听力不好。作为皇帝,他得防着墙,防着耳朵。当张元济被召唤时,他感觉到了这一点。
原来,李鸿章和徐志敬的父亲徐侯炜在1847的考场棚里同时参加了考试。李得了疟疾,文章没有写完。许去隔壁探病,李叹曰:“此科无望,完了。”许问:“你作了多少文章?”李说只抄了一篇,两篇是草稿。我还没来得及修改它们就病倒了,拿着笔瑟瑟发抖,写不完文章。徐对我说,我给你整理一下文案,一步一步试。结果,李一下子就中了进士。以后李鸿章会是很重要的大臣,徐永远是知府,但两个家族的渊源却不同寻常,外人不得而知。至于荣禄为什么要买李鸿章的账,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离不开既懂洋务又懂外交的李鸿章的支持和帮助。我前面提到他也为陈宝珍辩护。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出任直隶总督,按序推荐人才,做了31人的名单,包括陈和黄遵宪这样的维新派,还有袁世凯。贾()与同榜秀才李鸿章,先后在山东等地做知县,晚年担任京金台书院山长。但受洋务派影响,“主张开铁路,种牛痘,与提摩西·理查德为友,问他英国何以能富强。”他教育子女,关注中国历史,提倡研究外国历史。".徐志敬从小受父亲教导,“除了学习经学和历史,还要注意洋务和经世之学”。1895年,父亲去世,他回到宜兴27个月。”看到频繁的外族入侵,朝廷官员变得非常愤怒,经常说要几个张江陵()和海(瑞)才能改变风气,不能再做官了。“热心公益,对家乡抱有美好希望的徐其全叔叔劝他,作为国子监学士,可以专事奏事。”国家危机的时候,你要做出成绩,所以你不要累。“甲午战争后,年轻的光绪皇帝励精图治,朝野人士主张改革、挽救危亡的声音越来越大。1898年6月8日,徐志敬作为国子监理学士(四年级)写道“外患深重,国未定论,创新保守,无以为据。请打破专申请,一心维持现状”。(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是百日维新前夕军部赠送给慈禧太后的一件重要折叠件,史称“请定国疏”。
三天后的6月1898,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圣旨》,宣布变法自强。在随后的103中,徐志敬至少出席了7次重要的书籍,对变法进程产生了或大或小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请于6月22日废除八股书折,请于7月7日自行决定卷子,请于8月14日自行决定书籍折,请于9月5日自行决定分册。经考证,他的重要著作几乎都是康有为写的,但这并不重要。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他在6月13日的《秘密保护人才折》,推荐了工部尚书康有为、湖南按察使黄遵宪、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刑部尚书张元济、广东梁启超,建议光绪帝“或置其左右”征求意见;或者进入政府,提出新的政策。"
光绪皇帝当天就下诏,三天后召见康有为和张元济。据大学士协办人、住院部资政翁同龢的日记记载,光绪皇帝于5月26日向他索要康有为的“书”,他回复说与康没有联系。光绪问为什么?他回答说:“这个人别有用心。”问他之前为什么不说,他说最近看了康的《孔夫子改革考》才知道。事实上,在6月15日,康和张还与一直缺席的翁同龢一起吃饭。16年,康有为第一次见到光绪皇帝。同时,光绪皇帝命黄遵宪、谭嗣同进京,安排梁启超在各国宰相衙门。康、谭直接参与新政,徐志敬功不可没。正是这张折子,导致他锒铛入狱,险些丧命,“三翰林”全部革职。政变后,徐仁柱要求父亲坐牢,打了个折扣:
我父亲一生忠义,从来不认识康有为。从去年进入湖南开始,我就和康有为的弟子之一梁启超见过面,并声称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师。我一时发呆,羡慕他的虚名,假称可以宣传我的国家。我应该在家书上附上一个节略,请我父亲资助我。家父溺于牛犊之情,不及博访,故投奔陈。康有为被判有罪,父亲牵连逮捕,推原由,都是我的无知造成的。
徐仁柱替父亲开脱,代其入狱,难能可贵。他说的话既对又不全对。他当时对时务派的语文总教师梁启超评价很高,认为梁的《幼稚园学习总论》“实用通顺,受熏陶真重要”。徐仁柱、陈、黄遵宪、谭嗣同等协助陈宝珍推行湖南新政。徐仁柱的助手周善培回忆说,他与谭嗣同、梁任公、黄公渡“最投缘”。康有为之所以被推荐,是因为谭嗣同称赞他。湖南新政因为保守势力的反对,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他有了“改变政策,向中心发展”的想法。他给父亲康、黄、谭、梁投简历,宣传“保密局人才打折”。胡思敬《戊戌史》说,徐仁柱“与梁、谭、康有为、黄遵宪关系密切”,“求其父举荐赴朝”。但是,徐志敬和康有为并不认识,而是早就认识。
戊戌变法史专家唐志军认为,徐志敬的《请使国疏》很可能是康有为起草的,经过徐志敬的打磨。除康有为编年史外,梁启超给夏曾有的信中也谈到了这件事。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了国民大会,许和许都参加了会议。参与其中的李胜铎曾向徐志敬夸赞康的才华。徐志敬推荐的人才折起来后,康有为就住在徐家附近,一天三次去徐家谈改革方案。当时听康达讲《春秋公羊》,他“很投缘”。康有为写了自己的编年史,说:
从金顶寺搬到上斜街开会,对着徐宅,天天路过。徐君年纪大了,好学,连《春秋》都要我说,从旁座听,这在近时代也不算什么。
许对侄儿许济川说:“康主张君主立宪,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与你祖父的意见相同,所以很好说话。”
9月4日,礼部尚书王昭上书,说事情受阻,导致光绪皇帝召回六部堂官。王昭奖励顶帽三品,备堂四品。次日,徐志敬升任礼部右侍郎(二级)。谭嗣同等四人享受了四个头衔,走上了张静参加新政的军用飞机。这是百日维新的最高峰,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刺激了老臣和慈禧太后,加速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危机之际,康有为、谭嗣同除了力劝许知静上书光绪皇帝,推荐正在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还建议光绪开设上座堂,起用十名顾问,并邀请王昭、许知静举荐,以康有为为之首,以康为王保之首。12年9月,宋伯禄发表《拟开上座堂议制折》,13年9月,宋伯禄发表《选拔一般人才为顾问折》,14年9月,许商发表《尊宝康有为折》,王昭发表《尊宝康广仁折》,均为康有为所作。当天,光绪在百日维新中第12次造访颐和园,请示开设新策馆,遭到慈禧太后的严厉拒绝,这是维新变法以来前所未有的。(姜鸣《神默关于枯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2页)这是光绪皇帝问军机思敬经的密诏,其中没有提到康有为的名字。
新政风雨飘摇,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矛盾开始激化。17年9月,光绪明发布圣旨,命令康有为迅速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办报,不得延误。(早在31年7月,光绪皇帝就命康在上海办《泰晤士报》。康很感激,但他不愿意离开北京,这个政治改革漩涡的中心。)当天,康到徐家吃饭,大家都劝他南下。酷爱昆曲的徐志敬唱了一首《长生殿·弹词》的九折,苍凉感人。康说,有一种“变革的声音”。许多年后,须贺的小孙子回忆起往事,觉得“风萧萧,水冷”。“虽然我知道新政已经失败,大祸临头,但我慷慨激昂,毫不退缩。但说到光绪的情况,他就比较流涕和无奈了。”
1914年春,距离戊戌变法近16年,徐志敬与康有为终于在杭州重逢。孙子徐济川见到的康有为,是一个中年人,戴着方缎帽,打着红结,穿着蓝绸袍,大耳朵,留着黑胡子。这两个人有一双眼睛。康自称小侄,先走了几步,跪下。徐也跪了下来,两个人痛哭起来。康说,在杭州执政的朱瑞是袁世凯的人,怕隔墙有耳,就建议写信。康从戊戌年在英国军舰的保护下安全抵达香港说起,再谈到流亡海外的岁月。徐谈及六君子杀人与刑场,写道:“我在狱中受侄儿乔茂轩照顾,可以读书修心。写过《祭六君子》《续义之歌》等文章。下次我会把它们复制给你。”说起他从狱中到杭州,任珠死时,康写道:“严复年兄是我党识时务的杰出人才。与谭一样,他可以称之为。如果他在北京,就不会这么败了。”康说,1898年,海外误传年伯被害,曾尧被追悼。庚子年,听说年伯获释,托人带银子作为礼物,记忆中有一些诗词。当我回到上海时,我应该复制它们。徐写道:“钱未收,诗颇有所思。”
接下来,两个人谈到了光绪皇帝的死。谈到辛亥革命,他们渐渐有了分歧。康怀念清朝,徐认为满人太笨,不会受贿。
一把小刀和一把白纸尺,两人谈了80多块。睡觉前,康把所有的纸都烧了,但他怕烧不透。他用一把铜尺检查了一下,全是黑灰色的。那天晚上,康有为和少年徐济川睡在一起。此后,康从上海用日本手卷信纸写信。每封信都像手卷,书和文章都很精彩,平均每个月四五封。有人来了,康还托人从广东带了些咸鱼、香肠、鲜荔枝等土特产。有一次,康送来四首诗,其中有一首是许还在狱中时写的:“愁云惨雾散,义歌更强更悲。”许出狱时喜极而泣:“冤狱两年,为党痛心,为维新老将纪欣宜痛心。”另外两首歌里有一句:“粉煤灰黑劫数年,当时和女娲一样。”“怎么说你年轻就是党员?”徐让孙子送到店里装裱,挂在书房。
1916年夏,袁世凯死后,浙江巡抚吕和公安局长夏到西湖避暑,住在刘庄。康邀请徐和他住在一起。第二天,在宴会上,康告诉陆和夏,是一个著名的作曲家。今天,每个人都可以玩得很开心。许演唱了《骂曹》,康一边欣赏着演唱,一边琢磨着原著的含义,不断鼓掌。那一天,徐心情特别好,说:“在划艇(西湖的船)上唱歌更美。”于是大家都上了船,在湖中央唱歌。夏之时和西湖有许多游船,声音彼此接近。直到11歌曲结束,大家才回到家中。康带着女儿女婿,徐带着两个孙子,在刘庄住了一个月,那是他晚年最幸福的时期。“天翻地覆,沧桑巨变,世态炎凉。”徐写了一首七言古诗“盼七月宴,刘庄醉狂是之命”,送给康有为。他吐露了19的政变,遭受了强烈的流放和监禁。其中有一句“贼寇卖国终甘沉我中华”。这个“贼臣”就是袁世凯,他被暗中保护,后半生忧心忡忡。
刘庄的那个夏天,让康有为萌生了在杭州生活的想法。1917年在西湖丁家山地区买了30多亩地,花了45.2万。1921历时四年建成“一日园”,杭州人习惯称之为“康庄”。正是在这里,年过19岁的康有为娶了农妇张阿翠为六姨,成为茶馆、酒厂的谈资。他自题“全能”对联:
把山和湖分开,行使鸟兽和植物的权利,也是政治上的事;
游戏世界无边无际,极限春岩风云的胜利让我欣喜。
附近悬崖上的铭文,还有现在的《芭蕉石调》等等都是他写的。康于1927年在青岛去世后,逐渐衰落。
徐志敬的折子推荐了谭嗣同。谭因病不能赴京,徐催他去农历七月。此后,谭几乎每天都到许家讨论变法或听昆曲,还经常请许唱《长生殿》里的餐厅九折,而康有为喜欢听《单剑赴会》。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出走,谭嗣同、梁启超、许等乘坐骡车抵达日本大使馆。谭与日本参赞书面谈话:“梁启超宜避死,留之以大用,托汝之义使之不朽”,而自己则“义不应避死”。
与谭“最相投”的许说:“谭留洋与会谈,态度坚决”。“他是一个信守诺言、履行诺言、理解正义的英雄。连乃知其不可为也。”被捕的前一天,谭嗣同去见了徐琳。林问:“你去吗?”谭答道:“我不走。”林道:“我也不走。”谭去了徐家,徐志敬请他吃喝。谭说:“改革失败了。我和任公已经委托日本大使馆掩护他去天津,坐船去日本。贼人十分着急追捕康先生,吉凶未卜。”许问:“你有什么打算?”他用筷子敲了敲自己的头。“我侄子准备了这个。变法和革命都会流血,中国从谭开始。”
徐后来告诉他的孙子徐济川:“谭先生是一位临危不惧的英雄。”并自责道:“我对不起谭留洋。如果我不和他合拍,我就不会被打死。”
晚年,徐志敬给孙子徐济川讲解谭嗣同的诗时,忍不住哭了。
因为他的赞助,8月1898,11日,黄遵宪被派往日本,作为三品经堂的候补(此前曾担任驻日使馆参赞)。光绪皇帝被监禁,黄在上海被捕,由于日本的抗议,两天后被释放。此后隐居,著书立说,留下了《日本与国家志》、《人地诗草》等。黄永远不会忘记当年他的推荐。有14首关于爱家乡人的诗,第一首是陈宝珍,第二首是徐志敬:
不同国家决心改革,让人落泪,很神奇。找遍林东的南北,在古代是没有人的。
第十一首歌是徐仁柱写的,前两句是:
臣之罪,是罚父之罪,谓之天,谓之父血于衣。
是关于徐仁柱的信,他愿意代表父亲去坐牢。
在徐志敬发起的五个发起人中,梁启超的关系最远。光绪皇帝也没有召见梁。他后来解释说,原因是梁的粤语口音太重。徐仁柱与梁启超的关系要密切得多,梁在湖南学习政治时曾被邀请到时事学堂。
徐济川回忆说,民国时期康有为去杭州后,梁启超也来了,穿着黑缎燕尾服,蓝缎长衫,戴着美式软呢帽,手里拿着文明棍,四个人抬的大绿轿子,四个警察护着。那天爷爷不在家,爷爷一进门梁就跪下了。他们的对话从徐仁柱开始。当梁问他有没有回宜兴老家看亲友时,他提高了声音,激动地说:“戊戌变法失败了,我们还有脸见江东父老。”梁曰:“年伯何须如此?我们都是为了国家,谈不上成败。”他的语气有点尴尬。临走前,梁启超拿出一把扇子,请他题写留念。送走了梁,自言自语道:“梁卓,前呼后拥,到这里来摆架子。我只说了一句话,他的脸就红了。”第二天,他在扇子上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后面还有一段附言:“我弟在仁公年从北京来到杭州,已经十几年了,不忍沧桑。因为那些俚语,我把它作为纪念品留下了。”
1915梁启超杭州之行,在刘庄逗留10天。当地官员热情好客,甚至比他在广东的家乡还要热情。6月11,他给远在杭州的女儿梁玲仙写信,说舍不得离开西湖,甚至想在西湖边买下十几亩地,种上茶叶和牛脂,做个“千户”。当时袁世凯即将称帝,还得写“所谓国运问题”之类的诗。毕竟他耕西湖的梦想无法实现,也无法像他的老师康有为一样在西湖“一点点分山湖”。1898年9月,康有为、谭嗣同等欲依托小站训练建设新军并表示支持新政的武人,先让康门弟子许去小站看演习(因其弟任铸、袁为同盟会兄弟)。由任洙推荐到袁幕府的颜敦元回忆说,许到天津后,袁设宴,观看演习时就坐在袁身边。"这些话非常尖锐,很有说服力。"鲁人回京后,称赞袁治军有方。康和谭主张许知静给他一个秘密折扣,以保护袁。这是9月11日的“秘密保护训练官方”:
无意中听到掌管新建陆军直隶的按察使袁世凯,家世门下,在太西深谙各国军事制度和中国现在对内应该进行的对外政策,都颇有见地,恰如其分。听说新组建的部队对外演习的做法。我精挑细选将领,严格定俸禄,赏罚公开,严肃下达命令。一举一动全是脚,每一枪都是同时的。……
光绪皇帝这才两次召见袁,赏赐侍郎作为后备。把袁转移到北京是慈禧太后的大忌。袁靠不住,第二。徐志敬谈到,“非常后悔,好像是一辈子的遗憾”。当时,许就劝他们小心谨慎。“发表一个简单的声明是一个轻率的举动。因为袁是荣禄的部下,车站虽然训练了新军,获得好评,但人数也不过七千。袁是个看风掌舵的人。他曾经支持新政,这是大势所趋。”许后来承认“是谭留洋、康南海与我合谋,靠袁救光绪,罚荣禄,是孤注一掷”。可惜朱当时远在湖南。如果他在北京,他可能会试图阻止他。毕竟他“知道袁的性格”。他是少年翰林中熟悉时事,深受李鸿章赏识的后起之秀。他也是翁同龢最喜欢的学生。他被革职后曾说:“保袁最不智。此人别有用心。如果他不保护袁,变法维新就会失败。他说徐琳学识渊博,林友士说:“初学不可轻言。”他警惕的看向袁。
1965438+2006年6月7日上午,远在杭州的徐志敬得知袁世凯的死讯,脸上露出了自戊戌变法以来从未见过的笑容。前来姚远庙街报信的人络绎不绝,气氛空前热闹。他说,“我其实在暮年赶上了这一天。”他准备了餐桌,并告诉他的亲戚和朋友他从未说过的话:
1898年的政变已经过去了19年。在中国势单力薄的情况下,维新派试图改革国家使之强大,但他们不了解当时的形势,贸然而为,昙花一现,最终失败。我们认为甲午战争光绪皇帝战败后,有变法图强之意,想依靠他实行君主立宪。慈禧是一个残忍的暴君。光绪四岁登基,她是她的傀儡。后来表面上她重返政坛,实际权力还是在她手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想法太天真了。至于试图借袁世凯的军队保护光绪,扭转垂死的局面,那是急中生智之举。我是袁世凯的秘密担保人,我给了他一个背叛维新,白飞黄腾达的机会。
他还说,“戊戌变法,因袁世凯告密,而慈禧又落幕,囚禁光绪,杀害维新派,成为千古奇冤。”(徐济川七十年经历,第114-115页)所幸推翻袁世凯家族的蔡锷是梁启超宠信的徐仁柱所办长沙时事学堂的学生,戊戌党不仅参与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还报了仇,最后,他希望中国能够团结一心,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 * *和政权。
1917年,他得知康有为参与了张勋复辟,愤怒地写了一封长信,催促康有为离开北京。原信未保存,其孙回忆要点为:“戊戌变法虽失败,但我们变法维新的主张是正确的。我们对清政府的腐败不满,所以革故鼎新也是站得住脚的。”“我们对光绪皇帝感到放心,是因为他能听我们的建议,进行政治改革,而不是因为他是清朝的皇帝,所以我们称赞他。”“我们主张君主立宪,但不赞成专制。我们对宣彤一无所知,所以不能和别人鬼混。”(《七十年传》页119)他听说康即将成为毕的副校长,而院长正是袁的死党徐世昌。”你是他的小妾,我很同情你。“虽然复辟在12天就结束了,但他对此深感痛心。他认为康有为此举有损维新派的声誉,心中愤懑。经过这一刺激,第二年春天在杭州病倒,享年75岁。他还在打听康有为生病期间的下落,他觉得对不起这个曾经有过患难的老朋友。
上吊当天,康有为送来挽联,深情款款。多年后,康对孙子说,她父亲这辈子最敬重徐志敬,他“有知音的感觉”。他还告诉了他一件事。当年慈禧太后派了一艘军船,鹰号,去追重庆舰,还有康有为,但是回天津的路上油不够,船长因为无能被囚禁。后来才知道,是船长刘冠雄(民国海军总长)故意放了康有为。当时有识之士赞成变法,同情康有为。
历史学家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1898年政变源于袁世凯的“告密”。根据袁世凯的戊戌日记,有史家认为“政变与袁世凯告密无关”,袁乃至荣禄都想保全光绪皇帝。这本日记直到袁死后10年(1926)才出版,其可靠性受到质疑。袁的告密可能晚于慈禧太后的政变,但无疑扩大了政变的残酷性。无论是从毕永年的日记《知止记》还是徐济川的《戊戌变法侧记》,袁都难逃搬弄是非的嫌疑。前者是当时当事人的记录,后者是当事人的口头记忆,可以相互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