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1.确立师生双方的主体地位,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改变传统的师生权威依赖关系,应该把导师和研究生视为教育过程中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主体。一方面,要确立导师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和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确立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导师要根据研究生的性格特点、学术潜力、个人志向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要求,因材施教[10],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第三,双方互动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地位平等原则,即双方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平等;沟通理解原则,即双方会互相关心,设身处地,互相包容,互相欣赏;双向互动原则,即双方要有对话,通过沟通达成理解;互利* * *赢原则,即实现共同发展和提高[11],在平等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和谐,* * *创造* *享受,师生互利。
2.加强课程教学与科研的协同融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注重研究型课程教学,通过课堂知识批判和师生讨论加强课堂学术训练,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接受科研实践;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研究生对知识的探索,注重学术前沿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实践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的系统设计,为研究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创新的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12];此外,还要注意教学与科研的有机兼容。当大学首先被理解为一个探究的场所时,科研和教学的活动不仅被视为相互渗透,而且具有实质性的兼容性,即在课程和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能力培养上加强课程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合作,以保证研究生创造活力、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并在导师能指导、导师乐于指导、研究生愿意学习的氛围中实现双方在教学、学术、情感领域的和谐。
或者关注在职研究生教育网微博,与博主实时互动,了解在职研究生实时信息。
3.实现师生双方学业、道德和职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内在动力。
导师指导研究生最基本的职责是学业指导、性格指导和职业指导。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才兼备的原则。他们不仅要重视研究生的学业指导,更要重视研究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人生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二者有机统一,最终实现研究生学术能力、学术品格和专业能力的* * *发展。导师要围绕这一发展愿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人格魅力,高质量地完成育人任务。导师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也是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过程。研究生要在明确成才目标的基础上,认识到合作行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师生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同时也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师生不是分离的个体,从而增强研究生报国利民的社会责任感[14],产生正向激励效应,更加积极地履行职责,提高综合素质。* * *的价值目标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满足对方的心理预期,从而形成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4.形成导师制与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有效合力,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有力保障。
①建立基于考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招生考核办法,突出科研主导原则,招生指标更多向人才培养质量高、学术水平突出、师德良好的导师或科研团队倾斜,以激励导师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为研究生教育提供生活来源,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研工作良性互动、相互促进。②落实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协商机制,包括培养的全过程,如师生互选、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课程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教学科研过程中的讨论交流等。,通过平等协商建立双方共同的价值目标,全面达成心理契约,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3)实行导师负责制,明确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科学道德等进行引导、示范和监督。,强化导师责任。④改革导师评价方式,注重从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上定期遴选导师,实行导师岗位制,建立导师资格认证和退出机制,实现导师优胜劣汰。⑤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主要通过提高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双方提高培养质量的内在动力。⑥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励,实行导师资助制度,让研究生过上体面的生活,安心学习研究。总之,要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教育机制,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不断夯实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或者关注在职研究生教育网微信,账号为cnzzyedu,可以通过微信报名。目前正在推广微信报名。促销详情请点击微信报名大促。
考研政策不清楚吗?沈硕在工作上是不是很迷茫?大学专业不好选?点击最下方的官网,会有专业的老师为你解答。211/985研究生硕士学位开放网将申报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