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历史科举制度利弊800字论文!

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光绪皇帝废除。然而,科举的影响并没有从此消失。许多对其是非的评论有失偏颇,缺乏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态度。应该如何评价?

没有功劳,没有苦劳。

一个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并没有被其他制度所取代,可见其自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功劳,只有苦劳。

汉朝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完善。起初,统治者采取征收和推荐的方法。地方官员或贵族家庭向上级甚至中央推荐人才,被推荐的往往是贵族子弟。推荐标准是贵族家庭背景。“秀才不知书,孝父不居。”。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将人才分为九等进行评价,但主要依据仍是家世,德、文、才为辅。审判长的大小也是名门望族,“上品无贫,下品无家。”所以从东晋到南北朝,北方的崔、陆、王、谢,南方的朱、张、顾、陆,这些名门望族占据了朝廷的重要位置,连皇帝老子也不得不向他们退让三分。这种门阀政治造成了贵族与平民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普通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升之路。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招贤纳士。"经过十年在窗前的辛勤劳动,他们闻名于世。"苏晗家的子弟也得以通过学习科举进入仕途,打破了贵族家庭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国家有了更广阔的选拔人才的天地。而且一个人拿了奖学金换了岗位,鼓励了十个人或者一百个人好好学习,也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当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元朝时,少数民族占据了中原。起初,统治者并不了解科举的作用,但后来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恢复了它的使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很清楚,实行科举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即位后很快就参加了科举考试。清朝的统治者也是如此。

汉语嘴影的实际应用

从整个封建社会来看,没多久学者就敢谈实用了。因此,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科举考试大多没有脱离实际。

南宋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状元的科目,考试题目多达586字。最后几句说:“天变圆满,民生衰弱,人才匮乏,兵力薄弱,菏泽不太平,边上千疮百孔,荆棘丛生。难道还不足以抗拒这个世界吗?”抑制化学切割的实施还没到吗?“题目明确指出了国家的严峻形势,请学者们出谋划策,化解危机。

清光绪年间任(1902)参加福建省考(主考官),主考官是闽浙总督徐应珍。这次有三个题目:汉唐宋用人论,勾践思想胆识论,子贡出使外国论。第一个题目评论历史,具有古为今用的意义。第二个话题很有现实意义。当时中国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战役中惨败,蒙受了土地赔偿的屈辱。他主张发扬勾践艰苦奋斗、誓为国耻的精神,与当时的形势紧密结合。第三个题目很有意思,很出彩。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善于理财,做生意。汉朝为什么不能派子贡这样的人去匈奴做生意,让经济交流双方受益,实现边境长治久安?下一次考试(参加进士考试)在开封举行,因为北京的宫媛被八国联军破坏,尚未修复。校长盛宣怀作了题为“论铁路国有化”的报告。这是当时的热门话题,后来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之一。

中国的科举考试一直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儒家思想,从孔子开始,就是教世人应用。孔子思想的精髓在于《论语》。如果《论语》没有实用功能,就不可能说“半部《论语》能治天下”。儒家思想一直在不断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与当时的思想政治有关。所以说儒家思想与实际应用脱节是片面的。在封建社会,士人不敢评论时事,也是如此。然而,一旦网络松弛了,情况就变了。道光年间,经世致用之声冲天,涌现出龚自珍、魏源等思想家,首开一代风气之先。

选拔精英的机制完善

像李白和杜甫这样有才华的人没能考上进士,所以有人认为科举不公平。事实上,科举制度在中国已经实行了一千多年。目的是让进士通过统考,选拔出最优秀的人选,分配到各级官员中去,实现学有所成为官原则的精英选拔机制。

首先,科举的录取率很低。除了科恩,全科目三年一次,只有一两百人通过省考选拔。国考后要选拔300多人,大部分都会失败。这样的录取率怎么可能达到唐太宗所说的“入我圈套者,天下第一豪杰”?其次,有些人有意走“南下捷径”,不愿按部就班地参加科举考试。第三,科举选的是官员,不是诗人。当然,符合科举选贤任能条件的诗人、作家也可以入选。唐宋八大家中,除了苏洵,其余七位都是文人。总的来说,科举考试总体上是公平的,但不可能完全公平。

从隋唐到清末,科举实行了一千多年,各种制度比较完善。比如进考场要经过严格的搜查,搜外面,检查用具(墨墨),把带进来的午饭和干粮剪开。很难把它带进房间。买通考官不容易。考官每次考三四门,只要遇到一个不要钱的正直人,揭发你,就判重罪。而且考试的文章要出版,叫“墨”,印出来的书要出版,作为范文卖给参加考试的人。这是马二先生在《儒林外史》里做的。文章不太像样,卖不出去,印出来会有麻烦。朝廷对考场作弊使用重罚,被判死刑的也屡见不鲜。咸丰年间,大学士白军在考场作弊被斩首。鲁迅的前辈也因为卷入科举案而身败名裂,锒铛入狱。所以除了偶尔铤而走险的人,大部分人都不敢以身试法,考试作弊的情况很少。

科举状元,以及进士、举人,大多是当下社会上长得比较帅,能把某件事做得相当不错的人。清朝260多年间,共举行了112次科举考试,其中有112人中了第一名,产生了很多人才。如甘龙陈赓分校的状元毕元,在经学、史学、文字学、金石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主持编写了220卷的《继续教育之镜》。咸丰陈冰状元翁同龢,武将兼尚书。他是同治、光绪两朝的御用老师。他在甲午战争中坚决打主战,在戊戌变法中坚决拥护光绪皇帝,以至于被慈禧太后罢黜。他的勇气受到了当时人们的赞扬和钦佩。毛泽东说,谈到中国的现代工业,我们不应该忘记四个人。这四个人中有一个叫张謇,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光绪吴佳分会的状元。也有幸运的赢家。光绪回宫考试时,正值慈禧太后70大寿,进士王寿彭的名字是吉利(古代传说彭祖寿800岁),所以中了状元。乾隆三科第二名的、、和洪,以及、都是著名的大学者,状元却不怎么样。有人嘲讽考官有眼无珠,说三个状元都撞大运了,但这毕竟是少数。

其实科举最大的不公就是对生源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想吃顿饭,可以参加科举,考第一,比如宋代的吕蒙正,明代的范纪昌;但有些职业被视为“廉价工作”,比如剃头、唱戏,儿孙不能考科考。这是不合理的规定,是科举制度的严重不公。

废除科举以兴利除弊

科举制度本身就有很多弊端。到了唐宋时期,就没有这么多限制了。明清以后,对儒家经典的阐释应以朱的《四书注》为依据,不能逾越人们的思想。明清两代还规定科举的体例是八股文,比较死板,束缚人的思想,这两项为世人所诟病。

科举制度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它在清朝中后期选拔的人才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一些官僚进行洋务运动,创办了一些新企业,如招商局、电报局等。这些企业是要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管理的,而科举出身的举人秀才对这些东西非常陌生,做不了这份工作。西方学校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它们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门学科齐全,明显优于我们的科举制度。如果我们还是八股学者、军事家,新的人才从何而来?除此之外,西学东渐之后,各种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等,已经遍布全球。我们的知识分子无所适从,愚昧无知,还整天谈诗。他们如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我国有识之士批判科举,提出“废科举,兴学堂”,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不仅是一个想法,而且已经付诸实践。1895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北洋大学前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后来,在各省建立了新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1905正式废除科举,取而代之的是学校,这是符合逻辑的,也是必然的。至此,科举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沈大明,法制史博士生:中国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中国的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圣人能治国,为我所用;客观标准和公平竞争;立法保护,稳定延续。其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统一价值,延续文化;促进教育,培养人才;它稳定了政治,促进了发展。其负面影响表现为: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内容单一,文体要求偏激。总之,因为科举,才有了中国官僚政治的稳定延续,也因为科举,才有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曲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