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政治作文——关于老人摔倒是否应该搀扶的获奖论文。
最近有媒体派记者到不同的地方进行现场测试,用“摔到街上”的体验式采访,看看到底有多少人,需要多长时间的帮助。无独有偶,某单位主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走上街头,以“潜水”的方式观察公众对这种情况的反应,还向第一个伸出援手的人赠送了一辆汽车。
这种“潜水”式的测试,可能是出于好意,希望鼓励更多人做好事,对社会道德生态做一个实证研究。但是,用“假”来检验道德和爱情,终究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带来副作用——将来人们面对“帮不帮”的问题时,不仅会怀疑自己的好心会不会被冤枉,还会怀疑“这是不是一种考验”。这样,无疑给道德生态添了一瓢“浑水”。看到路人摔倒,有些好心人想帮忙,但又怕成为“实验品”;有些人本来不想帮忙,但是脑子里闪过“说不定会走运,中大奖”的念头,就去帮忙了。这种情况下,如何给路人的道德水准打分?
“帮忙?还是不帮忙?”近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讨论这个话题。每有新的相关事件发生,这个“经典问题”就会被热炒一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现在的舆论往往是两极:不帮则自毁;帮帮忙,你贤惠。有些“潜水测试”也是这么黑白分明。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不帮忙,你可能会因为不懂急救知识而不敢帮忙。有人摔倒受伤,不能简单加一句“围观群众没人扶”的评论。大多数情况下,围观者并不是在看热闹。一些人正在焦急地讨论如何营救他们。有人拿出手机,拨打120救护车。有人自动在伤者周围设置“警戒线”,避免对倒地者造成其他伤害。社会道德生态包含了人们的各种观念、规则和行为,不是一两个测试或者简单的“帮不帮”的选择题可以检验的。
与其做一些所谓的“爱情测试”,不如为爱情保驾护航。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帮不帮”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有委员指出,“扶不扶”关系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正义”、“法治”。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良性合力,把诚信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推动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代表委员们还呼吁舆论不要跟风炒作事件的经过,要多关注结果。如果每次都把结果说清楚,把是非说清楚,让人们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能建立起对社会的信心。有人大代表从法律角度评论“扶不扶”,指出法律要引导善,遏制恶。根据民法精神,没有帮助,你不是罪犯;帮助是道德高尚的表现,法律保护你。如果你说帮你的人打了你,你要证明,但帮你的人不需要证明。有了这样的鼓励,人们的忧虑就会消除。
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鼓励人们行善积德,坚守一定的“不变”,即以一颗赤子之心去帮助他人,并从中获得快乐。但也要看到,社会环境变了,思想多元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概念,完善法律和制度,关爱爱心,保护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