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的论文为什么被“封杀”吗
文科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时,要从选择论文题目入手,通过对论文题目的锤炼,学会从整体上掌握学术论文的水平,这也是培养和提高研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最感兴趣问题的探究中选择论文题目。
给研究生写学术论文应该是一件很享受的创造性工作,不应该成为负担。我反对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许多高校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如果研究生未能完成规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则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获得学位。
一些高校甚至规定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只要有导师签字就可以算作导师的研究成果,这进一步助长了导师鼓励研究生写学术论文的风气,但论文质量却越来越差。
在我看来,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于培养研究生写学术论文的兴趣。这种兴趣就是发现科学问题,探索科学规律的兴趣。研究生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强烈的科学兴趣,才会有强烈的冲动去写学术论文。没有这种冲动,很难写出一篇好的学术论文。
这种写作冲动可以来源于阅读,也可能是在阅读别人的学术著作,发现谬误,或者产生极大的疑惑时,激发写作冲动。而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写作冲动更多来自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在其中发现“问题”,产生灵感,激发冲动。
如果研究生没有写作的冲动,最好不要尝试写学术论文。他们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继续阅读,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或者参加老师同学组织的讨论,积累必要的知识。
困扰很多研究生的是,不知道要积累什么知识才能最终激发写作冲动。事实上,能够激发研究生写作冲动的知识积累并不来自于基础知识或者基础理论的学习。能催生写作冲动的知识积累,往往来自于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探索性研究文献的阅读。这些文献存在大量争议,有些观点甚至冲击了现有体系的理论体系。
在这里,我用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来说明这一点。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我看过一份介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的翻译文件。当初对SA8000不熟悉,就去企业做调研,问了十几家企业的高层。结果我发现只有两家企业的主管知道有这个标准,但他们认为这个标准是西方列强借中国入世采取的“绿色贸易保护”措施。
我深入企业调查,观察到企业生产现场缺乏劳动安全防护,员工经常连续加班,企业缺乏诚信。于是,我回去查阅了国内外关于SA8000的研究文献,有了写学术论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缺失》的冲动。这篇论文发表在2005年5月的《企业改革与管理》上。发表后不久,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报纸副本《管理科学》第七期转载,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
文学硕士学生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在写学术论文之前,首先要明确回答“问题”是什么,这是确定论文主题最重要的依据。严格来说,任何一篇学术论文讨论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禁止一篇论文有多个主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对问题没有把握,学术论文选题困难。
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你看到的“现象”当成“问题”。其实,“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更本质的关系,它深深地隐藏在“现象”之下。
比如农产品价格波动只是一种现象。但在短时间内,价格出现异常波动,这就是“问题”!为什么几个月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且涨幅很大?这种异常的价格波动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研究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以及控制价格异常波动的措施。
再比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比如30年),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规律也是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价格会周期性波动?为什么前20年价格持续下降,10年又持续上涨?为什么30年来物价平均保持在3%以内的低涨幅?等等,这些才是真正的“问题”。从总体上研究这种现象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有找准“问题”,对真正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才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把“伪问题”当成“真问题”,研究者们为了得出正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比如最近看了一本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写的书,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农业政策。书中有一篇短文,研究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他的结论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在增加,农民收入在增加。论证的过程就是放两个方面的数据,前者增加,后者也增加。因此,他得出“两个增加”的重要结论。
看似他的“政府财政投入对农民增收是否有影响”的研究是一个“问题”,但实际上是在我国政府支农财政支出体系框架内的一个“伪问题”。因为,更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过去30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即打工收入)的增长,其次是“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主要贡献来自于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并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如果用定量分析来检验,就会发现“转移支付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并不显著相关。换句话说,过去30年农民的收入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包括劳动力交易和农产品交易。同时我们也发现,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主要用于农林水等事业的支出,是增加农村“七站八所”事业单位“人头费”的投入,而这种事业的增加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不能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的增加。
因此,研究政府财政投入对农民收入是否有影响,是一个“伪问题”。当然,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民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但这种公共享受并没有直接转化为市场利润和显著增加农民收入,至少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选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
与调查报告、工作报告或其他论文相比,学术论文可能离不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范式。但学术论文与其他论文的最大区别也可以说是本质区别,即学术论文必须强调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分析和研究过程。这种理论支持往往直接体现了学术论文选题的理论价值。
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没有理论指导下严密的科学分析和论证,即使作者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了清晰的思路,也无法提炼出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论题,更谈不上写出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
比如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中,为什么政府给农民一些钱,农民还是不愿意参加?很多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都把这个问题归结为“对新农合宣传不够”、“农民没有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意义)”。这是一个简单的分析,当然这种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进一步改进相关工作。
然而,从学术论文的角度来看,原因并不那么简单。
这就涉及到“农民就医决策是否理性”的问题。我们认为,农民是一个经济理性人。他认为参加新农合不划算,所以不愿意参加。
这涉及到农民和医院的医患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称”。医疗机构虽然有政府补贴,但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提高了药品标准和价格等。,造成了农民看病比没有参加新农合时要多花钱,无法真正实现政府赞助新农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
医疗机构存在“圈内人”不管医失控的现象。因此,学术论文的选题应建立在决策理性、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可通过深入严谨的逻辑分析来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但研究目的和视角不同,选择的基础理论也会不同,这往往成为一篇学术论文引起诸多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争议往往直接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标题上。
比如,也是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学者根据钱纳里的理论计算了中国农业的地劳比,算出中国一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于是写了一篇“农民只有转移才能增收致富”的学术论文。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经济越发达,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越高级,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所容纳的劳动力数量越来越有限,因此不可能实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完全转移。因此,只有在农村就地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民才能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化致富。
当然,后者写的论文题目也会体现另一种理论观点。从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同一个“问题”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研究过程基于两种不同的理论。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重要原则,文学硕士学生在选择学术论文的选题时,还要注意掌握其他技巧。
有些学术论文在题目中使用了先进的研究方法。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论文直接使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名称作为标题的核心内容。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的论文,也是在学术论文标题中用小标题写出研究对象或样本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的论文,直接用案例名称的研究作为标题也很常见。这些方法有利于突出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创新价值。
有些学术论文的标题是研究结论,可能明确地做出一些科学的判断,也可能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讨论,或者是对现有理论体系的确认和继承,或者是对现有理论体系的突破和发展。
这种方法可以突出学术论文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也很受读者欢迎。也有学术论文在题目的措辞上动了脑筋,比如分析一个问题原因的ABC,对一个问题对策建议的“新文章”,对一个问题的“拷问60年”等等,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
这些方法,作者建议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的实践中,根据撰写学术论文的实际需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