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计相关性?

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思考【摘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对它们进行权衡,得出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但在另一些方面又有矛盾和对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增加,标准制定机构不得不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做出选择,以决定企业应该选择哪些信息以及如何披露。[关键词]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所有者权益变动。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是反映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历史形象。一、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含义企业的经济活动多种多样,企业应当选择与信息使用者相关的事项进行记录。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应着眼于为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不同的用户对企业的关注度不同,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价值。在成本效益原则下,企业提供的信息只是满足一般的信息需求,需要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甚至重组,以达到自己使用信息的目的。二、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作用和关系作为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服务于决策有用性。相关性有两个基本标志:预测值和反馈值[2]。预测价值可以通过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件,预测经济事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反馈价值体现在确认或修正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会计凭证是企业经济活动最原始的记录。会计凭证向账簿的转换,使企业记录的会计信息更接近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因为它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个人和地方志[3]。这种效果的实现依赖于可靠性原则的应用。如果不真实,不公允,就会扭曲企业经济活动的本来面貌。一般来说,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统一的。只有对利益相关者有用的可靠信息才能帮助他们做出决策,而真实可靠的信息只有在与决策需求相关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们之所以试图通过准则、法律和相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督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在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然而,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总是同方向影响有用性。有些信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根据现有条件无法准确确认其相关要素,有些信息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但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关系较弱。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可靠性受到相关性的影响。从原始凭证到账簿,会计人员会根据自己对相关性的主观判断,对原始信息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同时影响其对折旧、减值准备等项目的预测和估计。判断相关性的标准不同,对同一会计信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表象与真实情况之间存在距离。过度追求相关性会损害可靠性。时效性是相关性的灵魂[4]。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及时获取信息和快速反应已成为在经济活动中取胜的重要条件。如果相关信息失去了时效性,其对决策者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但是,企业为了及时捕捉信息,在获得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会计处理是非常容易的,预测和估计的成分必然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追求也需要一个限度。信息过于准确不仅会导致交易成本急剧上升,还会导致错误。可靠性的一般标准是符合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规范,能够通过并经得起注册会计师的认证。基于此,信息的模糊处理是可以接受的。三、现代会计准则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平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者对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求不断增加,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也不断增加。正是在这个时期,财务报表从原来的两个报表发展到四个报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从财务报表扩展到财务报告,甚至扩展到企业报告[5]。财务报告中其他财务报告的泛滥,使得大量无法在表内确认和记录的东西涌向表外,从而使得其他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呈现上升趋势。在一些企业中,其他财务报告的篇幅大大超过财务报表,其预测功能也越来越强。投资时,投资者更倾向于从表外而非表内寻找相关信息。这无疑扭曲了传统财务会计以记录和报告过去为主的特点,将其变为企业财务预测。财务报告的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但由此产生的信息过载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一味迎合财务预测的需要是否超出了财务会计的范畴?全面满足相关性的需求,不是会计信息系统本身能够完成的。过滤和整合会计信息的任务应该由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共同承担。世界上对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关系有不同的态度。FASB在第二次概念发布会上的回答模棱两可。目前美国会计界倾向于相关性优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在其《关于财务报告原则的若干问题解答》中指出,如果存在矛盾,应选择“与可靠性最相关的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下,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侧重是不同的。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可靠性的强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取消后进先出法和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过度强调相关性可能导致对可靠性和质量特征的忽视,同时导致财务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中心的失衡。虽然公允价值这一能够显著提高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中被广泛采用,但公允价值的获取也必须建立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提供相关性是趋势,但不太可能为了增强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无论财务会计如何改革,都不会偏离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