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的论文

我妈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坐稳军帐。”排列八卦图,抓飞将。“这个神话告诉我们,蜘蛛只吃活的东西,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角落里抓了一只小蜘蛛,放在一个盒子里(四周有洞,上面有玻璃,便于观察)。在蜘蛛会织网之前,我捡起一只死虫子和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面前。蜘蛛没有理会他们,然后用手撞了一下箱子,蜘蛛就朝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搞清楚蜘蛛是不是吃死苍蝇,第二天,我来到箱子里观察,看到死昆虫和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但是箱子的角落有一张网,蜘蛛静静地躺在网上。这时我想:是不是因为没有网,昨天死苍蝇死虫子才没吃到?于是,我捡起那只死苍蝇,轻轻地放在网上,但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然后,我用笔轻轻地碰了碰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朝颤抖的方向爬。我把笔拿回去,网就不晃了。信号中断了,停止了。很快,蜘蛛又爬到了网的中央。我再次用笔尖触碰网上死苍蝇的尸体,网开始震动,蜘蛛开始在这里爬行。我再次收回笔尖,蜘蛛停了下来。像上次一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爬到了网的中央。哦!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震动来感觉,靠织网来捕食。于是,我记录了实验结果。

为了证明蜘蛛通过网的振动来感觉,我做了另一个实验。把笔尖放在网上的死苍蝇上,振动很久。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似乎感觉越来越强。蜘蛛会匆忙赶来。当蜘蛛遇到苍蝇,我会收回笔尖,只看到蜘蛛的尾巴很快会喷出黏丝来绑住苍蝇,再看蜘蛛的背,好像在吸苍蝇。很快,网上就剩下了一个完整的空壳。这个实验证明了蜘蛛吃移动的昆虫。

我们的秘密小组去图书馆和书店查阅了大量关于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写道,蜘蛛是食肉动物,它们的食物大多是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是嘴巴没有上颚,所以不直接吞下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吸。当昆虫和其他动物接触网时,它们会在网上拼命挣扎,使网丝振动,这样蜘蛛就会很快发现。蜘蛛会沿着纵丝爬向猎物,用蛛丝包裹住猎物,固定在网上。先将爪肢中毒腺分泌的毒液注入捕获的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将中肠分泌的消化酶注入被爪肢撕裂的捕获物组织中,迅速分解成汁液,再吸入消化道,最后吃掉残存的体壳。这些充分证明,飞虫使蜘蛛的网振动,网振动会使它有感觉,蜘蛛有感觉就会抓住猎物。所以证实了蜘蛛只吃活的动物,不吃死的昆虫。

如何写一篇科技论文

一、什么是科学论文?

实际上,科学论文是学生在课外科学活动中,经过科学观察、实验或调查所取得的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件事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的结论;也可以是一个地方调研后的总结;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二,科技论文的质量标准

1,科学。

科学性是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体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科技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合乎逻辑,用词简洁准确。

2.创造力。

小论文的选题和主要观点要有自己的新发现和独到见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研讨会,也没有在各级报纸上发表过。

3.实用性。

论文题目必须是作者自己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研究方法获得的,具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自己写的。不能有捏造、臆测、成人替代的迹象。

第三,科技论文的类型

科学观察论文

科学观察征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自然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对所获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进而得出结论并做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论文中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其所产生的观察对象、过程、条件和现象不能附加任何人为条件或个人偏见。另外,观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反复的活动,需要作者的耐心、细致和恒心。

(2)小型科学实验论文

科学实验随笔,有时也叫实验报告,是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创造特定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综合结论的文章。它侧重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描述和对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3)关于科学调查的小论文

如果你想研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一水域的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搞清楚某一奇石怪山的演变过程,某一范围内的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那就得实地考察。通过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写成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叫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考察报告。

(四)科学解释短文

科学解释散文是指作者运用准确可靠的信息对某一自然现象或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散文。一般来说,它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研究方法,而主要从书刊、老师等处获取丰富的二手资料,通过自己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用自己理解的语言阐述某一观点。

我要特别提醒你,写一篇简短的科学解释论文,千万不要提一个问题就匆匆忙忙地查资料,然后不加分析就抄下来解释。这样一篇没有新意和新见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的科普文章,不能算是一篇科技短文,更不能培养你研究问题的能力。

第四,小论文的选择与分析

材料

1,直接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看,是人在自然条件下考察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观察时要仔细,不要放过任何细微的细节。同时,观察要详细记录,否则不可能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2.动手实验。实验方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和控制,比观察更有利于发挥学生揭示隐藏的自然奥秘的主动性。

3.实地考察。包括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检查前,必须明确检查的目的,以及必要的工具、仪器、药品、生活用品等。必须做好准备。在检查过程中,要随时随地详细记录时间、地点、过程和检查结果,有时还要带回必要的标本、样品,对更重要的现象进行拍照。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一手资料。

4、获取信息。由于时间、空间或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亲自去观察、实验、考察一些资料,只好查阅书刊或请教老师、家长。这种间接获得的材料称为二手材料。有些问题不是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条件能解决的,这个问题必须在你的选题中解决,所以你得去查资料,搞清楚。

(2)分析

获得材料后,要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根据论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自己的论点和观点。

首先要检查各种材料的真实性。我们查阅的资料有些是过时的观点,有些解释只适用于一定范围,有些资料不具有普适性,有些资料记载有误或者本身就是虚构的。这种材料应该坚决使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即选择能说明问题的材料,不要太多,要精,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要舍弃。

第三,对选取的材料进行分类,研究它们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论点。论文论点来源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先下结论再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

五、科技论文的写作

整理分析完材料,就可以开始写了。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写作一般要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一般来说,科技论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精确、简洁、吸引人,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很多方法可以开始,取决于研究内容和你喜欢的写作风格,但一般来说你应该开门见山,提出你讨论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研究这个问题的?

正文:也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包括假设、观察、实验、调查过程、发现的现象、判断、推理和结论等。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步骤要写仔细,实验过程、数据和现象的由来要写清楚,叙述要有一定的顺序。数据材料要准确,可以设计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和图表。必要时可附上照片和采集的标本,以增强说服力。得出的结论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和论据一致,要有严格的逻辑。文字要简洁生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结论:在文章的最后,你应该写下你对某个问题的结论和建议。结论是结尾,与开头提出的问题相呼应,收到良好的效果。

论文初稿完成后,还会反复修改。看段落是否自然衔接,语言是否流畅准确。让同学老师帮忙修改,改完之后逐步完善。最后,参加各级小作文比赛。

科技论文范文

鱼会说话吗?

你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我想知道鱼会不会说话。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全黑,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开心。一个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是不是很好玩?它们生活在一个鱼缸里,这是“不寻常的”。有山,有花,有树,有贝壳,有彩色的石头。是不是很美?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吧!

9月23日早上五点左右,我正要喂奶。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

9月23日下午5点,我看到鱼缸里的壳翻了个底朝天。肖鑫看到了,好像她认为——这个小贝壳要死了。她迅速游过去,用头够到了它。过了三四分钟,就够不着了。她游到乐乐身边,用尾巴扫了乐乐一下,然后摸了摸对方的头。乐乐和欣欣在一起了。

通过两次观察,我知道人类有自己的表情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的王国表情和交流。这也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的很伟大。同时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你不能因为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就去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谁能真正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巢出发到目的地后,会在沿途留下一些气味,然后返回蚁巢。用触角互相触碰,并通知其他蚂蚁。科学家们已经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实验。科学家先鉴定一只蚂蚁,一路上大力清扫他到达目的地的地方。当蚂蚁回来时,它突然停在气味被擦掉的地方。一边转圈一边找东西。人们得出结论,蚂蚁可以通过嗅觉辨别方向。

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一个实验。我先准备了一根10厘米左右的小树枝,在树枝的一端放上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巢附近。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出来探路。我把他领到棍子后,他就到了放糖的地方,好像在闻。我趁这个机会把棍子断了的部分剪掉了一厘米。当蚂蚁回来时,它在被切断的地方左拐右拐,却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重复了上面的实验,蚂蚁还是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个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不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可以通过嗅觉辨别方向。

知道了蚂蚁的秘密,我在想:能不能做一个蚂蚁报警器?当蚂蚁靠近报警器时,报警器可以“闻到”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唧唧声,让我们知道蚂蚁去了橱柜或其他地方。

“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我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你用蛋壳做什么?你是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

“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在你做之前,请猜一下,我用这支铅笔垂直向下刺蛋壳。是嘴朝上的蛋壳先破还是嘴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嘴先下了!”大多数学生争着回答。“嘴巴先翘起来!”同桌铁了心要和大家对着干。老师笑着说:“好吧,我们做个实验,看看谁的答案是正确的。”

老师把一个同学叫到讲台上,让他把铅笔朝上指向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放开了手,铅笔戳到了蛋壳,但蛋壳没有破。老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的时候,终于扎破了蛋壳。然后,老师让他用铅笔戳蛋壳。“一次,两次,三次……”我们一起数;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被捅十几下也不会破。

“是啊!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不服气,但是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蛋壳,用铅笔竖着扎,确实是嘴朝上更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嘴朝上的蛋壳受力集中,而嘴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更强。难怪工地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面朝下的安全帽。事实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