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芹论》课文教学案例

一.起源

战国纷争,群雄逐鹿,秦朝在一个边境地区征服了国家一百多年,可谓是如日中天!然而,谁能想到,这个繁荣的王朝短命地、如此迅速地、如此悲惨地、如此神秘地死去,震惊了世界。自古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在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和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朝的兴衰中吸取有益的教训。贾谊的《论秦》就是这些有影响的文章之一,也是多年来中学教材中的传统文章之一。

两千多年来,郭芹理论一直受到政治、历史、文学等各界人士的关注。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比一般的文言文难度大。如果从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作者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不同”的利弊,自然会增加教学的深度和难度。我不想错过这样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对专家们的授课做了有益的尝试。

贾谊的“仁义不施”论,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评价秦朝的标准。直到今天,说到“秦”,前面总要加上“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暴力”成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朝的统治是残酷的,这是事实。但是几千年来,残暴统治的不止是秦一个人!更不用说揭竿而起推翻秦朝的陈涉、刘向等了。,就说汉武帝,唐太宗,元朝的始祖,明朝的,清朝的康、雍、甘,被后人誉为贤明的君主。请问他们哪一个不残忍?然而,他们的“暴力”不仅没有灭亡,还赢得了人们的赞美!「成王败寇」真的是真的吗?

因此,作者在疏通文字、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采取设置问题、层层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暂时抛开以往的结论和权威理论,以文字本身为“基础”,以与文字相关的史料为“辅助”,也来一个“过秦论”——探讨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第二,流程

在讨论课之前,我首先动员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课本、书籍、报纸、网上浏览、访问专家等)收集与秦灭亡有关的信息和典故,从中筛选信息,寻找有用的材料,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我逐步展示问题,设置难题,提供信息,通过多媒体屏幕一步步推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推理、判断,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一般流程如下:

问题1:作者认为秦朝快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回答: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不同。

笔者首先分析阐述了“攻守之势不同”的含义,然后针对“仁义不施”的观点,提出以下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问题二:两千多年来,人们提到秦,前面总要加上“暴”字,“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代名词。那么,请你想一想,哪个朝代不残酷?

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课堂讨论很热烈。

在五分钟的讨论中,学生们列举了许多朝代和著名的皇帝,其中大多数是汉武帝、唐太宗、宋仁宗、清朝康熙、乾隆等。,但都被另一部分同学骂了,很难达成一致。最终没能说出一个“不残忍”的皇帝。

最后作者做了这样一个总结:封建统治就是专制统治,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独裁性、神秘性和任意性。其最终和最高目的是巩固自己和家人的特权。所以,一切妨碍皇帝特权的言论和行为,哪怕是父子兄弟关系,哪怕只是“可能妨碍”,也必然会受到严厉的压制和无情的扼杀。所以,封建帝王的残暴是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

既然历代皇帝“残暴”却不亡国,那么“残暴”未必是秦朝亡国的“原因”。如果我们把六国的治国方略与秦同时探讨,会给人们一些新的启示。接着,课堂讨论转向了对课文的分析:

问题三:找出作者对六国旧贵族(以四君子为代表)的评价,联系六国终将灭亡的史实。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对于前一个问题,大部分同学很容易就能发现:“战国四君子”,“贤明忠信,宽厚仁爱,尊贤重道”,大部分同学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但是学生们对于“仁义”救不了六国的命运这个问题很困惑。

作者抓住并利用学生的这种“困惑”进行适当引导:六国旧贵族是否“仁政”,我们暂且不讨论。但从他们的“仁义”也是臣服于国家这一事实可以得出,国家的存亡与君主是否仁政没有必然联系。因此,秦国灭亡与“仁义不适用”没有必然联系。

问题4:从文中选取信息,根据所见所闻,列出秦朝的“暴政”。

列举秦朝的“暴政”,大多数同学很容易筛选出来。案文中列出的要点是:

1,废王之道第一;

2.燃烧一百个字;

3、名城,杀英雄;

4.取天下之兵,聚咸阳,卖钹,铸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

有些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材料,主要包括:

5.筑起万里长城;

6.建造阿房宫。

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师生在这节课上重写郭芹理论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引用了上述“暴政”之后,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下一个问题:

问题5:对上述“暴政”逐一分析,指出哪些朝代采取了措施?有哪些治国安邦的必要措施?有哪些秦朝独有的新举措?

首先,作者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暴政”的具体含义:

1,“先废王之道”是指秦朝废除周朝封建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政策。

2.“焚百家之言”要具体分析。焚书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流传的儒家经典,但秦代国家图书馆的儒家经典(即“博士帖”)并不是焚书的例子。烧毁众多典籍的真正元凶不是秦始皇,而是项羽!项羽入关,杀了秦子,放火烧咸阳。大火持续到三月,许多文化经典和艺术精品被付之一炬。

3.“名城杀英雄”指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一,拆除六国原有的都城和军事设施;杀六国之兵,以巩固新政权。

4.“取天下之兵”,收缴百姓散落的武器,防止百姓揭竿而起,造反。

5.“筑万里长城”。事实上,燕、赵、秦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各自修建了长城。统一后,秦的工作不是“建”,而是“连”,即把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这种工程,它的造价和人工跟当年颜和赵分别修长城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而且这样的工作对于巩固边防,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非常必要的。

6.“建阿房宫”,王朝初建,大兴土木。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对这些“暴虐”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探究、总结、归纳能力。经过争论,比较统一的意见是:

历代王朝采取的措施:2。《燃尽百家之言》;3.“名城,杀英雄”;6.建设大型项目;

治理国家、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4 .“集天下之兵”;5.《筑起万里长城》;

秦朝独有的新举措:1,“先废王之道”。秦朝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所有的朝代更迭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前人都说过“秦之不灭”。

得知上述“暴政”的真实情况后,作者不失时机地指出,焚书、毁城、杀人、弱民等这些严酷的规则,一方面是维护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度所必须采取的激进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历代王朝在没有亡国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这自然不能成为秦国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先废王之道”的倡议,是秦独有的!“先废王之道”──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不仅摧毁了六国旧贵族昔日的繁荣,也摧毁了新贵族在秦封王的梦想。

为了阐明这一点,作者在屏幕上显示了另一条信息:

问题6:从阅读下面的信息中你得到了什么?

秦始皇在开国之初,废除了封建领主制,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一政策击碎了新贵族封王立后的美梦,激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为了督促秦王恢复分封制,王万煞费苦心地把秦始皇的两个皇帝带到殿里,历数皇帝的功绩,要求加封。始皇帝彻查汉奸,识破他们借分封太子倒退复辟的阴谋,坚决予以严词驳斥。

有同学指出,秦朝新兴贵族不理解甚至反对秦始皇的改革措施。由此可见,在秦朝建立新的革命中央集权制度,任务是多么艰巨,阻力是多么强大!

为了加深印象,作者展示了下一个问题?

问题7:以上都是秦朝的内因。从课文中找出它消亡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大多数学生很快指出:陈涉起义了;山东豪俊共崛起,秦家亡。

作者又问:“山东豪军”指的是谁?

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六国旧贵族。

问题8:把“王之道先废”和“山东豪俊崛起而亡”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们的讨论再次达到高潮。

“先弃王之道”不仅葬送了六国旧贵族的家园,也葬送了秦朝新贵的梦想,从而激起了新老贵族的愤怒。“山东豪俊崛起,秦家亡”,充分说明了六国旧贵族推翻秦朝的迫切心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涉”是秦朝的子民,“山东豪俊”是被秦朝灭了的六国旧贵族。“陈涉”和“山东豪军”同生共死,就是新老反革命勾结,* * *扼杀新生的中央集权国家。

第三,反思

经过一番讨论和探索,同学们认识到,秦朝的迅速灭亡,至少不仅仅是贾谊所说的那样,而是因为秦“先废王之道”的开创性创新,是新旧反革命结合、新政权绞杀的结果。但是,我们作此探究,不是为了给秦定罪,也不是为了批评贾谊,而是为了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1,一个新的、进步的事物,总是走在前面的──超出了当时大多数人的理解水平,所以不能马上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所以反复出现是很正常的。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封建领主制。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中央集权也是如此。

2.秦朝灭亡了,但秦朝的法规制度没有灭亡。“汉承秦制”和“一秦千古”充分说明了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3.贾谊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知识分子,他得出“仁义不施”的错误结论,是历史和个人认识局限造成的。但很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向两千多年前的当时汉朝提出“仁政爱民”的政治措施。但是,两千多年后,我们应该“劝你不要弹以前的歌,听新的杨柳枝”(刘禹锡)如果我们还在弹古人的老调,那将是非常遗憾的,也是非常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