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

早在宋元时期,广州、佛山等地就流行雕刻门神的习俗。早期这种门神直接手绘在门板上,后来刻在其他木板上大量临摹制成木刻年画,在市场上出售供人张贴。

佛山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朝兴盛后,它们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的必需品。他们在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们是中国南方年画起源的代表,因产于广东佛山而得名。

清乾隆、嘉靖年间,佛山年画制作达到顶峰。有200多家商店和车间,有数千名员工。鼎盛时期单门神一天生产11,000双以上,是佛山重要的手工业。

20世纪30年代后,经济逐渐萧条。

1966之后,佛山年画被斥为“封建迷信”,停产。

1975后恢复生产,主要用于出口。

后来城市居民贴门画的习俗越来越少,而郊区、县城的农村仍有贴门画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