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在数学方面做什么?

1981年,32岁的他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凡勃伦奖——微分几何界的最高奖项之一;1983年被授予菲尔兹奖章——数学界的最高荣誉;1994年,他再次获得克劳福德奖。

此外,他还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加州最佳科学家称号,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

丘成桐,1949,广东汕头人,举家定居香港。我父亲曾在香港香让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崇基学院任教。我的父亲和教母很善良,丘成桐童年无忧无虑,成绩优异。但在14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家里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尽管丘成桐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录取。

大学期间,他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所有必修课程,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他杰出的成就和研究精神得到了当时美国教授萨拉夫的赞赏,萨拉夫极力推荐他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生。70年代前后,伯克利是世界微分几何的中心,聚集了许多优秀的几何学家和年轻学者。在这里,丘成桐获得了IBM的奖学金,师从著名的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

数学很奇妙,也很粗糙。即使是立志在数学领域做出贡献的青年学生,也能坚持到最后,出成果,实属难得。丘成桐就是这样一颗“晨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偌大的教室里听课的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教授在讲台下对唯一的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这里唯一的学生是丘成桐。在柏克莱学习一年后,丘成桐完成了博士论文,巧妙地解决了当时著名的“沃尔夫猜想”。他对这个问题的巧妙解决,让世界数学界意识到一颗新的数学之星的出现。

获得博士学位后,丘成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期一年的访问期间,结识了许多年轻的世界级数学家,并完成了两篇论文。1972年秋天,年仅23岁的丘成桐应邀到纽约大学西施分校担任副教授,并完成了几篇论文。在1973年美国数学会举办的微分几何会议上,丘成桐做了三次学术报告,以其卓越的能力和贡献向数学界展示了他在微分几何领域的领先水平。今年是丘成桐数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一篇名为《完备黎曼流形的上调和函数》的著名论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数学生涯的转折点。事实上,这篇论文为他运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巧奠定了基础。

丘成桐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工作是证明“卡拉比猜想”。他在1976的最后用强大的偏微分方程估计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解决“卡拉比猜想”的同时,他还证明了具有负定第一陈类的紧致Kohler流形上Kohler-Einstein度量的存在性。

从65438到0976,丘成桐被提升为斯坦福大学的数学教授。1978年,应邀在芬兰举行的世界数学大会上作题为《偏微分方程在微分几何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本报告代表了80年代前后微分几何的研究方向、方法和主流。之后,他解决了“正质量猜想”等一系列数学领域的难题。

丘成桐的研究工作深刻而广泛,涉及微分几何的各个方面,成果众多。65438-0989年,美国数学会在洛杉机召开了微分几何会议,丘成桐作为世界微分几何的新一代领导人,担任了会议主席。

命运是公平的,奖牌和荣誉都颁给在教室里坚持到最后的人。这并没有阻止丘成桐继续做大量复杂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成果。

坚忍不拔、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丘成桐的精神。当然,不是每个有这种精神的人都能取得和丘成桐一样的成就。数学需要勤奋,也需要天才。正如著名数学家尼伦伯格所说,丘成桐“不仅具有几何学家的直觉能力,而且具有分析家的才能”。著名数学家郑先生回忆说近20年来一直在思考许多数学难题。虽然他们仍然没有解决,他仍然没有轻易放弃思考。

丘成桐一直非常关心中国的数学事业。从1984开始,他在国内招收了十几名博士生,为中国培养微分几何方面的人才。他的做法不仅是教学生一些特殊的技巧,也是教他们如何理解数学的精辟之处。他的学生田刚也以1996获得了凡勃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微分几何学家之一。

数学是奇妙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探索出它的真谛。对于丘成桐这样的数学家来说,这种探索不仅是人生的意义,也是人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