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三国人物分析。诸葛亮与周瑜关系研究要求:1600-2000字论文(高中)
杜甫有一首著名的诗《蜀相》,对联尤为著名:“惟未能征服,已亡,英雄从此披衣而泣”,讲的是诸葛亮成功的悲剧。然而诸葛亮真正的悲剧似乎不在这里。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已经合二为一,在人们心中已经没有区分的必要。文学即历史,历史即文学,文史之分似乎已经牢牢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总之,无论诸葛亮是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诸葛亮是美德典范的结论,似乎古往今来都难以定论。作为一个道德人格,他确实有不可否认的点。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是否成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诸葛亮最大的悲剧就是没有接班人。中国民间有句话叫“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可谓穷尽了诸葛亮背后的惨淡局面。回首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志存高远,部下如云。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他的处境依然引人入胜。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人才短缺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显示了蜀国灭亡的预兆。三国后期,“五虎将军”已经相继去世。等到廖化出来的时候,诸葛亮治下的西蜀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将领。诸葛亮一生追随刘备,可以说是百依百顺。然而,从公元207年隆中决策到234年五丈原去世,他求了27年,却没有找到也没有培养出接班人。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直到死的那天晚上,他才感叹自己学了一辈子的美术书,没有人教,于是退而求其次,忍痛传给了姜维。然而,姜伟奇的美德是值得称赞的,但他的才华远远不如诸葛亮。虽有丞相之心,无丞相之才。另外,时不时就说楼要塌了,很难支撑。几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至于最后拯救西蜀的尝试,实在令人费解。
其实廖化并不是一个平庸的将军。和姜维相比,他还是比较务实的。他对姜维屡次无效的攻击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军人不打仗,就自焚。姜维说的就是这个!如果因为你不能用智慧和力量击败敌人而不得不经常作战,你怎么能不败呢?”廖化的判断既指出了姜维的弱点,也反映了诸葛亮的缺点。诸葛亮的退不务实,很多地方早就表现出来了。在弥留之际,刘备特意告诉他,马谡是“言过其实,但他只是和人相处过的苏。
结果街亭失守,一场讨伐泡汤,马谡丢了性命。但诸葛亮“落泪”时,只怪自己用人不当。他为什么要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深刻反思?在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时候,是那么的辽阔。可是,当它四周都是,没有人照看的时候,是多么的荒凉啊!他在秋游五丈原,自觉凉风刺骨,快不行了,不自觉地感叹“天那么长,又那么偏激”时,有没有想到这一点?
对于诸葛亮,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往往大相径庭。崔浩在《典论》中评论说:“九州如火如荼之时,英雄苦斗之时,诸葛亮与刘备相爱,鱼水如比喻。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刘璋,接,守穷崎岖之地,僭取边界。只能说他像汉朝一隅的赵佗。怎能与汉初宰相萧何、曹参相比?”杜甫则说:“两朝扶老,有所建树。”他对诸葛亮表现出了毫无保留的赞美和同情。然而,当我们从道德的角度评价一切的时候,我们又能从哪里看到历史呢?其实在这个评价标准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刻的悲剧。
对于周瑜来说,他只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陪衬人物,是作者为了更好地歌颂诸葛亮这个正面人物而刻意塑造的艺术形象。周瑜被作者视为被孔明活活气死的结局,看似不合逻辑,出人意料,细细品味,又似有道理。在书中的相关故事情节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他的一些才华和勇气,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的小心眼的“小气”。这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周瑜的“刻薄”主要贯穿在围绕赤壁之战和战后“借荆州”、“取荆州”的诸多情节中,表现为周瑜与诸葛亮的矛盾。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罗贯中为了突出自己的智慧、稳重和大度,处处刻画周瑜的急躁和“刻薄”。早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的军队就已经四面楚歌,试图消灭刘备、孙权等占据南方的军事力量。刘备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当他派诸葛亮到吴栋做说客,动员孙权联合起来反对曹操时,周瑜与诸葛亮的第一次接触就表明了这一点。《三国演义》第四十四章“孙权决心破曹操”一节,周瑜从鄱阳湖回到柴桑,给孙讲了“战”与“降”的关系,以为孙权的疑惑已经穷尽。但当周瑜问起诸葛亮时,诸葛亮说孙权“不稳”,周瑜“回见孙权”,证明诸葛亮的猜想是正确的,于是周瑜就生了一颗明亮的心,并初步表现出他的卑鄙。然后周瑜定下计划,让诸葛亮“夜去聚铁山断粮”,希望借曹操之手除掉诸葛亮。当诸葛亮把周瑜的战略暴露给鲁肃,用这样的话向他挑战:“我们的水战、脚战、马战、车战都很精彩,何必担心业绩不行呢?不如江东侯爷和周郎厉害。”周瑜大怒,要“引一万匹马,去巨铁山切断提供粮食的路线。”为了反制诸葛亮的话,他不顾自己的地位和责任,想和别人赌输赢。当鲁肃再次向周瑜陈述诸葛亮对这件事的看法时,周瑜甚至摇摇头说:“这个人比我博学十倍。如果他今天不除掉,那将是我们国家的灾难。”此举既显示了周瑜容不得人才的卑鄙,也暴露了周瑜遇事急躁的性格。在赤壁之战的紧张准备中,周瑜仍然放不下对诸葛亮的嫉妒和陷害。这主要表现在“借草船之箭”和“借东风”两个情节上,在历史上没有实际事实,完全是作者虚构的。先是周瑜让诸葛亮在10天内造出一万支箭,同时“分兵工匠,教其故意拖延,所施之物皆不全,企图再次借曹操之手除掉诸葛亮。但没想到诸葛亮在短短三天内就轻松向曹操“借”了一万支箭,打破了周瑜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失败了,周瑜应该吸取教训,和诸葛亮一起对抗曹。然而,当诸葛亮去看望生病的周瑜,并告诉他病因时,他自告奋勇,建了一个祭坛祭祀东风。周瑜对别人才能的“小气”再次爆发。
出了丁奉,徐盛两将便去杀之。可见周瑜的“小气”——想杀光的心越来越差。身为三军统帅,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围攻,竟然不顾敌强我弱,需要紧急调动一切力量,眼红贤人,盲目谋杀忠臣贤人,令人匪夷所思。赤壁之战后期,战败,孙、刘集团围绕荆州归属针锋相对,将“三于”的故事浪漫化,进一步彰显了周瑜的“卑鄙”。《三国演义》第五十一章“孔明在周公谨”,周瑜收复南郡时被曹骏射杀。大夫说:“这箭有毒,不能急医。如果你生气了,你的疮就会复发。”按常理来说,周瑜应该知道作为主武将的重要性,应该完全遵医嘱。无论遇到多大的变故,面对巨大的逆境也要保持冷静,沉着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这样才能稳定三军将士的情绪,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就在吴军大败曹军,周瑜领兵收复南军的时候,南军却意外遭到诸葛亮的袭击。周瑜大怒,忘记了医生的嘱咐,再一次显示了周瑜的小心眼——“小气”。后来斥候回报荆州襄阳被诸葛亮的计谋占领,周瑜更是怒发冲冠,大叫一声,金疮开裂。这就是诸葛亮的“借荆州”之计,真的是“取”。确实令人气愤,但战争中一城一池的得失,永远不能说明整个战争的胜负。荆州、南郡、襄阳虽然被刘备占领,但并不损害吴国的权力,而且虽然被占领,但仍有“借”之名,有条件。因此,周育媛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此感到愤怒,而应该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来解决。《三国演义》第五十四章,周瑜“取荆州”,鼓动孙权以娶妹妹的方式谋杀刘备,进而取荆州,但他不想这个计划再次被诸葛亮识破,于是将计就计,让刘备娶了武侯的妹妹。年底,玄德夫妇按照孔明的计划几经周折离开东吴,周瑜亲自领兵追击,却被云长、黄忠、魏延三人追击。“当我匆匆下船时,岸上军士异口同声地喊道,‘周郎的高明计划是保天下,但他陪着妻子就会失去他的部队!’余大怒道:“你再上岸去拼个你死我活!"黄盖和韩当挡住了去路。禹心想:“我不能计划,我如何面对吴国的侯爷!叫一声,金疮就裂了。“又是‘金疮’,周郎又‘小气’了!然后在《孔明三七周公谨》第五十六章中,写了周瑜以诸葛亮提出西川后要返回荆州为由,率兵攻打西川,想在刘备出城参军时一举杀死他。但又不想被诸葛亮识破,派关羽、张飞、魏延、黄忠四面包围周瑜。周瑜立刻又喊了一声,箭上弦,落在马下。周瑜被左右救起后,听到军士传说:“刘备与孔明在山顶饮酒作乐。”我讨厌咬牙切齿。这时小说写道:“(周瑜)叹了口气,叫左右取纸笔作书献给吴侯国。”是人到天聚:‘我不为国尽忠,我在劫难逃。你对吴侯的恩情将成就大事。“等你说完了,你就懵了。我慢慢醒来,仰望天空,叹息太阳:‘你若生于,怎能明!’哭了几声就死了,时年三十六岁。“周瑜,一代人才因为卑鄙过早地结束了生命!除了这些重要情节,在整部《三国演义》中,每当涉及周瑜,罗贯中都牢牢把握自己的写作目的,突出周瑜的“卑鄙”。比如在整个对付周瑜和诸葛亮的过程中,周瑜的小心眼和嫉妒心处处衬托着诸葛亮的眼光和大局。通过对这些情节的描写,罗贯中塑造了勇气大于度量的周瑜形象——卑鄙。
其次,在军事能力上,周瑜是“英姿飒爽”,但始终略逊于孔明。
首先,作者通过曹操与袁绍、袁术、张绣、吕布等军阀的无往不胜的战斗,突出了曹操的军事指挥才能。然后通过赤壁之战剧情的展开,渲染了周瑜的妙计,甚至还设置了政变。最终三万兵马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立下了一个中国。
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说明周瑜的指挥能力比曹操强;在组织和准备赤壁之战的过程中,周瑜的各种诡计让曹操多次上当,但都瞒不过诸葛亮。战后,周瑜屡败于葛亮之手,直至迁怒于诸葛亮,进一步表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大大超过周瑜。优于曹操的周瑜,衬托出高人一等的诸葛亮。
第三,在人格特征上,罗贯中对周瑜和诸葛亮的描述是一致的。他把周瑜写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冲动、目光短浅、不体谅人的人物。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狭隘,嫉贤妒能。《三国演义》从第四十三章回到第四十八章,重点是赤壁之战的战前准备。为了建立和巩固孙刘联盟,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代表,与周瑜* * *卷入了。罗贯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这一时期周瑜的嫉妒,描写周瑜多次试图杀死诸葛亮,理由是诸葛亮的智力高于自己,将来对吴栋不利。诸葛亮虽然识破并化解了周瑜的聚铁山断粮、限期造1O箭、美人计等计谋,但他始终以大局为重,一次次隐忍周瑜,以一个长者的大度巩固了孙刘联盟,为最终赢得赤壁之战创造了前提条件。罗贯中巧妙地用周瑜的“小气”来衬托诸葛亮善良、大度、有远见的形象。第二,冲动和冲动。赤壁大战中,是打还是不打,即抗击曹操还是投降曹操,并没有最终决定。为了坚定周瑜对抗曹操的决心,诸葛亮抓住了周瑜的心理特点,试图用曹操“二乔”的话来激怒周瑜。果然,周瑜勃然大怒,当场说:“希望孔明相助,破曹贼。”不管真相如何,周瑜是被诸葛亮的话激起的,这既暴露了周瑜“冲动急躁”的性格,也说明周瑜决心抗曹完全是出于私利(怕老婆被抢走)。后来在聚铁山截粮那一段,周瑜因为诸葛亮“江东一代不能水战”的言论,气得想亲自领兵上阵。尤其是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最后死于愤怒,就说明了这一点。罗贯中用周瑜小气的性格来体现诸葛亮成熟、稳重、自信、有远见、大度的性格。
总之,罗贯中通过人物的刻画,把周瑜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急躁、不体贴的人物,目的是为了衬托诸葛亮这个正面人物。《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周瑜和诸葛亮的艺术处理,确实有一个明显的效果,就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印象:周瑜的心胸狭隘,必然会导致他的嫉妒和短视。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宽宏大量、高瞻远瞩和大局观,始终把孙刘联盟的巩固作为当时的头等大事,孙刘联盟很可能会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