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和自然灾害的比较文件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各国执政党面临的* * *问题。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人类环境在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矛盾日益积累,来自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面临的重大课题。事实上,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和政治问题,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更加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
首先,“绿色政治”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结构,将环保问题纳入主流政治。绿党是一个新的政治力量,其主要目标是保护环境,扩大民主和维护人类和平。1972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组织新西兰价值党出现。之后,绿党的影响力在各国特别是西欧迅速发展,相继进入地方、国家和欧洲议会,成为重要的执政党和参政党。目前,绿党已经遍布全球五大洲,全球大约有70个绿党组织。在绿党的推动下,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已经深入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一些主流政党也进行了理论创新。德国社民党、英国工党等老牌执政党已将“绿色政治”理念写入党纲,英国保守党政府等一些右翼政府也出台了新的环保法规。“绿色政治”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摆脱边缘地位,进入主流政治。
第二,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执政党都注重维护自身的环境利益。目前,各国执政党公认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石油、水等稀缺资源引发的冲突和不稳定,是许多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中东、非洲、西亚和南亚,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导致的社会动荡,如非洲和亚洲许多国家因环境恶化和粮食短缺而出现大量“环境难民”,引发局部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三是跨境污染和危害转移引发的国际争端和冲突;第四,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货物、人员的国际流动带来的生物和基因威胁,如疯牛病、禽流感、非典等难以控制,往往带来全球性恐慌。
第三,对环境问题的态度成为影响执政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美国和党政府因退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受到强烈批评。欧盟执政当局率先提出到2020年减少20%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目标,迫使在气候问题上一直不积极的美国和各党政府在八国峰会上做出一些妥协。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对输出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负有主要责任,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一直在积极争取环境问题的话语权,攻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
第二,各国执政当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要做法
第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执政当局首先呼吁从全球视角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972年,瑞典执政当局主动主办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呼吁“人类已经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需要全世界一致行动,采取更加审慎的措施来应对环境问题”。2003年,在多国执政的社会党国际成员党在《圣保罗宣言》中提出了“新发展观”,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同等重要,主张将生态、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两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当局已停止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而采用新的“绿色核算体系”,该体系包括自然资源的损失和环境保护的成本,以便更合理地反映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管。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环境保护法的国家。执政当局早在1886年就颁布了第一部森林法,其森林覆盖率现已超过70%。2000年3月,芬兰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汇集了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消除、环保许可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修订了节水、垃圾处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预防性保护。近年来,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的执政党也制定了保护本国森林资源的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原木出口,木制品出口税也大幅上涨。非洲国家的执政党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打击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
第三,发挥政府和人民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促进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党普遍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作为执政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执政党通过财政、税收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新加坡执政当局设立了2000万新元的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税制,规定企业达到节能标准或使用节能产品的,在一定时期内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未达到节能标准且不能按期改善的,将被罚款654.38+0万日元。美国和德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减免销售税的方式鼓励大众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许多国家的执政当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执政当局政策的推动下,循环经济已成为日本企业的日常行为,许多大公司如松下、索尼和丰田已基本实现了“零工业废物”。德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垃圾经过处理后在所有生产行业中的比例高达50%。欧盟其他国家也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并制定了具体的回收、利用或再利用的方法和目标。英国规定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到2065年提高10%,到2020年提高438+00%和20%;荷兰当局规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要达到60%;法国规定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为80%。
第五,重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奥地利执政当局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课程,定期聘请环保专家教授环保和垃圾回收知识,新闻媒体也经常宣传新的环保知识和发明。瑞典政府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并积极向国外推广其节能经验,使全民对环保产生自豪感。美国将165438+10月15定为“美国回收日”,环保局设立网站宣传回收产品知识。经过多年不懈的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节约环保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一些启示
纵观40年来各国执政党处理人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些新理念和新举措,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摒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符合时代潮流。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传统片面发展观,在一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现出种种弊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坚持科学发展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但不应该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应该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观念所束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必须从国情出发,重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不能盲目推进。
第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必须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并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成为政府或企业的单方面行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要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又要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从而改善自然环境,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天地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大而广而深的话题。如果我们想简明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依靠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在20世纪70年代才广泛传播,传播和被接受的速度是惊人的。诱人的“生态平衡”被学者讨论,被官员宣扬,被演员高呼。生态平衡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人们所期待的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是美好的。虽然人们觉得有点抽象,不可捉摸,但它是善良的,具体的。了解生态平衡需要了解生态系统。但自从西方学者提出以来,权威人士对生态系统的定义有十余种,有的几百字,有的几十字,却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文字表述。从本质上讲,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无机环境系统的特定组合。生命是指包括人类在内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命群体;无机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无生命成分;特定组合指的是不同地区创造的各种生物群——也就是不同的生态系统。陆地上的每个生物群都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总称为陆地生态系统;同样,海洋生物群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构成了整个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通常达到地面以上100米的高度和水面以下100米的深度。这是人们的家。所以,人们早就知道,他们崇拜天地,食物是人最重要的东西,需要好天气,六畜兴旺。人依赖自然,从属于自然。
人类在生物圈中处于什么位置?天地无机环境为谁工作?为了草原,森林和庄稼-一个绿色的世界。各种动物靠谁生存?直接和间接依赖绿色植物。成千上万的人靠什么生活?对于吃,采取动物或植物,或两者兼而有之;为饮,取天地之水;生命所必需的氧气来自大气。食物、水、气这些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都来自于天地无机世界。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分为三类,只是名称不同:(1)植物——生产者;(2)动物——消费者;(3)微生物——分解者。三种生活群体谁最有能力比较?它无疑是生产者,因为它支持自己,也支持后两者。人在哪里?在动物中。按照生态食物链的顺序:先有食草动物,后有一级食肉动物;二等食肉动物...人排在哪里?人是杂食的“高级”(依赖性最强)消费者,吃草(谷物)和肉。所以生态学家早就得出结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
高尚的人不应该不服气。这并不否认人有灵巧的双手和发达的大脑。只是意味着人类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环境,从而要求人们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历史证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身的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比如:湖泊沼泽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的汞中毒;氟化物破坏臭氧层;阿斯旺大坝生态环境恶化;应用“六六六”和“滴滴涕”后的不良后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二是植被的破坏,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灾害最多,如1934年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摧毁了4500多万亩耕地;1963,前苏联农垦区发生大暴雨,毁坏土地3亿多亩;也因为森林的破坏,古巴比伦文明灭亡了;印巴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成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状况的恶化源于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长江将成为今天的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状况恶化主要是由于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有:过度捕杀害虫天敌,引起森林病虫害;印度曾经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数量增加,鱼产量下降。在畜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牛粪覆盖草原引发的蜣螂救援案例更为新鲜。当然,在生物界,往往有几种诱因。
中国是一个生态灾害频发的国家。中国最早、最深的生态灾害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气候恶化、洪水泛滥和水库大坝淤积。近年来,中国水污染加剧:网目小,鱼虾少。科学家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这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加,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部分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今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机会,我想谈几点认识。
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后,我国各界都在讨论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如何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水利工作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1999年3月,我做了一篇题为《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21世纪的中国水利》的报告,在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引起了一场大讨论。鉴于讨论中的不同意见,1999 165438。我在《中国水利报》传播报道工作会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变化时,第一次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后,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显著。水利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2002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型期,人与自然和谐作为一种科学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天人合一”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总结近年来水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核心理念来指导各项水利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再上新台阶。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皆因河流而生: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始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而这些河流都具有水量丰富、泥沙多、洪水频繁的共同特点。洪水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发展、掠夺与和谐四个时期。在每个时期,人们对自然有不同的认识,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依附于自然。一方面,人类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中获取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人类又不得不承受大自然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和农牧业的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这种关系进入发展阶段。在此期间,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并未对自然造成大的破坏。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驱使他们去“征服”和“统治”自然,他们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和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一方面给大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但是,人类毕竟是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发展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在哲学意义上是一个否定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人们以“人定胜天”为主导,否定人与自然的首要关系。现在我们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天人合一”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在反思资源过度利用和生态破坏带来的恶果后的一次思想升华,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倡议。
纵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史,对于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以牺牲后代的发展条件来谋求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意义。
第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就是用这种理念为中国的水利事业解决中国面临的水问题。
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着四大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危害,实质上是人对水危害的后果。所以在防止人对水的危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危害。解决中国四大水问题的核心思想是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解决中国四大水问题有四个关键点。
首先,给洪水一个出路。这是解决中国洪灾的关键点。
我们在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上吸取了很多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给洪水一条出路。
去年淮河流域的防汛抗洪工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去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在抗洪救灾中,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实施有效的政府社会管理,及早部署,充分准备,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预报技术和手段,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及时利用蓄滞洪区和分洪河道,实现了“堵、分、分”的合理安排, 严密防御,科学抢险,使洪水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防控。 精心组织,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淮河洪水量级虽然大于1991年,但洪水形势比1991年更重。防灾投入和灾害损失均小于1991年。整个防汛调度和人员疏散无一人伤亡。当然,淮河防洪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拥有必要的工程技术手段。没有这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