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有手术治疗的方法吗?

最近看到一个精神科手术后精神和人格障碍的案例(见本期' 1例精神科手术导致精神障碍'),才知道十几年前刚刚降温的精神科手术热又开始升温了。在一些地方,神经外科和精神科正在网上发布宣传材料。为了让年轻的医生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结合这个案例介绍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国做精神科手术的第一人应该说是我院老院长苏教授。他正在进行“额叶切除术”。该手术的创始人莫尼斯与神经外科医生李曼合作,通过手术切除额叶白质来治疗重度精神病人,相当成功。后来,美国精神病学家弗里曼和神经外科医生瓦塔***设计了“前额叶标准白质切断术”。从1940到1955,一千多人做了这个手术。根据萨金特的统计,到1962年,英国有15000例各种精神病手术,美国有50000例。莫尼斯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但后来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此类手术后留下了一些永久性的后遗症,其死亡率和严重后遗症至少达到了6%。部分病例术后出现人格障碍或痴呆。最著名的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妹妹罗斯·肯尼迪接受了这种手术,当时被称为“奇迹效应”,但她最终却终身住在精神病疗养院,根本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许多国家(如前苏联和美国的一些州)已经禁止这种操作。虽然我国没有明文禁止,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没有人从事这种治疗或研究。

我院成立这些年来,已经‘沉淀’了很多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难治病例,其中有些人有过多次严重的冲动发作和伤害,反复治疗,反复发作。最后,他们不得不日夜被皮手铐“保护”,并被监禁在单人病房。从65438到0975,我从国外资料上看到神经外科已经发展了立体定向手术;国外的精神科医生也在尝试这种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和强迫症。有学者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冲动行为,在立体定向手术后,实际上会有所改善。于是,我问了当时国内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的开创者、我的兄弟华山医院的蒋大姐教授,得知立体定向手术和额叶切除术不是一回事。经向夏真易老教授汇报,经两院领导批准,作为正式研究课题,与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开展了国内首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的立体定向手术。当时参考国外报道,受损的靶点是双侧扣带回、杏仁核和尾下核。结果很理想,皮手铐解除了,那个叫‘老虎’的案子也不再无缘无故冲动伤人了。但精神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即使用了抗精神病药,幻觉和妄想也没有完全消除。手术10例,均取得相似疗效。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解决了严重冲动攻击的治疗问题,获得了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奖。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立即在全国多家医院的精神病学和神经外科掀起了狂潮,大量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精神外科治疗。有些医院居然声称医院外面有几千人在等手术。记得有一次,我和翟树涛教授一起,在一家医院对他们的精神病外科治疗结果进行鉴定。根据他们的报告,手术后精神症状消失的高达85%,但从提供的有效病例来看,很难说是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我和翟树涛教授交换了意见,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全国精神病学协会应成立精神病学协作组,规范精神病学的研究和治疗;用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太热,要浇点凉水”。

1988 11 10月在宁召开第一次全国精神外科治疗学术讨论会,成立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翟树涛、许建平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因为制定了一些规范,也多次提醒兄弟们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那些热衷于手术的医生逐渐意识到手术效果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理想。这种精神病热从1990开始逐渐降温。当然也有一些规范性的研究,大部分成果发表在《功能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上。

放眼全球,国外的精神科医生认为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不理想,所以从来没有人关注过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年来,有报道认为精神外科的适应症是难治性抑郁症和强迫症。因此,在90年代,我与苏州广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建农合作,尝试用立体定向双侧扣带回毁损术治疗顽固性强迫症。我记得1案例的效果真的很鼓舞人心。当引导针插入扣束的目标位置并开启射频加热时,患者反映强迫症状立即消失。令人惊奇的是,让病人痛苦多年的强迫思维在手术后会得到彻底的缓解。为此,我们特地邀请了夏教授来苏州看望这位患者。夏老建议,不要过于激动,应谨慎治疗,密切观察疗效是否巩固,有无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我们试用了23例,其中18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无一例外都在3到6个月内复发,不得不再次接受药物治疗。幸运的是,双侧扣带回破坏的不良反应很少,仅有少数病例出现暂时性意识障碍和短期尿失禁。我也和美国的精神科医生交流过很多次,他们也有同感。手术虽然有效,但复发率很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重复操作两三次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最近看到一个报道,有单位用G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据说效果很理想;但私底下问了和他们合作的医生,疗效不巩固,大多复发。

至于精神病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国内至今没有可靠的、科学的随访和分析。在网上看到,东北某医院院长认为,原来所谓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后痊愈的报道都是虚构的。反正在门诊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的病例头上有手术疤痕,但还在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精神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宣传资料,现将部分学术内容摘录如下:“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扣带回毁损术、内囊前肢毁损术、尾状核传导束切断术、下丘脑后内侧毁损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精神疾病:①扣带回毁损适用于情绪性精神障碍;②内囊肢体破坏对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抑郁症有效;③尾下筋膜切开术对慢性复发性抑郁症有效,也有报道可治疗强迫症。④下丘脑后内侧核毁损术主要用于治疗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交感神经紧张和易怒。其中,内囊前肢破坏治疗强迫症的显著改善率达82%以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93%的患者停药。对焦虑、抑郁也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惊恐、抑郁、自杀倾向、疑病、躯体症状的改善率在60%以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是情绪反应和行为障碍、自言自语、无缘无故的大笑等。术后患者服药少,易于管理。.....①扣带回破坏最大的手术风险是癫痫,短期副作用包括轻度精神错乱、情绪损伤和近记忆障碍,患者一般在术后几周内恢复。②内囊前肢毁损术疗效优于扣带回毁损术。常见的副作用是短期疲劳,精神错乱和近记忆障碍,通常在几天内恢复。但少数患者可出现后期发动机缺失、主动性差、人格障碍等严重并发症。③肋下筋膜切开术的主要副作用为术后精神错乱、轻度言语和视觉记忆丧失,一般在数周至数月后恢复。④下丘脑后内侧核毁损术副作用轻微,部分患者有轻度嗜睡,特别是内囊前肢毁损引起的迟发性人格改变、兴趣缺失和行为障碍。虽然发病率在5%以下,但病因和预防方法尚不清楚。”

总的来说,这个宣传材料还是比较诚实的,但似乎夸大了疗效。国外公认的短期疗效只有30%,最多68%;手术的风险也降低了。国外有报道,术后癫痫的发生率至少为2.2%,人格障碍可能高达6.7%。这些手术都是30年前的产物,1970的,都损伤了脑组织。宣传资料中所谓的“不同的手术方式适合不同的精神疾病”,其实并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为什么当时选择这些目标,仅仅是基于一些动物研究结果。例如,当我们选择破坏杏仁核进行冲动攻击时,它是基于杏仁核被破坏后猫不再易怒的实验。手术后患者性格温和,不再攻击他人,这其实是破坏性手术导致的性格改变。但遗憾的是,在过去的30年里,这些方面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国外的神经外科和精神病学已经意识到毁损手术的严重缺陷,并将研究兴趣转向脑组织毁损以外的课题。比如脑深部刺激DBS从治疗帕金森病转向尝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但它们仍然局限于研究,而不是作为抑郁症或强迫症的正式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随时撤销,恢复原状。最近从著名科学杂志《自然》(7月刊)上看到,一位科学家为一位截瘫患者在大脑的运动区放置电极,记录并解读了一个或多个脑细胞的脑电波。由此,患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念在电脑屏幕上移动鼠标指针,从而控制某些仪器或生活设施的开启或关闭(见附图)。这才是真正积极的心理手术和研究。希望对精神病学感兴趣的医生能开阔眼界,把精力转向更积极的精神病学研究。同时也呼吁相关卫生领导部门重视精神病学的角落,制定这方面的操作规范,积极引导和防止不正之风。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精神外科毕竟只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学科,并不是一个可以大量从事的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