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日本文化的论文

从中日简化字的差异看日本文化

摘要

汉字传入日本以来,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中日简化字字形的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更好地表达日本文化,既注重汉字的本义,即所谓的“传统字论”,又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意识形态,体现了日本汉字文化既吸收借鉴中国汉字文化,又摆脱中国文化束缚,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中日简化字的差异及其原因

根据日本内阁发布的《常用汉字表》(1981)和《中国常用汉字表》中的一、二类常用汉字(3500),可以发现字形有差异的汉字约有600个,其中约588个是结构字形,如。外观差异约有46种,如:亚(亚)、渴(渴)、耳(耳)、鸟(鸟)等。(括号外的汉字为日文简化字,括号内的为中文简化字)。

汉字和日文在字体结构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字体排列上遵循不同的选字或用字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日本常用汉字表更注重“原形本义”,即所谓的“传统字论”。如果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字形和字义完全一致。如:“魏、谭、齐、车、马、冯、子、北”等;另一类是选词或用词的意图与原意不完全一致,只是有一些曲折的间接联系。与前一类相比,后一类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另外,如果数字符合初始形态的本义,也就是所谓的“传统字论”,那么就选择笔画少的为正体。比如“子”和“龙”是一对异体字,都可以反映字的本义,但前者因为笔画少而被选为正字法。在整理中国的字形时,我们遵循简单、便于应用的原则。“整理字形的标准是:同一种宋体,如果笔画不同或结构不同,选择一种容易辨认和书写的形状;如果同一个字的笔画结构与手写楷书不同,宋体就尽可能接近手写楷书,这并不完全是基于文字学的传统。”

2.在更深层次上,日本选择和使用汉字的原则也与其文化密切相关。字形是文字内容的形式承载,是文字成为文字的物质支撑。汉字要消除有声语言传播的时间障碍,字形是必要条件,汉字的文化功能,尤其是文化蕴涵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字形来实现的。字形是中国文化意蕴的镜像。如果同一个字有一个以上的字形,也就是所谓的异体字,那么它的形义之间就存在多维关系,这种形义多维关系的字形就有更多的机会包含一些文化信息。同形异义词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是同时存在的。汉字传入日本后,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为了让汉字很好地表达日本文化,不仅考虑到汉字的本义,也就是所谓的“传统字论”,还以民族文化为标准。

日本汉字的文化意蕴

1.单字的文化内涵考辨

“灾”和“祸”都属于认识字。《说文·传布》:

这场灾难。日本列岛濒临太平洋,属于著名的地壳运动带。自古以来就是岛国,地震、火山、海啸、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日本之所以有意选择“灾难”一词,不仅是因为它描述了该词所指现象的成因——水与火,这更符合该词的本义,也符合日本的自然环境。而中国“灾”字的简化字形只是字义所指现象的典型表现——房子被火烧了。

“和“伊”,“”是会意字,甲骨文从羊,从我(刀锯),意思是用刀宰杀牛羊作为祭祀。金文大统,篆书工整,官改后的楷书书写有语义。而“我”是象形字,本义是锯具,后为《说文·我卜》假借的第一人称代词:“Xi,我自己的尊严也”,但日仍以“Xi”为字形,不加简化,取词意图首先是保证此义所指概念关系密切的现象(在中国已符号化,简化为“易”)。另外,日本的“Xi”既不是来自中国的儒家,也不是东方的佛教,属于日语范畴。包括良心、名誉、善良、忠诚等。,实际上包含了不让自己的名字和名誉被任何诽谤所玷污的责任。“Xi”的这种责任在大量的传统文献中被歌颂,并被视为与勇士的美德一样。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日本民族叙事诗《官人藏》(又名《四十七罗纳尔的故事》)。讲述了47个忠诚的浪人抛弃一切,为他们的领主的面子报仇,然后集体剖腹的故事。原因是当地一个名人自尊心受到了侮辱,觉得有损威严。虽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价值不大,但它被选作自己的教科书,在剧院上演,被拍成现代电影,被印成通俗刊物,成为日本充满活力的文化的一部分,为今天所有妇女儿童所熟知。

“耻”和“耻”是一对异体字。中国以羞耻心为正体选词,日本以羞耻心为正体选词,中日正好相反。说文:“羞,羞。”小篆的字形是“耻”,由耳及心,给人“听到批评就惭愧”的联想。这就是羞耻的本义。《耻》写《耻》由识字变为形声字,音止于耳。这是因为在官改之后,很多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笔画都混淆了,大大削弱了汉字的动力。所以学者们都认为“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可见,日本常用汉字表中取“耻”字的用意,一方面是因为“耻”字的字形更符合字变前的本义和传统的字论,即字形以其所指概念的结果表达本义(中国以遵循习俗的原则取“耻”),另一方面,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长期以来,日本人已经完全习惯了生活在一个狭小封闭的群体空间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别人的眼色和眼神。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先生,是他日常行为的根本准则。”因此,日本人的“羞耻感”源于这样一种心理,即试图隐藏自己的缺点、弱点和与他人的差异,避免因暴露这些缺点、弱点和差异而受到歧视。是一种以自己为核心和别人比较时产生的自卑心理。

2.词群的文化意蕴考辨

(1)“颜”与“裹”——一幅表里矛盾的人格画像。“颜”是形声字,篆书出自书页。官改后楷书"颜"字。《说文·页部》:“颜,眉间,从页,颜生。”原意是眉心之间,俗称唐寅。后来扩展到额头、脸型、脸型、颜色等等。“裹”是指衣服的内层:绿衣、绿衣、黄衣。后来引申指的是里面。日本常用汉字表保留了这两个字的初始形式,而在中国则简化为“颜”和“和”。”这是日本人特有的“严”和“裹”的行为观念。日本人一直用“颜”字来表示个性、性格、权力和名誉。他们一方面注重表面现象,另一方面更注重“隐蔽、朦胧、模糊”和“包裹”。日本人之所以重视“颜”,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和性格、人品、名声有关,但能影响这些本质东西的,是“裹”。日本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喜欢露骨直接的说法和行为,因为一旦事情太清楚了,事情的任何价值都会消失。(2)男汤(男澡堂)、女汤(女澡堂)、钱汤(澡堂)、秘汤(位于山中一处鲜为人知的温泉)——日本洗浴文化“汤”,音义兼备。金文、篆书以水为基础,汤声也是热意。官改后楷书写汤。”《说文·水部》:“汤,热水也。从水里,咝咝作响。“原意是热水。也指温泉(海中有很多温汤,包括新丰立山汤)。日本取其本义,但未简化,而中国取其引申义(带汁蔬菜),简化为“汤”。基于众多火山的独特地理环境,日本成为了一个温泉王国,全国有数万处天然温泉,为日本人满足皮肤的愉悦和强身健体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不仅温泉浴场遍布日本列岛,投币式淋浴箱也随处可见。公共澡堂的生意蒸蒸日上,使日本人成为世界上最喜欢洗澡的民族。在日本洗澡具有宗教意义,即洁净、清静、信仰,表示对上帝的感恩,以及身心融入净土的佛教“圣地”。对“干净”的追求自然成为超越时代的绝对审美原则。这一原则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审美感受、道德意识乃至文化心理,赋予这个民族以鲜明的精神印记。如进门脱鞋的规则和礼仪;千百年来,它一直主宰着日本主流画坛,能引起日本人共鸣的,总是那种清爽、明朗或略带朦胧的画风。

3.词语系统的文化意蕴考辨

(1)“门”旁文化考证——日本和谐建筑与空间文化一瞥。日本是岛国,寸土寸金。日本人合理利用空间,巧妙地使狭小的空间呈现出美观、和谐、实用,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文化。日本和谐建筑是空间文化的代表作。其中,最典型的是门旁的汉字——“如”、“健”、“闲”。

《说文》门部:门,叶文人,出自两户,象形。日本为了保持其象形程度,在借用该词后并未简化(中国存为“门”)。日本人所说的“门”,几乎都是建在“边界线”上的门,也就是与外界隔绝的门。一般称为“出入口”,一般不上锁,而屋内的门多为“~”和~”。中国的房子一般有几个“门”,日本只有一个。再看“如”字,是认识的字,青铜铭文跟门,中间像个门闩。官改后,楷书注销,异体字为阴。”《说文·门司》:“关,持门横用木,而从门,声。“原意是插销。在日本,“门前的一块地”称为“玄关”,一般比室内低十厘米左右。日本人接待外人时,往往是在“玄关”里招待,比如斧子和鲜花,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看似白白占用了一个空间,但对日本人来说,却是体现主人审美情趣的重要空间。”通”,原本是“闲”,是一个会意的词。你可以在门里看到月光会的意义。篆书把月亮移到门口整理。官改之后,楷书写作就闲了。为天而不是为月写作。”《说文·门司》:“闲,隙,从门,从月。“原意是差距。上面提到的“罗璇”也很好的体现了“空间”玄隐”不属于房子的“里面”或“外面”,而是属于“里面”和“外面”之间的“房间”玄隐“给主人和客人一个回旋的余地,主人可以在“罗璇”中判断是否邀请客人进屋。即使客人没有被邀请进屋,因为他们在“玄隐”受到了接待,他们也不会被拒之门外。日本人之所以非常重视“玄隐”,把它弄得整洁明亮,是因为“玄隐”是生活中重要的“房间”“空间”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和判断的空间,而这种“空间”尤其受到日本文化的重视和尊重。如果用“日本”来代表日本民族,用“门”来代表社会环境或规则,那么“建”不过是日本的人际关系地图。从外面的“门”到里面的“太阳”,中间有一个空间,底部有一个开口。这个空间不是物理隔断,而是给自己定位,与外界保持联系;这种开放是为了留下思考或回旋的空间,以寻求和解。即使是朋友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美”。所以日本人在表达时空意义上的范围时,更注重的是作为一个空白区域的缓冲。甚至干脆把“人”称为“人”;合伙人被称为“中间房”;我不知道我儿子在社会上,傻逼)”。不管和谁交往,都要注意“关系”。有人把日本文化称为“人际文化”(日本的日本文化,日本文超社武彦著)或“人际主义”(日本著名教授滨口圭俊提出,对比欧美国家的个人主义),意思是在行事时充分考虑他人或其组织的立场、心情和相互关系,强调相互依赖和尊重。日本人觉得“同”是一种平衡感,可以用来对人和事都进行干预,使原本不平衡的事物得到平衡,这种平衡感深深隐藏了日本人对人或事的和谐感,体现在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日本人很少握手表示问候,一般会保持一定距离,以点头、弯腰、鞠躬直至跪下、匍匐表示。再比如:俳句是日本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短的八股诗,只有17个音符。日本人认为好的俳句不要求它表达任何思想、观点和感情,更不要求它表达任何评论和判断,而是可以用语言描述一种情况,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就是能制造出一种产生各种遐想的“相似”。江户时代著名的傩人,被一个“跳”字形象地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时空交汇、天地浑然一体的立体画卷。而且它所描绘的空虚寂寞的情境,非常符合日本人想象的审美意境。相扑,日本的国球,也很好的体现了“同”文化。每次游戏之间,总有提供奖励、喝浓水、撒盐净化土壤平台等内容。,并用“时间”把紧张的游戏分开,让游戏既紧张又轻松。观众置身于时空的间隔中,享受着集心智、技巧、身体于一体的古老比赛。参赛的运动员也在自觉不自觉地磨练自己的“中间”意识和“中间”(伙伴)精神。日语中也有很多中性的、模棱两可的语言使用“迂回”或委婉否定。这种“太空”文化的诞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古以来的农耕作业都需要协调、合作和耐心。同时,年复一年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让他们习以为常,采取积极的态度。人们从变化中学会理解“美”的存在,欣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渡,也就是“时间”。第二,日本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非常接近,因此他们的意识形态相对稳定,彼此之间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日本人常常可以心照不宣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我感受到了神圣独角兽和谐的心跳”,而不用浪费口舌。还有一句话叫“闲”,“说起文学,娘儿们”:“闲,兰也,有木有从门。”原意是栅栏。后来又被借用为“闲适”,从gap延伸到闲适寂静,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另一种审美追求。因为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所以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变化非常敏感,经常表现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性”的特点,使得日本人有一种“哀物、玄妙、闲适”的审美观念。被称为“和室”的日式住宅干净整洁,给人一种在奢华的朴素中回归自然的古朴悠然之美。从字形上看,日本人不愿意把包含自然事物的“闲”字简化(日本人更愿意理解为树),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因此,门旁的汉字不仅包含了日本人生活空间的审美意识,也显示了他们“距离产生美”的审美意识

②“Xi”一词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在中国,“气”简化为象形字,甲骨文如云。因为很容易与数字“三”混淆,所以金文和篆书文字都微微弯曲,看起来像云上升,流动。官改后,楷书写“齐”。《说文·齐补》:“气,云气也。象形。”原意是云气。后来偏旁,用“气”表示“云气”的意思,在日本缩写为“气”,即下半部有个“易”。《康熙字典》:“五”,古文为“易”或上下加横杠。《汉字起源词典》:“五”,象形字,甲骨文的原象是十字形,或上下加一横杠以突出交错之意,金文相同,篆书工整,楷书写法是官改后的“五”。《说文·五部》:“五,五行也。从两点开始。阴阳相交于天地之间的午后。”这是对当时社会思想的附言,原意应该是纵横交错。但根据《说文》的解释,日本以与本义密切相关的现象来表达本义为取词之意:“勉”其实就是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王充曾在《论衡》中说,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做万物。五行不能相容,就不能相容,不相容就不能用。万物相害,动物相优,都是气的五行在起作用。指出五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正是这种关系的协调和结合,使得宇宙万物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不仅尊重和亲近自然,而且非常重视人的精神感受,与他人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他们在引入“气”的同时,又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了“气”的含义,使得日语中的“气”更加生动形象。“Xi”的意义随着搭配和场合的不同而变化,它不仅表达了变化和流动的自然现象,而且更有意义。

标签

中日简化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上。日本的选字原则既考虑到了原形的本义,即所谓的“传统字论”,又体现了基于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另外,日本对认识字的保留情有独钟。所谓知道,就是字形的形成和形意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需要借助某种联想来把握其动因。这种性质决定了用心照不宣的方法形成的汉字有更多的机会传递有价值的文化信息。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在所有不符合外国人思维规律或难以理解接受的认识词中,都有一些独特的、有价值的外国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其形成的动因只是反映了思维规律和普遍的观念意识,而一般没有跨国的文化蕴涵。